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泻

[b]脉[/b] 脉多沉。伤于风,则浮而弦;伤于寒;则沉而细,伤于暑,则沉而微;伤于湿,则沉而缓,泄而腹胀脉弦者死。又云∶脉缓时微小者生,浮大数者死。 [b]证[/b] 夫泄泻者,注下之症也。盖大肠为传送之官,脾胃为水谷之海,或为饮食生冷之所伤,或为暑湿风寒之所感,脾胃停滞,以致阑门清浊不分,发注于下而为泄泻也。《内经》又谓∶湿胜则濡泄。 又曰∶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又曰∶暴注下迫,皆属于热。又曰∶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叔和曰∶湿多成五泄,肠走若雷奔。故分脾泄、胃泄、大肠、小肠、大瘕,为五泄也。又有飧泄、肾泄、洞泻、濡泄、骛溏之类。名各不同,原其致病,不过前云所感所伤而已矣。丹溪又云∶泄属湿,属气虚,有火,有痰,有食积。凡泻水,腹不痛者,湿也。饮食入胃不消,完谷不化者,气虚也。腹痛泻水如热汤,痛一阵,泻一阵者,火也。或泻或不泻,或多或少者,痰也。腹痛甚而泄泻,泻后痛减者,食积也。泻下如抱坏鸡子臭者,或咽气作酸者,伤于食也。 [b]治[/b] 治疗之法,须看时令,分寒热新久。补脾消食,燥湿利小便,亦有升提下陷之气,用风药以胜湿。若久泻,肠胃虚滑不禁者,宜收涩之。治法之要,孰有过于此哉。 [b]方[/b] [b]胃苓汤[/b]〔批〕(按此方治四时泄泻之总司也) 治中暑伤湿,停饮夹食,脾胃不和,腹痛泄泻作渴,小便不利,水谷不化,阴阳不分。 苍术(米泔浸,一钱) 浓朴(姜汁炒,一钱) 陈皮(一钱) 猪苓(一钱) 泽泻(一钱) 白术(炒,一钱) 白茯苓(一钱) 肉桂(三分) 白芍(炒,一钱) 甘草(炙,三分) 上锉一剂,生姜枣水煎,温服。一方加防风、升麻以胜湿。食积,加神曲、麦芽、山楂。水泻,加滑石。 有痰,加半夏、乌梅。气虚,加人参、白术。恼怒,加木香。有热,加黄连。久泻,加肉豆蔻。暴痢赤白相杂,腹痛里急后重,去桂,加木香、黄连、槟榔,水煎服。 [b]薷苓汤[/b] 治暑月泄泻,或欲成痢。 黄连香薷饮合五苓散。锉一剂,生姜煎服。(方见中暑) [b]藿香正气散[/b]〔批〕(按此方治暑泻之剂) 治感湿泄泻,或兼暑者,(方见霍乱) 根据本方,加黄连、香薷。食加神曲、山楂。 [b]柴苓汤[/b]〔批〕(按此方治热泻之剂) 治泄泻发热口渴,里虚之症。 [b]小柴胡汤[/b](方见伤寒) 合五苓散(方见中暑),锉一剂,姜枣煎服。 [b]理中汤[/b](方见中寒)〔批〕(按此方治寒泻之剂) 治脾胃虚冷,中寒泄泻,四肢厥逆。 [b]四君子汤[/b](方见补益) 治气虚脾泄不止者。 根据本方加乌药(醋炒,七分) 姜枣煎服。 [b]参苓白术散[/b](方见补益) 治脾胃虚弱,久泻少食。 [b]瑞运丸[/b](何春元传) 治元气大虚,脾胃怯弱,泄泻不止,不思饮食。 山药(炒,二两) 莲肉(二两) 白术(土炒,二两) 芡实(二两) 人参(去芦,一两) 橘红(一两) 白茯苓(一两) 白芍药(酒炒,一两) 甘草(炙,五钱) 上为末,用雄猪肚一个,洗净,煮烂,捣和药末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丸,空心米汤送下。 [b]养元散[/b]〔批〕(按此方治虚泻之剂) 治泄泻,饮食少进。 糯米(一升,水浸一宿,滤干,燥慢火炒,令极热) 干山药(少许) 胡椒(少许) 上各为细末,和匀,每日清晨用半盏,再入砂糖少许,滚汤调服,其味极佳,且不厌人,大有滋补。其女人子宫虚冷,不能成孕,久服之,亦能怀孕。 [b]平胃散[/b] 治濡泄肠鸣多水。 苍术 浓朴 陈皮 甘草(各一钱五分) 上锉一剂,水煎服。 [b]五苓散[/b] 治症同前。 白术 茯苓(各一钱) 桂(六分) 猪苓 泽泻(各一钱二分) 上锉一剂,水煎服。 [b]胃苓汤[/b] 治水泻腹痛。 陈皮 浓朴 苍术 甘草 白术 茯苓 肉桂 猪苓 泽泻(各一钱) 加芍药 黄连(各八分) 上锉一剂,姜一片,水煎服。 [b]黄芩汤[/b] 治肠垢热泄,所下粘垢,小便赤涩,脉数烦渴。 黄芩(炒,五钱) 芍药(炒,三钱) 甘草(一钱) 上锉一剂,水煎服。 [b]卫生汤[/b] 治脾胃虚弱,不能泌别水谷。 陈皮 茯苓 甘草 人参 白术 山药 泽泻 薏苡仁 上锉一剂,加砂仁末一钱,水二钟,煎至八分服。一方加莲肉、芡实、干山药各二两,亦效。一方用糯米磨粉,不拘多少,入百草霜十分之二,水和为饼,烙熟食之。一方单用糯米,半生半炒,煮粥食之,亦效。 [b]安胃和脾散[/b] 治脾胃不和,中脘痞塞,腹痛胀满,不思饮食,嗜卧无时,呕吐痰涎,逆气吐酸,面黄肌瘦,泄泻不止,四肢乏力,沉困自汗、盗汗等症。 苍术(二两,姜炒) 浓朴(五钱,姜炒) 藿香(五钱) 砂仁(五钱) 人参(去芦,五钱) 白术(土炒,五钱) 白茯苓(五钱) 木香(火煨,五钱) 槟榔(五钱) 蓬术(火煨,五钱) 泽泻(五钱) 甘草(炙,五钱) 红枣(二十四个,去皮、核,焙干) 上共为细末,每服二钱,空心淡姜汤送下。 [b]家莲散[/b](陈□堂传) 治经年久泻冷泄,及休息痢。 莲肉(泡去皮、心,微火焙干,四两) 浓朴(姜炒,一两) 干姜(炒黑,一两) 上三味,共为细末,每服二、三匙,米饮下,日三次。 [b]理气健脾丸[/b](方见脾胃) 治脾胃虚弱,久泻久痢。 根据本方,去桔梗,加酒炒白芍药,其效如神。 [b]实肠丸[/b](黄宾江传) 治久泻久痢,虚滑不禁及脱肛。臭椿树根皮,不拘多少,切碎,酒拌,炒为细末,用真阿胶水化开,和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米汤下。 [b]升气实脏丸[/b](云林制)〔批〕(按此方治滑泄止涩之剂) 治久泻,元气下陷,脾胃衰惫,大肠滑脱,肛门坠下,日夜无度。饮食不思,米谷不化,汤水直过。烦渴引饮,津液枯竭,肌瘦如柴,寒热互作。 黄 (蜜炙,一两) 人参(去芦,一两) 白术(土炒,二两) 白茯苓(去皮,五钱)山药(炒,一两) 莲肉(去心,一两) 芡实(一两) 升麻(酒炒,五钱) 柴胡(酒炒,五钱) 干姜(炒黑,五钱) 肉豆蔻(面裹煨,捶去油净,五钱) 粉草(炙,五钱) 椿树根皮(酒炒二次,四两) 上为细末,阿胶水化开为丸,如黍米大。每服二钱,用糯米半生半炒,煎汤送下。 灸法 治吐泻日久,胃气大虚,死在旦夕。 天枢二穴(在脐旁各开二寸) 气海(在脐下一寸半) 百会(在顶心中) 用艾灸五、七壮,即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