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健康心理学简史
健康心理学(health psychology)于本世纪七十年代末在美国兴起,首先受到预防医学的重视,因为据调查在求医的病人中约有60%是属于那些声称有躯体性不适,但又无躯体疾病体症的人。一般具有某些情感性障碍(焦虑、苦恼等),这些病人在接受心理学家的治疗和处理后,约有90%的人可获得有益的帮助。同时在医药费用方面大为减少。实践证明,生活中如体认知、评价和对待“紧张刺激”是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一个人的生活方式、所处情境和经历的事件往往可以扰乱个体内的动态平衡,损害人体免疫系统机能而导致包括癌细胞活化在内的各种疾病发生。健康心理学的任务在于运用心理学的知识与方法,探讨和解决有关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的各种心理学问题;研究心理学在矫治人的某些不健康行为,特别是预防不健康行为与各种疾病发生方面的关系和功用;探求和提示关于改进医疗与护理制度、建立合理的保健措施、节省卫生经费和减少社会损失等方面的心理学观点和意见。
健康心理学的中心任务是维护和增进人类健康。这实际上就是心理卫生在新形势下的延伸和发展。关于维护人类健康,要着重预防和注意心理健康,这是具有渊远流长的思想根源的。《黄帝内经》中强调“圣人不治已乱、治未乱,不冶已病、治未病。”认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认识到“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须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避邪不至,长生久视。”通过修身养性达到健康和延年益寿的目的。西方医学先驱希波克拉底注意到保护健康的心理因素方面。被尊为《医典》的作者阿维森纳(Avicenna)就把情感列为保护健康所必需的六项内容之一(其它五项为阳光和空气、食物和饮料、运动和安静、睡眠和兴奋,新陈代谢)。变化万千的情绪生活,使人生不得安宁,善于调节和控制情绪与心理卫生密切相关。人们还注意到人际关系对健康的影响。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古罗马的西塞罗(M.T.Sicelow)在《论友谊》一书中也把友谊列为有利于保护健康的因素。这些都表明,人们早已认识到健康对社会和谐和心理平衡的依赖关系。
当代心理卫生运动是从如何正确认识精神病和给精神病人以人道主义的待遇开始的。法国大革命(1789年)以后,P.Pinel 医生对全人类的“自由与和平”充满希望,在他所管辖的精神病院中迈出了解放病人的一大步。他在1792年指出,要使精神病人容易康复,除了不受束缚之外,他们还应该从事有益的劳动,并且人们要以关心的态度来倾听他们的诉说,一般认为在倡导心理卫生的历史上,Pinel是起点。
虽然自文艺复兴以来的先进思潮都已认识精神病的自然原因而否认它是超自然的魔术。但是精神病院和监狱相差无几。直到19世纪时,饥饿、鞭苔等虐待才被废除。
人们把本杰明、罗斯、魏尔啸、邵尔茨、费赫特斯列宾、弗洛伊德、巴浦咯夫等列为现代健康心理学的先驱。学者和医生们的研究与呼呈为心理卫生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这就使这一运动具有生气勃勃的形式和飞跃发展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