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热

【[b]脉[/b]】 浮大而虚为虚,脉细而实为实。脉沉细或数者,皆死。病热有火者,心脉洪是也;无火者死,细沉是也。脉弱四肢厥,不欲见人,食不入,利下不止,死。 【[b]因[/b]】 因心火为之。心者,君火也。火旺则金烁水亏,惟火独存。 【[b]证治[/b]】 暴热,病在心肺;积热,病在肾肝。 虚热,如不能食而热,自汗气短,属脾虚,治宜甘寒温而行之。实热,如能食口干,舌燥便难者,属胃实,治宜辛苦大寒下之。火热而郁,乃心火下陷脾土,抑而不伸,五心热,宜汗之、发之。心神烦乱,血中伏火,病蒸蒸然不安,宜镇阴火,朱砂安神丸主之。蒸劳热,乃五脏齐损,病久憔悴,盗汗下血,宜养血益阴。阴虚而热者,用四物加柏。 [b]治法[/b] 小热之气,凉以和之;大热之气,寒以取之;甚热之气,汗而发之。不尽,则逆治之。 [b]又治法[/b] 养血益阴,其热自治。《经》曰∶壮水之主,以制阳光。轻者可降,重者从其性而伸之。 李论∶外有元气虚而热,有五脏而热,有内中外而热。轻手扪之则热。重之则不热,在皮毛血脉也。轻按之不热,重至筋骨,热蒸手足甚,筋骨热也。不轻不重而热,在肌肉也。 凡三法,以三黄丸通治之。 肺热者,轻按之瞥瞥见于皮毛,日西甚。其证喘咳,洒淅寒热。轻者泻白散,重者凉膈、白虎、地骨皮散。 心热者,微按之热见于血脉,日中甚。其证烦心、心痛,掌中热而 ,以黄连泻心汤、导赤散、朱砂安神丸。 肝热,肉下骨上热,寅卯间甚。脉弦,四肢满闷,便难,转筋多怒惊,四肢困热,筋痿不起床,泻青丸、柴胡饮。 脾热,轻重之中见于肌肉,夜甚,怠惰嗜卧,无气以动。泻黄散、调胃承气治实热,补中益气汤治虚热。 肾热,按至骨,蒸手如火,困热不任起床,宜滋肾丸、六味地黄丸。 平旦潮热,热在行阳之分,肺气主之,白虎加芩。日晡潮热,热在行阴之分,肾气主之,地骨皮、牡丹皮、知母、柏。 [b]木香金铃子散[/b] 治暴热心肺,上喘不已。 大黄(五钱) 金铃子(三钱) 木香(三钱) 轻粉 朴硝 上为末,柳白皮汤下三钱,以利为度。止喘亦止。 [b]大黄散[/b] 治上焦烦,不得卧睡。 大黄 栀子 郁金(各五钱) 甘草(二钱半) 煎服,微利则止。 [b]黄牛散[/b] 治相火之气游走脏腑,大便闭。 大黄(一两) 牵牛头末(半两) 酒下三钱,以利为度。此不时热,温热也。 [b]金花丸[/b] 柏 连 芩 栀 大黄(便实则加) 煎、丸任用。或腹满吐呕,欲作利,加半夏、苓、朴、生姜;如白脓下利后重,加大黄。 [b]凉膈散[/b] 退六经热。 连翘 山栀 大黄 薄荷 甘草(一两半) 黄芩(半两) 朴硝(二钱半) 如咽噫不利,肿痛,并涎嗽,加桔梗一两、荆芥半两。咳而呕,加半夏三钱,姜煎。鼻衄、呕血,加白芍、地黄。如淋闭,加滑石四两、茯苓一两;或闷而不通,腹下状如覆碗,痛闷难忍。乃肠胃干涸,膻中气不下。先用木香三钱、沉香三钱,酒下,或八正散。甚则宜上涌。 [b]当归承气汤[/b] 治阳狂奔走,骂詈不避亲疏。此阳有余阴不足也。 当归 大黄 芒硝(各一两) 甘草(半两) 每二两,姜、枣煎。 [b]牛黄膏[/b] 治热入血室,发狂不认人。 牛黄(二钱半) 朱砂(一两) 郁金 甘草(各半两) 脑子(一钱) 丹皮(三钱) 上炼蜜丸,皂子大,水下。 [b]三黄丸[/b] 治实热能食者。能食,为实热也。 [b]白虎汤[/b] 治表热恶寒而渴者。 [b]柴胡饮子[/b] 治两胁下肌热,脉浮弦者。 [b]四顺饮子[/b] 治一身尽热,日晡肌热,皆血热也。 [b]桃仁承气[/b] 治血热,夜发热者。 潮热者,黄芩、生甘草,辰戍时,加羌活;午间,黄连;未时,石膏;申时,柴胡;酉时,升麻;夜间,当归根。如有寒者,黄 、参、术。 两手大热为骨厥,如在火中,可灸涌泉五壮,立愈。 地黄丸 治久新憔悴,寝汗发热,肠 下血,骨蒸,痿弱无力,五脏齐损,不能运动,烦渴,皮肤索泽。食后更宜当归饮子。 熟地(八两) 山茱萸 山药(各四两) 丹皮 茯苓 泽泻(各三两) 上炼蜜和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酒下。 [b]当归饮子[/b] 柴胡 人参 黄芩 甘草(各一两) 大黄 当归 白芍(各三两) 滑石(三两) 姜煎服。 如痰实咳嗽,加半夏;五谷不化完出,淋闷惊悸,上下血,宜金花丸。 [b]朱砂安神丸[/b] 治心神烦乱怔忡,兀兀欲吐,胸中气乱而热,似懊 状,皆是膈上血中伏火。 朱砂(一钱,研) 黄连(一钱半,酒制) 炙甘草(五分) 生地(五钱) 当归(半钱) 饼丸,津下。如心痞,食入反出,加煨大黄,除地黄。 [b]补血汤[/b] 治肌热燥热,目赤面黄红,烦渴引饮,日夜不息,脉浮大而虚,重按之全无,为血虚发热。证似白虎,唯脉不长并实耳。 黄 (一两) 当归(二钱,酒制) 热服。 [b]火剂汤[/b] 黄芩 黄连 山栀 黄柏 [b]火郁汤[/b] 治四肢热,五心烦热。因热伏土中,或血虚得之;或胃虚,多飧冷物,抑遏阳气于土中。 羌活 升麻 葛根 人参 白芍(各半两) 柴胡 甘草(炙,各三钱) 防风(二钱半)葱白(三寸) 煎服。 [b]朱砂凉膈丸[/b] 治上焦虚热。肺脘咽膈,有气如烟抢上。 黄连 山栀(各一两) 人参(半两) 朱砂(三钱,另研) 脑子(另研,五钱) 茯苓(五钱) 上蜜丸,朱砂为衣,水下。 [b]黄连清膈丸[/b] 治心肺间及经中热。 麦冬(一两) 黄连(五钱) 鼠尾(三钱) 上蜜丸,绿豆大,温水下。 [b]补中益气汤[/b] 治脾胃虚弱而热。 [b]辰砂滑石丸[/b] 治表里热。 辰砂 龙脑 薄荷 六一散 [b]秘方[/b] 治阴虚发热。 四物汤、黄柏、龟板、人参、白术(二味,气虚加之) [b]治酒发热[/b] 青黛 栝蒌仁 生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