夏至之后,迎来湿热最重的季节,记住十要十不要!

四季健康 2021-06-21
  6月21日迎来夏至!夏至之后,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就要到了,气候炎热时导致人体出汗过多、容易上火。而且夏季雨水多,是湿热最重的季节。

  同时夏至过后,将迎来最热的三伏天。今年的三伏天将从7月11日开始,8月19日结束,历时40天。

10不要:这些禁忌千万别犯!


  1、忌:不开窗通风

  夏季不少人怕热,闭窗室内吹空调。

  其实,潮湿闷热、通风差的室内易引发中暑,而且使用空调不开窗换气,空气质量会变差,反而致病。

  2、忌:总吃隔夜菜

  夏天,一些隔夜凉菜舍不得扔掉,经常第二天继续吃。但是,这样容易影响健康。

  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感染科主任张伯秋2016年在接受采访时介绍,夏天剩菜剩饭长时间放置,容易产生亚硫酸盐等有害物质,即使高温加热,这些毒素也没法消除。而临床上因为夏天食用隔夜菜导致的问题并不少见,轻者出现腹痛、腹泻、呕吐等情况,重则导致食物中毒等问题。①

  3、忌:渴了急喝水

  夏天出汗多,易口渴,很多人端起杯子猛灌水,这种方式也不对。

  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心脏内科主任医师黄力在2014年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表示,一次性喝太多水,水分会快速进入血液,造成血容量增加,很容易加重心脏的负担,使人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尤其是对于心脏功能不好的人来说,天气炎热,人体血管处于扩张状态,突然大口饮水可能引起血管迅速收缩,导致心脑血管供血不足,引发心绞痛甚至心衰等病症。②

  夏天喝水要少量多次,每次在200毫升(普通茶杯一杯)左右。不要等到渴得难受再喝水。

  4、忌:冷饮不离手

  伤胃冷饮是解暑的必备神器,不过要是长期冷饮不离嘴,胃肠就受不了了。

  原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陈继红2014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指出,大量的冷饮进入胃肠道后,会干扰肠胃的正常蠕动,导致消化功能失调,造成功能性消化不良,影响胃肠血液供应,削弱胃肠黏膜屏障的自我修复能力,严重还会诱发腹痛、肠易激综合征等不适。

  患有冠心病和高血压的患者更不宜喝冷饮,因大量冷饮会导致血管收缩,使血压升高,冠状动脉收缩会诱发心绞痛。②

  5、忌:直接冲冷水

  炎热夏季,冲个凉水澡固然可以降低体表的温度,但不是所有人都适合。

  中日医院中西医结合心脏内科主任医师黄力2014年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解释,因为夏季出汗后,毛孔全张开着,这时候再用凉水一冲很容易感冒。

  在凉水刺激下,血管迅速收缩,还会引起血压上升、心脏供血不足等情况,尤其是有高血压的老人。冲凉水澡还容易诱发哮喘、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以及胃肠疾病。③

  6、忌:整天不出汗

  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陈燕清2019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指出,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大部分是多吃少动,容易形成脾虚湿阻的体质,这样的体质最需要锻炼出汗。

  例如,夏天早晚天气凉爽的时候,在户外锻炼半小时。年老之人可以选择太极拳、瑜伽等和缓运动,年轻人可以打篮球、踢足球,达到出汗的效果即可。⑤

  7、忌:中午不休息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邢俊武2014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指出,夏季昼长夜短,不少人会渐渐觉得晚间睡眠不足,如果经过一个上午繁忙的学习和工作,体力和精力的消耗可想而知。所以,夏季,午睡对防病养生也起着关键作用。⑥

  8、忌:只吃些果蔬

  夏季身体出汗多、消耗大,易疲劳、没胃口,不少人选择吃点果蔬了事。吃不好,营养不够,免疫力降低,就可能导致疾病。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教授黄连珍2014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表示,天再热,也要适当吃些瘦肉、鱼、豆奶、鸡蛋等。食欲不好时可变换一下口味,吃莲藕、冬瓜、丝瓜、西瓜、扁豆等夏令食品。⑦

  9、忌:整夜开空调

  很多人睡觉喜欢整夜开着空调,但是这样做很伤身。

  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陈燕清2019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表示,空调温度开得过低、一开一整夜这些行为极易使寒邪之气进入体内,损伤阳气,不要一味追求凉快。

  长时间吹空调、风扇会使寒气凝滞在身体里,使身体的气血运行受阻,很容易出现感冒、头痛、鼻塞、面瘫等病症。④

  10、忌:情绪太激动

  河北省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医师徐涛2020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指出,气温超35°C、日照超12小时、湿度高于80%等,人体就会处于易激惹状态,“情绪中暑”发生的比例就会明显上升。比如因一句刺耳的话、一件不顺心的事便无比气愤、出口伤人、挥拳相向、行为不能自控。因此,夏季不仅要防身体中暑,还要防“情绪中暑”。

  可以给其他人打电话,倾诉、表达一下情绪。或者做一些其他自己感兴趣的事,尤其一些年轻人可参加一些体育活动,把注意力从担心失败转移到积极行动、争取成功上。⑧

十要:10个“一”,平安过夏!


  1. 一碗山楂酸梅汤

  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老中医廖辉接受华西都市报采访时表示,夏季喝些山楂酸梅汤可消食健胃、活血化淤。取山楂片、酸梅,加水煮烂,放入白菊花,烧开后捞出,然后放入适量白糖,晾凉饮用。⑨

  2. 一碗薏仁绿豆粥

  推荐喝些薏仁绿豆粥。薏仁健脾化湿,绿豆清热解毒,非常适宜夏季饮用。

  薏仁较难煮熟,在煮之前需以温水浸泡2~3小时,让它充分吸收水分,绿豆最好也浸泡12小时,然后等份煮粥即可。⑨

  3. 一头大蒜

  如果经常吃些大蒜,胃肠一定会舒服的度过夏季。

  营养师周凤玲在2018年健康时报刊文指出,大蒜具有很强的杀菌、抗菌的作用,特别是夏季对肠道内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具有抑制作用,具有一定杀伤力。⑩

  4. 一道苦瓜菜

  中医有“夏吃瓜”、“夏吃苦”之说。

  广东省中医院儿科主任医师许尤佳2020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指出,中医认为,苦瓜有清热解暑、清心除烦、益气解乏的作用。如果感觉自己暑热烦渴,身上长痱子等情况都可以尝试在夏季餐单中加入苦瓜。可以将苦瓜切片,用盐稍腌,凉拌着吃,有助于清心开胃。⑪

  5. 一杯薄荷茶

  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部主任庄乾竹在2015年健康时报刊文指出,夏季,胃胀气等不适容易找上门来,喝点薄荷茶是不错的选择。

  取绿茶3克(脾胃虚寒者可用红茶代替),干薄荷叶6克(鲜薄荷叶加倍),用开水浸泡5分钟,即可饮用。⑫

  6. 一个午觉

  夏至时节,昼长夜短,天气炎热,夜间睡眠多有不足,所以每天应安排短时间的午睡,以促进体力和精力的恢复。

  午睡时间一般以一小时为宜,不宜坐着打盹,这样容易导致脑部供血不足,会出现头昏脑涨等症状,同时也不宜伏案午睡。

  7. 一个“消火穴”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脾胃病科副主任医师董峰在2017年健康时报刊文指出,很多人在夏季,总感觉心烦气躁、坐立难安,可以压一压膻中穴。

  膻中穴对于身体已经存积的“火气”也有很好的消导作用,对心火肝火旺的人都有很好的调节功能,是很好的消导穴。⑬

位置:膻中穴位于两乳头连线与胸骨的交点处。

  8. 一小时步行

  走路慢运动适合夏季,每天快走30分钟-1个小时,以微微出汗为宜。

  9. 一个温度26℃

  空调温度以26℃为宜,保证室内外温差别超过8℃。

  10. 一次泡脚

  睡前用40℃的温水泡脚,可祛湿,还能提高睡眠质量。

来源:健康时报
本文综合自:
①2016-06-03海峡都市报《医院胃病患者增多 夏季吃隔夜菜当心急性胃肠炎》
②2014-06-05健康时报《夏天坏习惯太伤身》
③2014-05-26健康时报《夏天洗凉水澡好不好》
④2019-05-17健康时报《贪凉的习惯得改改》
⑤2019-08-06健康时报《夏季就要出出汗》
⑥2020-08-07健康时报《夏季养生贵在养心》
⑦2014-07-31健康时报《三伏天吃不好爱生病》
⑧2020-06-30健康时报《35度情绪病》
⑨2016-06-21华西都市报《夏至养生 宜服消暑祛热汤》
⑩2018-05-25健康时报《夏天常吃点大蒜》
⑪2020-06-16健康时报《夏天吃点瓜,药物不用抓》
⑫2015-05-25健康时报《夏天胃胀 喝点薄荷茶》
⑬2017-06-20健康时报《脾气大不能怪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