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判断心理正常与否的三项原则

1.心理与环境的同一性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任何正常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无论其形式和内容都应与客观环境(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特别是社会环境)保持一致性,即同一性。人的心理或行为只要与外界失去同一性,就难以为人所理解。以宗教信仰为例,在宗教仪式过程中,有人由于自我催眠或过度想象而出现似乎与神对话的幻觉;有人在寂静山寺修行面壁,由于感知觉剥夺(持续一定的时间并达到一定程度)而产生似乎进入仙境的幻觉。这种出现幻觉的状态,就是不正常了。 2.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 一个人的认知、体验、情感、意志行为在自身是一个完整的、协调一致的统一体。这种统一性是确保个体具有良好社会功能和有效地进行活动的心理学基础。例如,遇到一件令人庆幸的事,在感知它的同时,应有愉快的情绪体验及相应的表情,并用欢快的语调和行为来表达;如果一个人用低沉不快的语气诉述一件愉快的事件,或者对痛苦的事件做出欢快的反应,那就属于不健康的异常状态了。 3.人格的稳定性人格(个性)是一个人在长期的生活经历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形成之后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并在一切活动中显示其区别于他人的独特性,在没有重大的变故情况下,一般是不易改变的。如果一个爽朗、乐观、外向的人,突然变得沉闷、悲观、内向、那就要考虑他是否出现异常,说明他的心理(或行为)已经偏离了他的正常轨道。 上述三条原则是从外显行为是否表现异常来评估个体心理健康与否。但仅此三条还是很不够的。因为虽属行为正常,但其健康水平尚有高低差别。因此研究区分心理健康及其水平的标准,对于人们的心理保健和行为指导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