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聋七十五

耳聋皆属于热,少阳厥阴热多,当用开痰散风热,通圣散、滚痰丸之类。大病后耳聋,须用四物汤降火。阴虚火动耳聋者,亦用四物汤。 因郁而聋者,以通圣散纳大黄酒煨,再用酒炒二次后,入诸药,通用酒炒。耳鸣因酒遏大剂通圣散加枳壳、柴胡、大黄、甘草、南星、桔梗、青皮、荆芥。不愈,用四物汤妙。 耳鸣必用龙荟丸食后服。气实,入槟榔丸或神芎丸下之。聋病必用龙荟丸、四物汤养阴。 湿痰者,神芎丸、槟榔丸。耳湿肿痛,凉膈散加酒炒大黄、黄芩、酒浸防风、荆芥、羌活服,脑多射少。湿加枯矾吹。耳内哄哄然,亦是阴虚。 戴云∶亦有气闭者,盖亦是热,气闭者,耳不鸣也。 [b]【入方】[/b] 蓖麻子(四十九粒) 枣肉(十个) 上入人乳汁,捣成膏,石上略晒干,便丸如指大。绵裹,塞于耳中。 [b]又方[/b] 鼠胆汁滴入耳中,尤妙。 [b]又方[/b] 将龟放漆桌上,尿出用绵渍之,捏入青葱管中,滴入耳中。 [b]【附录】[/b]耳,属足少阴之经,肾家之寄窍于耳也。肾通乎耳,所主者,精。精气调和,肾气充足,则耳闻而聪。若劳伤气血,风邪袭虚,使精脱肾惫,则耳转而聋。又有气厥而聋者,有挟风而聋者,有劳损而聋者。盖十二经脉上络于耳,其阴阳诸经适有交并,则脏气逆而为厥,厥气搏入于耳,是谓厥聋,必有眩晕之证。 耳者,宗脉之所附。脉虚而风邪乘之,风入于耳之脉,使经气痞而不宣,是谓风聋。必有头痛之证。劳役伤于血气,淫欲耗其精元,瘦悴力疲,昏昏 ,是为劳聋。有能将息得所,血气和平,则其聋暂轻。 又有耳触风邪,与气相搏,其声嘈嘈,眼见光,为之虚聋。热气乘虚随脉入耳,聚热不散浓汁出,为之脓耳。人耳间有津液,轻则不能为害,若风热搏之,津液结成核塞耳,亦令暴聋,为之耵耳。前是数者,肾脉可推。风则浮而盛热则洪而实,虚则涩而濡。风为之疏散,热为之清利,虚为之调养,邪气屏退,然后以通耳调气安肾之剂主之。于此得耳中三昧。 [b]【附方】[/b] 《和剂》[b]流气饮[/b] 治厥聋。 方见气类,内加菖蒲、生姜、葱,同煎服。治聋皆当调气。 [b]桂星散[/b] 治风虚耳聋。 辣桂 川芎 当归 细辛 石菖蒲 木通 白蒺藜(炒) 木香 麻黄(去节) 甘草(炙,各二钱半) 南星(煨) 白芷梢(各四钱) 紫苏(一钱) 上锉。每服二钱,水煎,葱二茎,食后服。 [b]地黄丸[/b] 治劳损耳聋。 熟地黄 当归 川芎 辣桂 菟丝子 川椒(炒) 故纸(炒) 白蒺藜(炒) 胡芦巴(炒)杜仲(炒) 白芷 石菖蒲(各一钱半) 磁石(火烧醋淬七次,研,水飞,一钱二分半) 上为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服五十丸,葱白温酒下。 [b]益智散[/b] 治肾虚耳聋。 磁石(制如前) 巴戟(去心) 川椒(各一两,炒) 沉香 石菖蒲(各半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用猪肾一枚细切,和以葱白少盐,并药湿纸十重裹煨令熟。空心嚼,以酒送下。 [b]芎芷散[/b] 治风入耳虚鸣。 白芷 石菖蒲(炒) 苍术 陈皮 细辛 浓朴 半夏 桂 木通 紫苏(茎叶) 甘草(炙,各二钱半) 川芎(五钱) 上锉散。每服三钱,姜三片,葱二枝,水煎,食后临卧服 [b]耳鸣方[/b] 草乌(烧) 石菖蒲 上等分为末。用绵裹塞耳,一日三度。 [b]耳鸣暴聋方[/b] 川椒 石菖蒲 松脂(各二钱半) 山豆肉(半钱) 上为末,溶蜡丸如枣核大。塞入耳。 [b]蔓荆子散[/b] 治内热,耳出脓汁。 甘草(炙) 川升麻 木通 赤芍 桑白皮(炒) 麦门冬(去心) 生地黄 前胡 甘菊 赤茯苓 蔓荆子 上等分,每服三钱,姜三片,枣一枚煎,食后温服。 [b]又方[/b] 治耳内出脓。 真龙骨 枯白矾 赤小豆 黄丹 乌贼骨 胭脂(一钱一分) 上为末掺耳。 [b]又方[/b] 治耳内脓出或黄汁。 石膏(新瓦上 ) 明矾(枯) 黄丹(炒) 真蚌粉 龙骨(各等分) 麝香(少许) 上为末。绵缠竹签拭耳,换绵蘸药入耳。 [b]耵耳方[/b] 治风热搏之,津液结 成核塞耳。 生猪脂 地龙 釜下墨(等分) 上件细研,以葱汁和捏如枣核。薄绵裹入耳,令润,即挑出。 耳烂 贝母为末,干糁。 [b]桃花散[/b] 治耳中出脓。 枯矾 干胭脂(各一钱) 麝香(一字) 上为末。绵杖子蘸药捻之。 [b]通圣散[/b] 见斑疹类。 [b]滚痰丸[/b] 大黄(半斤) 黄芩(半斤) 青礞石(一两) 沉香(五钱) 上为末,水丸,桐子大。 [b]龙荟丸[/b] 见胁痛类。 [b]槟榔丸[/b] 见痢类。 [b]神芎丸[/b] 见痛风类。 [b]凉膈散[/b] 见自汗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