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出血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判断
正常情况下,凝血、抗凝血、纤溶系统三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微妙的平衡,既保证机体的有效止血,又不发生过度的血栓形成(图41-2)。任何一个系统发生异常即可造成出血或血栓形成的病理情况。因此,止血机制异常可有多种原因。在呈现出血情况时首先要判断是否属于局部组织损害(如溃疡病)抑或止血异常。 [img]https://baike.zhuayao.net/Uploads/zyzy/lilunshuji/jizhenyixue/jizhenyixue092.jpg[alt]凝血、抗凝血与纤溶的平衡机制[/alt][/img] 图41-2 凝血、抗凝血与纤溶的平衡机制 (一)临床判断 轻度止血异常往往有外伤或局部病变时才显露出来。静脉穿刺部位的持续渗血,压迫部位的广泛紫癜,引流管的持续失血,均提示患者的止血功能可能发生异常。止血异常的常见病因见表41-1,大致可分为先天性或后天获得性。仔细地询问病史和体检将可提供临床线索。病史和体检应包括下列几方面。①出血的特点:自发抑或外伤诱发,初发抑或终生性,发生频率,严重程度;②出血家族史:有否性联遗传,遗传方式;③过去及目前的治疗:药物诱发,如阿司匹林、双香豆素类、肿瘤化疗,输血疗效等。④同时存在的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尿毒症、肝病、感染、肿瘤等。 表41-1 止血异常的病因1.血小板减少 |
2.血小板功能异常 |
3.血管壁缺陷 |
4.凝血因子缺乏 |
5.纤溶过盛 |
6.复合缺陷 |
试验异常 | 缺陷 | 疾病 |
plat↓或plat↓BT↑ | 血小板减少 | ITP或其他 |
plat↑ | 血小板增多 | 骨髓增生症或其他 |
BT↑ | 血小板功能不良 | 阿司匹林,尿毒症,VWD |
PTT↑ | 内凝系 | 血友病(FⅧ:C↓,少数↓Ⅸ或↓Ⅸ,肝素治疗) |
PT↑ | 外凝系 | ↓因子Ⅶ(少见) |
PT↑,PTT↑ | 外凝系 | 维生素K缺乏、香豆素类药物、肝病、肝素治疗 |
Fib↓ | 低纤维蛋白原血症 | ↓纤维蛋白原(少见) |
Fib↓,PT↑(IPTT↑) | 纤溶 | DIC,原发性纤溶 |
BT↑PTT↑ | 复合性缺陷 | VWD |
plat↓,PT↑,Fib↓(PTT±↑) | 复合性缺陷 | DIC,肝病 |
所有试验正常 | ? | 止血功能正常,过敏性血管炎、维生素C缺乏、异常蛋白血症或其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