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海波:中医药能有效遏制“炎症风暴”且副作用小
新冠肺炎病毒作为一种新型病毒,在临床并无特效药的情况下,中医药如何在与其的对抗中发挥作用?作为一名西医医生,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副院长邱海波,从病机发展的角度,剖析了此次新冠肺炎救治中,中医药早期参与对降低轻症和普通型患者向重型转化、重型向危重型转化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临床显示,新冠肺炎患者从轻型、普通型向重症发展过程中,要经过三个环节,病毒复制、炎症反应、器官损伤。即新冠病毒在患者体内经过不断复制后,达到一定载量便会导致机体产生过度炎症反应,如出现凝血功能障碍、内皮细胞损伤等情况,进而导致患者各个器官受损,发展成为重症。
因此,邱海波指出,中医药的早期介入,在遏制过度炎症反应,最大限度减少器官受损方面发挥了作用。
炎症反应就是平时人们所说的“发炎”,是机体对于刺激的一种防御反应,比如手烫伤会出现红肿、刺痛等情况,但过度炎症反应则会引起器官的损伤,患者的情况也会随之恶化。
新冠肺炎患者早期的过度炎症反应,大部分表现为发烧、肌肉酸痛等症状。邱海波指出,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过度炎症反应,西医传统上会使用镇痛药等药物,其实大部分的中成药、中药汤剂、注射剂也都可以很好地遏制过度炎症,且副作用更小。例如,连花清瘟胶囊在早期用于患者退烧就有明显的效果,可以看做是遏制过度炎症的良药。再如,中药注射剂血必净,对内皮细胞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对凝血障碍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因此,中医药的介入,可以让“炎症风暴”在早期得到遏制,从而防止轻症、普通型向重症方向发展,同样的道理,也可以减少重症向危重症发展的可能性。
对于重症患者来说,新冠病毒不仅仅造成患者肺部受损,还有多器官损伤。不同于大多数化学药的单靶点作战,中医药的多靶点团队作战方式,更能取得“一石三鸟”的效果。如患者胃肠胀气,肠道毒素吸收时,临床可以使用大黄;心脏受损的时候,临床可以使用参脉和参附注射液;肺部受损时,可以使用血必净,且血必净中至少六种有效成分是被证明的。邱海波指出,面对多器官受损时,化学药需要联合使用,但多靶点的中药和中药注射剂联合使用,有时会产生更好的效果。
对于中药具体的效果,邱海波指出,中医药还要加快使用国际上公认的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对其疗效进行评估,才能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内容来源:中国中医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