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家庭育儿方式与儿童心理卫生
在乳婴儿时期,满足其基本生理需要、信息刺激和母爱需要的方式对他们的智力、情绪和个性的发展影响很大。随着孩子渐渐长大,身心发育水平逐渐提高,他们与父母亲包括其他家庭成员的交互作用就更广泛更复杂了。这时,家庭气氛、孩子被摆放的地位以教育方式等,对其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发展越来越起更重要的作用。
国外对教养方式的研究,大都把家庭的管教方式分为民主式和权威式两大类。在民主式的家庭里,父母具有容忍性,并鼓励孩子自我表现,激发其好奇心,家里的事情大都由家庭成员共同协议而定。相反,在权威式的家庭里,父母的管教甚严,一切活动均由父母来决定,解决任何问题孩子都很难参加议论。由这两种管教方式培养出来的孩子,其个性特征具有显著不同,生长在民主式家庭的孩子,大都活泼、开朗、主动、外向、自信心和上进心都强,他们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很自然。而生长在权威式家庭的孩子,大都比较顺从、安静、内向,好奇心和主动性都差,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大都退缩,感到困难。
美国加州大学的Baumlind在实验中首先观察孩子的表现,然后就他们的自我控制、好奇心、独立性、友善和热情等五项个性特征加以评定,根据评定结果,选出两组差别较大的孩子进行研究。其中一组的孩子成熟、能干、自足而且独立性强;另一组孩子则幼稚、依赖性强、自我控制能力很差。然后研究人员对这两组孩子的家庭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访问,并亲自观察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交互作用。在获得大量资料的基础上,他们又把家长的行为方式分成控制、成熟要求(要求孩子的行为与年龄一致,并做某些规定)、亲子沟通方式和父母友善等四项加以评定。结果发现,最成熟最能干的一组孩子的父母在这四项评定上得分最高。这些父母在教育子女方面都能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多给鼓励和支持,并尊重孩子的独立与自主,以耐心说服的方法来控制孩子的某些行为。相反,那些不成熟不能干的一组孩子的父母,在上述四项评定中得分都很低。这些父母对孩子的行为大都很少控制,他们虽然十分疼爱孩子,但又过度保护、溺爱、管教不严、要求不高,不激励和支持孩子独立自主的合理行为。
在我国,要注意防止在儿童教养中的“过度保护”倾向,由于许多家长区别不开母爱和溺爱,以致给儿童养成许多不良的行为习惯和性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