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血论

经云∶心生血,肝藏血,脾统血,气引血行,血随气转,荣养四肢百骸,灌溉五脏六腑。故目得血而能视,耳得血而能听,手得血而能握,足得血而能行。大人失血,心肝二经受病者多;小儿失血,脾胃受伤者多。亦有跌扑内伤者。怒甚气逆,血出于肝,呕血亦出于肝;咯血出于肾;衄血亦出于肺;舌衄出于心,吐血亦出于心,溺血亦出于心;便血出于脾;肠风出于大肠;血淋出小肠,牙宣出于胃。血者神气也,持之则存,失之则亡。凡治此症,视何经受病,先以顺气为主,降火次之。气顺则血归于经,火降则血自止。小儿纯阳之体,不可妄补,亦不可便用止剂。失血之脉,沉细者生,浮大牢实者重。手足逆冷者死。 [b]凉血地黄汤[/b] 治吐血、衄血、便血、溺血并效。 当归 生地 熟地(各一钱) 知母(盐水炒) 黄柏(盐水炒) 槐花 青皮(各七分) 水煎。在上食后服,在下食前服。吐血加茅草根、韭菜汁,衄血加茅花、侧柏叶;便血加阿胶(炒)、黄芩;溺血加发灰、琥珀;咯血加款花、百合;咳嗽有红加款花、贝母。 [b]犀角地黄汤[/b] 治症同前,加减亦如前法。 犀角 生地 当归 牡丹皮 黄连 黄芩 山栀 水煎。临服入藕汁半合,韭汁、生姜汁各少许服。如无上二味,入童便亦效。便秘加大黄、槟榔。 [b]琼玉膏[/b] 治劳伤,一切血症。小儿减用。 生地黄(二斤,用河水十斤,砂锅煮一昼夜,约汁四五斤) 加人参(三两) 茯苓(三两。共为末) 荆芥(烧灰存性,一两) 三味同汁和匀;置地上,去火毒。每服三钱,米汤下。 [b]二蓟饮[/b] 治便血、溺血、血淋,治诸血并效。 苦参(酒焙干) 荷叶(连蒂焙干) 大蓟小蓟各三钱,煎汤。大者二钱,小者一钱,调下。 [b]当归和血散[/b] 治便血,治诸血并效。 槐花 青皮(各六钱) 当归 升麻(各二钱) 荆芥 熟地 白术 川芎(各一钱) 为末。每服二钱,米汤调下。 [b]小蓟饮[/b] 治下焦蕴热,溺血、血淋。 生地 小蓟 滑石 甘草 蒲黄 当归 山栀 通草 藕节(各等分) 淡竹叶二十片、灯心二十寸,水煎。此方加琥珀末五分更效。 [b]肠风便血方[/b] 当归 生地 白术(炒。各一钱) 地榆 秦艽 防风 柴胡 枳壳 槐花(炒。各七分) 升麻 黄芩(酒炒。 各六分) 水煎。 [b]三黄饮[/b] 治血痢,兼治酒毒便血。 黄连(一钱) 黄柏 黄芩 白芍 枳壳 苍术 浓朴 陈皮(各七分) 甘草(五分) 木香(三分) 水煎。 [b]经验良方[/b] 余便血诸药不效,此方一服效,二服永不发。济人无不效者,儿分三剂用。 当归(五钱) 川芎(三钱) 白芍(二钱,酒炒) 淮地(五钱) 白芷(一钱) 祁艾(二钱,醋炒) 阿胶(五钱,蛤粉炒) 茅草根(三钱,捣) 侧柏叶(三钱,矾水浸一宿,炒黄) 合一大剂,水三碗,煎二碗。频频顿温服。 [b]三黄苦参丸[/b] 治症同前。 黄连(姜汁炒) 黄柏(酒炒) 黄芩(酒炒) 槐花(炒) 荆芥 苦参(酒炒) 甘草(各一两) 为末,蜜丸。白滚汤下,米汤亦可。 [b]槐花散[/b] 治如前症。 槐花(炒) 柏叶(矾水炒) 荆芥 枳壳(麸炒) 为末。每服一钱,米汤下。 [b]苦参饮[/b] 苦参(三钱,酒炒) 甘草(五钱) 水煎。露一宿,空心热服。 [b]槐角丸[/b] 治症同前。 黄柏(一两) 槐角 白芷 熟地黄(各五钱) 为末,糊丸。米汤下。 [b]得效方[/b] 治便血,并痔疮脏毒,下血。 柿饼(十个,五个烧存性) 槐花(一两,炒) 乌梅(一两,饭上蒸熟) 乌梅捣烂为丸,白滚汤下。 单方 柿饼(烧灰存性,柿饼煎汤下,一钱效)。 [b]脏连丸[/b] 治一切便血。 黄连(一斤为末) 用猪脏头粗,将连末装入,两头扎紧,煮熟捣丸,随意不拘引服、 [b]止血三奇方[/b] 石榴皮(为末) 粪前下血,茄枝煎汤服一钱。 五倍子(为末) 粪后下血,艾叶煎汤服一钱。 茄蒂(烧灰为末) 粪中下血,米汤调服一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