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TH细胞与B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
[b](一)B细胞对T细胞依赖抗原的应答[/b]
一般情况下当大量抗原进入未经免疫的机体后,诱发初次免疫应答时其抗原呈递细胞多由巨噬细胞完成。经Mφ活化TH细胞后再由活化的TH细胞辅助B细胞产生抗体和形成记忆B细胞。但当再次免疫应答发生时,抗原呈递细胞则主要由已扩增的B细胞克隆承担。由于其膜Ig受体亲和力增高故对少量抗原也能摄取,故可取代巨噬细胞的抗原呈递作用。
过去曾认为B细胞与TH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抗原的桥联作用使之发生接触,即B细胞的抗原受体可识别抗原分子的半抗原部分,而TH细胞的抗原受体可识别抗原分子的载体部分。但近年的实验证明B细胞与Mφ相同,也是通过抗原呈递作用与TH细胞相互作用。即B细胞可通过其膜Ig受体蛋白质抗原,即T依赖性抗原结合,经内化作用将抗原摄入。然后经过加工处理,使T细胞决定簇与MHCⅡ类分子结合,形成MHC-肽分子复合物并运送至B细胞表面,将其呈递给TH细胞,所以B细胞与TH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也是MHC限制性的。
B细胞和TH细胞通过其粘附分子及抗原呈递作用可彼此直接接触,并能相互诱导使之活化。活化B细胞在TH细胞的辅助下,B细胞最终增殖分化为合成和分泌各类免疫球蛋白分子的浆细胞。
B细胞可通过其抗原呈递作用刺激T细胞抗原受体(TCR/CD3)产生活化信号1,并通过其表面B7及其它协同刺激分子与T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分子如CD28、IFA-1等相结合,可激发产生协同刺激信号(即信号2),在双信号作用下可使TH细胞活化。
B细胞要通过其BCR即表面Ig受体与抗原结合,Iga和Igβ链与CD3分子相当,可传递活化信号1。近年证明在B细胞表面表达的CD40分子可与T细胞表面的相应配体分子gP39(即CD40配体分子,CD40L)结合可激发其产生活化信号2,在此双信号作用下可使B细胞活化(图11-5)。
[img]https://baike.zhuayao.net/Uploads/zyzy/lilunshuji/yixuemianyixue/yixuemianyixue054.jpg[alt]B细胞与TH细胞间相互作用[/alt][/img]
图11-5 B细胞与TH细胞间相互作用
活化的B细胞在活化的TH细胞分泌的多种细胞因子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分泌抗体的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在再次应答时可发生Ig类别转换及抗体亲和力成熟等一系列变化。
[b](二)B细胞对非T细胞依赖抗原的应答[/b]
B细胞对非细胞依赖抗原(T1)的活化机制与T细胞依赖抗原完全不同。对Ⅰ型T1抗原,例如细菌脂多糖抗原,在高浓度时,它是B细胞的多克隆活化剂。这类抗原的决定簇部分可与B细胞表面的抗原受体结合,另外它具有促分裂素(mitogen)的结构,可与其相应受体结合。在这两部分结构的结合作用下,使B细胞多克隆活化。
而Ⅱ型T1抗原的结构特点是具有多个重复出现的抗原决定簇呈线性排列,在体内不易降解,例如肺炎球菌等多糖抗原。这些抗原决定簇对B细胞抗原受体亲和力强,由于受体交联而使B细胞活化(图11-6)。
A.Ⅰ型T1抗原是多克隆活化剂 B.Ⅱ型T1抗原有多个重复排的抗原决定簇使受体交联
[img]https://baike.zhuayao.net/Uploads/zyzy/lilunshuji/yixuemianyixue/yixuemianyixue055.jpg[alt]T1抗原对B细胞的活化作用[/alt][/img][img]https://baike.zhuayao.net/Uploads/zyzy/lilunshuji/yixuemianyixue/yixuemianyixue056.jpg[alt]T1抗原对B细胞的活化作用[/alt][/img]
图11-6 T1抗原对B细胞的活化作用
T1抗原虽可被APC摄取,但不能被加工处理,所以不能与MHCⅡ类分子结合,故B细胞对T1抗原的应答无TH细胞参予,只表现初次应答的特性而不出现次应答的一系列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