痞块积聚章
满而不痛谓之痞,满而痛者即是结。结者积聚有余因,痞者中气不足致。一消一补诚分明,脾气素虚者自异。补则积滞邪愈深,消则土伤虚愈至。消补相兼养正宜,枳实之丸为主治。不动为 动为瘕,瘕假 真有妙义。右胁食块菔曲草(草果),左胁血块芎桃桂。痰块在中海石须,栝蒌白茯槟榔备,壮健亦用青棱蓬,瘦弱参 少许配。香砂青陈可共加,苏梗当归姜枣类。妇人有块俱死血,莫将痰食为疑似。
[b]痰热内闭[/b]
豆豉 山栀 枳壳 菖蒲 杏仁 半夏 郁金 栝蒌 川连
白金丸 白矾
[b]热邪里结[/b]
枳实 白芍 橘皮 乌梅 杏仁 泻心汤有三∶生姜、干姜、半夏、人参、甘草、黄芩、川连、大枣。人参、甘草、干姜、半夏、大枣。黄连、黄芩、人参、半夏、黄芩、黄连。人参、甘草、干姜、大枣
[b]热邪入厥阴[/b] 吐蛔消温
泻心汤去人参 甘草 加枳实 白芍
[b]气闭化热[/b]
栝蒌 钩藤 白蔻 郁金 橘皮 白蒺藜 山栀 苏梗 桑叶 杏仁 麻仁 绿豆壳
[b]暑邪阻气[/b]
竹茹 黄芩 知母 桔梗 麻仁 郁金 半夏 滑石 枳壳
保和丸 神曲 山楂 半夏 连翘 广皮 卜子 茯苓
[b]湿阻热分[/b]
半夏 茯苓 杏仁 橘皮 乌药 广藿 良姜 郁金 白蔻
[b]中阳不运[/b]
桂枝 藿香 干姜 半夏 浓朴 茯苓 草果 附子 广皮
[b]胃寒滞涎[/b]
吴萸 干姜 川楝子 半夏 茯苓 广陈皮
[b]胸次清阳不运[/b]
宗仲景转旋胸次之阳,苓桂术甘汤。
[b]寒热客邪互结[/b]
姜炒 川连 半夏 黄芩 淡干姜 枳实
陈曰∶古人治痞不外以苦为泄,辛甘为散二法。外感如仲景泻心汤,内伤如仲景苓桂甘姜法。上焦不舒,枳桔杏蒌开降,栀豉除热化腐,疏畅清阳之气法。古人有形至无形,妙论也。
[b]木犯土虚中挟滞[/b]
川朴 茯苓 白芍 广皮 益智 丁香 人参 半夏 川楝 吴萸 姜汁 牡蛎
[b]湿热食滞[/b]
茅术 广皮 白芍 莱菔子 白术 黄芩 枳壳 鸡内金
[b]痰凝脉络[/b] 右胁有形高突,按之不痛。
白芥子 栝蒌 蛤粉 山栀 广郁金 橘红 姜皮 半夏
[b]血络凝痹[/b]
归须 木通 益母草 蜣螂 虫 香附 延胡 小青皮 韭白 郁金 川朴 枳壳 茺蔚子 川芎 橘核 单桃仁
陈曰∶积为血伤入络,必仗蠕动之物以搜逐病根。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经络系于脏腑外廓,仲景于劳伤血痹通络方法每取虫蚁飞走诸灵,伏梁病亦在络也。
积为阴邪聚络,大旨当以辛温入血络治之。盖所以容此阴邪者,必无阳动之气以旋运之,而必有阴静之血以倚仗之。故必仗体阴用阳之品,方能入阴出阳,以施其辛散温通之妙。
张景岳云∶心之积名伏梁,起脐上,大如臂,上至心下,令人烦闷。脾之积曰痞气,在胃脘,覆大如盘,令人黄胆。肺之积曰息贲,在右胁下,覆大如杯,令人洒淅寒热,喘咳肺壅。肝之积曰肥气,在左胁下,如覆杯,有头足,令人发咳。肾之积曰奔豚,发于少腹,上至心下,若豚,或攻上攻下无时,令人喘逆,骨蒸少气。阴气所积曰积,阳气所聚曰聚。积者五脏所生,聚者是六腑所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