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方

黄连泻心火,栀子佐之;柴胡泻肝火,川芎佐之;黄芩泻肺火,须用片芩,用桑白皮佐之。若鼠尾条芩,止能泻大肠之火。石膏,泻脾中之实火,虚者忌之。芍药,泻脾火。(冬月必须酒炒,制其性之寒酸也。)木通,下行泻小肠火。黄芩、黄连,以猪胆汁炒泻肝胆之火。 黄柏、知母,泻肾火,又退劳骨蒸之火。连翘泻六经之邪火。玄参泻无根之游火。青黛,泻五脏之郁火。人中白,泻肝火。黄柏加郁金大能泻膀胱之火。小便降火极速。山栀仁能降火从小便出,其性能曲屈下行,人所不知。 (《局方》)[b]泻心汤[/b] 治心火,心经蕴热。 川黄连(为末) 或汤或散,任服。 [b]导赤散[/b] 治心火并小肠火。 生地黄 木通 生甘草(各等分) 入竹叶水煎服。 [b]茯苓散[/b] 治心经实热,口干烦渴,眠卧不安。 茯苓 麦门冬 通草 升麻(各八分) 紫菀 知母(各一钱) 桂心(四分) 赤石脂 淡竹叶(十片) 大枣(二枚) 水二盏煎八分,温服。 [b]泻青丸[/b] 治肝火。 当归 龙胆草 川芎 山栀 防风 大黄 羌活(各等分) 上为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 [b]左金丸[/b] 治肝火。 黄连 吴茱萸(各一两,泡浸半时,焙干用) 上为细末,粥丸,煎白术、陈皮汤下。 [b]泻白散[/b] 治肺火,大肠火。 桑白皮 地骨皮(各一两) 甘草(半两) 上为细末,水调服。 [b]清金丸[/b] 治肺火。 黄芩(炒) 为末,滴水丸,白汤下。 (《正传》)[b]麦门冬汤[/b] 治病后火热乘肺,咳唾有血,胸胁胀满,上气喘急,五心烦热,渴而烦闷。 麦门冬 天门冬 桑白皮(各七分) 五味子(九粒) 紫菀茸 贝母(各六分) 桔梗 甘草(各五分) 生地黄 淡竹叶(各一钱) 水盏半,姜三片、枣一枚,煎服。 (《集成》)[b]朱砂凉膈丸[/b] 治上焦虚热,咽膈有气,如烟抢上。 黄连 栀子(各两) 人参 茯苓(各五钱) 朱砂(三钱) 片脑(三分) 上为末,蒸饼丸,朱砂为衣,水下。 (《医林》)[b]橘皮汤[/b] 治肺热、气喘,息贲。 橘皮 麻黄 紫苏(各七分) 柴胡(五分) 母姜 杏仁(各一钱) 石膏(二钱) 水煎服。 [b]生姜泻肠汤[/b] 治大肠实热,腹胀不通,口舌生疮。 生姜 橘皮 竹茹(各五分) 生地黄(钱半) 白术 茯苓 黄芩 栀子(各一钱)朴硝(二钱) 桂心(五分) 水二盏,枣一枚,煎八分服。 [b]泻黄散[/b] 治脾火。 山栀(一两) 藿香(七钱) 石膏(五钱) 防风(四钱) 甘草(三钱) 上为末,蜜酒拌,略炒服。 [b]泻热汤[/b] 治脾火,面黄目赤,季胁痛满。 半夏 母姜(各一钱) 白术 枳实(炒) 茯苓 栀子(各七分) 杏仁 细辛 芒硝 生地黄 淡竹叶(各八分) 水煎加姜服。 [b]石膏丸[/b] 泻胃火并食积痰火。 石膏( ) 上为细末,醋糊丸,绿豆大,清米饮送下。 (东垣)[b]滋肾丸[/b] 降肾火黄柏(二两、酒拌,阴干) 知母(同上) 肉桂(一钱,去粗皮) 上二味,气味俱阴,故能补肾以泻下焦之火。桂与火邪同体,故以寒因热用。 凡诸病在下焦,皆不渴也。 上为细末,熟水为丸,百沸汤温下。 [b]大补丸[/b] 治阴火,补肾水。 黄柏(盐酒炒褐色) 为细末,粥丸。血虚,四物汤送下;气虚,四君子汤下。 [b]补阴丸[/b] 治消渴,骨热,补肾水,真阴不足。 [b]六味地黄丸[/b] 治肾虚,憔悴盗汗,发热,五脏齐损瘦弱,虚烦,骨蒸,下血。(二方并见虚损门。) (河间)[b]凉膈散[/b] 泻三焦、六经诸火。加黄连名清心汤。 大黄 朴硝 甘草(各一钱) 连翘(钱半) 栀子 黄芩 薄荷(各五分) 上水盏半,煎入蜜一匙,和匀服。 [b]三补丸[/b] 泻三焦火,加大黄,去黄连,名三黄丸。 黄芩 黄柏 黄连为末,滴水丸服。 (东垣)[b]升阳散火汤[/b] 治男妇四肢、筋骨、肌表俱热如火,扪之烙手。此因血虚或胃虚,食冷物,郁遏阳气于脾土之中,火郁即发之。 升麻 葛根 独活 羌活 芍药 人参(各六分) 炙甘草(一分) 柴胡(三分) 防风(三分)生甘草(二分) 水盏半,姜三片,煎热服。忌生冷。 [b]泻阴火升阳汤[/b] 治肌肤烦热,面赤,食少,喘咳痰盛,上关脉缓弱,或弦,或浮而数。 羌活 炙甘草 黄 苍术(各一分) 升麻(八分) 柴胡(钱半) 人参 黄芩(各七分) 黄连(酒炒五分) 石膏(五分) 上水煎服。 [b]黄连解毒汤[/b] 治一切火热毒,狂躁烦心,口燥舌干,热势之甚者,及吐下后,热不解,而脉洪,喘急,郑声,目赤,睛痛。 黄连 黄柏 黄芩 栀子(各等分) 上咀,每服五钱,水二盏煎八分,温服。 [b]栀子仁汤[/b] 治发热,潮热,狂躁,面赤,咽痛。 栀子 赤芍药 大青 知母(各一钱) 升麻 柴胡 黄芩 石膏 杏仁 甘草(各二钱) 豆豉(百粒) 上水煎温服。 (《宣明》)[b]防风通圣散[/b] 治表里俱热,壅滞躁闷。(方见风门) [b]防风当归饮子[/b] 治烦渴发热,虚烦,火证。 柴胡 人参 黄芩 甘草(各一两) 滑石(三两) 大黄 当归 芍药 防风(各五钱) 上咀,每服一两,水二盏,姜三片,煎一盏,通口服。如有痰嗽,加半夏;若泻,减大黄。 [b]滋阴降火汤[/b] 养血降火之圣药也。 当归 地黄(凉血用生,补血用热) 天门冬(去心) 白芍药(薄荷汤炒) 白术(各一钱)麦门冬(去心) 炙甘草(各三钱) 知母 黄柏(蜜炙) 远志(去心) 陈皮(洗)川芎(各六分) 上咀,姜三片,水煎服。气血虚加人参、黄 ;嗽加五味、阿胶;痰加栝蒌、贝母;吐血加丹皮、藕节;骨蒸热加地骨皮。 (《直指》)[b]黄芩汤[/b] 治心肺蕴热,口疮咽痛,膈闷,小便淋浊不利。 泽泻 栀子仁 黄芩 麦门冬(去心) 木通 生地黄 黄连 甘草(各等分) 上每服一两,水二盏,姜三片,煎一盏,食前温服。 [b]桂苓甘露饮[/b](方见霍乱门) 治胃受湿热,头痛,身热,烦渴,吐泻,口干。 [b]紫雪[/b] 治内外烦热不解,口中生疮,狂易叫走,解诸热毒、药毒、邪热,小儿惊痫百病。 黄金(百两) 寒水石 磁石 石膏 滑石(各三斤) 以上五味,用水一石,煮至四斗,去渣,入下项药∶炙甘草(半分) 羚羊角(屑) 犀角(屑) 青木香 沉香(各五钱) 丁香(一两)升麻 玄参(并锉细末,各一斤) 以上再煮至一斗五升,入下项药∶硝石(四升,芒硝亦得,每升得七两七钱半) 朴硝(提净者十斤) 以上入前药汁中,微火熬,柳枝不住手搅。候有七升,抛放水盆中半日,欲凝,入下项药搅令匀∶朱砂(研,三两)麝香(当门子,一两二钱) 上药成霜雪紫色,每服一钱或二钱,冷水调下,大人小儿临时以意加减,并食后服。 [b]大金花丸[/b] 治中外诸热,寝汗切牙,睡语惊悸,溺血淋秘,咳血衄血,瘦弱,头痛,骨蒸,肺痿,劳嗽,去大黄加栀子,名栀子金花丸。 黄连 黄柏 黄芩 大黄 栀子(等分) 上为细末,滴水丸,小豆大。每服三十丸,凉水下。 (《御药》)[b]神芎丸[/b] 治一切热证,常服除痰消饮,清头,自利咽膈,能令遍身结滞宣通,气利而愈。神强,体健,省病。 大黄 黄芩(各二两) 牵牛 滑石(各四两) 黄连 薄荷 川芎(各半两) 上为末,滴水丸,小豆大,温水下三十丸。 [b]当归龙荟丸[/b] 治肾水阴气,风热湿积,时发惊悸,筋惕搐搦,神志不能,荣卫壅滞,头目昏眩,肌肉 螈,咽 ,胸膈不利,肠胃燥涩,躁扰狂越,骂詈惊骇,火热等证。 当归 龙胆草 大栀子 黄连 黄柏(各一两) 青黛(五钱) 木香(一钱) 麝香(五分)黄芩(一两) 大黄 芦荟(各五钱)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小豆大。每服三十丸,姜汤送下。 [b]瓜蒂散 三圣散[/b](二方并见风门。) 上治一切风热、积热或火炽者。寸口脉滑而有力,胸中实满,烦冤气上而不化,面赤痰盛,骂詈惊骇,并宜吐之。 [b]调胃承气汤[/b](泻胃火。)[b]当归承气汤[/b](泻脾胃肝火,二方并见伤寒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