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新发传染病78%与野生动物有关!而我们对此知道得太少!
别再惹野生动物了!2月9日晚,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研公关组专家、华中农业大学教授陈焕春在发布会上表示:
当今人类新发传染病78%与野生动物有关,或者说来源于野生动物。尽量少养,更不能去吃!
通常情况下,人们很难接触到野生动物,野生动物所携带的病原体也难以传染给人类,但是,捕杀和食用野生动物,导致了很多疾病的传播和爆发。
艾滋病、埃博拉病、鼠疫、SARS非典肺炎、禽流感、莱姆病、猴痘、尼巴病毒、亨德拉病毒、西尼罗河热等疾病的传播与野生动物有密切关系。
遗憾的是,相对于人类病毒,人类对于动物病毒目前研究甚少。
一、新冠病毒
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所长金奇教授1月27日在对新型肺炎疫情进行解答时表示,越来越多的科学证据提示,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起源于蝙蝠。但关键问题是,蝙蝠病毒正常条件下不能直接感染人类,可能通过“中间宿主”感染。那么,“中间宿主”到底是谁?有科研论文和社会上的流行说法将“犯罪嫌疑人”指向蛇、豺等动物。
2月9日,陈焕春教授表示,华南农业大学报道了穿山甲有可能是潜在的中间宿主,新型冠状病毒也可能存在多个中间宿主。穿山甲毒株与目前感染人毒株序列相似度高达99%。这个相似性还在观察,它可能是某个基因片断,或整个全基因组序列。
而据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百度app、人民日报社健康时报联合发布的《百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搜索大数据报告-拒绝野味篇》数据显示,在过去近十年里,穿山甲和豪猪是人们最为关注的野味,两者占比近5成。
二、SARS
2002年-2003年的SARS(非典)爆发,从广东开始爆发的非典就源自野生动物市场。
当时在广东的果子狸身上发现了类似SARS的冠状病毒,因此,果子狸被认为是SARS病毒的来源。
直到2017年11月30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石正丽团队在国际病原学权威期刊 PLoSPathogens 杂志上发表了题为:Discoveryof a rich gene pool of batSARS related coronaviruses provides new insights intothe origin of SARScoronavirus 的研究论文。
该团队揭示SARS冠状病毒起源于蝙蝠中的病毒重组。于是真相大白:蝙蝠被证实是SARS冠状病毒的自然宿主。
三、埃博拉
以往被称作埃博拉病毒性出血热的埃博拉病毒病,是一种罕见但可在人间引起严重且往往致命的疾病。
病毒通过野生动物传到人,并在人间通过人际间传播蔓延。
据世界卫生组织官网介绍,埃博拉病毒病平均病死率约为50%。在以往疫情中出现的病死率从25%到90%不等。
埃博拉病毒病是在1976年同时暴发的两起疫情中首次出现的,一起在现在的南苏丹恩扎拉,另一起在刚果民主共和国扬布库。后者发生在位于埃博拉河附近的一处村庄,该病由此得名。
2014-2016年在西非出现的疫情是1976年首次发现埃博拉病毒以来发生的最大且最复杂埃博拉疫情。当时,塞拉利昂、利比里亚、几内亚因疫情死亡共11308人。
目前,刚果仍处于埃博拉疫情之中。
人们认为大蝙蝠科果蝠是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埃博拉是通过密切接触到感染动物的血液、分泌物、器官或其他体液而传到人,比如在热带雨林中发现的患病或者死亡黑猩猩、大猩猩、果蝠、猴子、森林羚羊和豪猪。
埃博拉随后通过人际间传播加以蔓延,方式是(通过破损皮肤或粘膜)直接接触:
· 埃博拉患者或死者的血液或体液;
· 受到埃博拉患者的体液(如血液、粪便、呕吐物)或埃博拉死者的尸体污染的物品。
四、艾滋病
目前人们谈之色变的艾滋病,最初也是由于非洲人捕食野生猴子而感染,最终传播到全世界。
20世纪70年代末期,美国国家疾控中心在洛杉矶发现一种奇怪的病:患者全身免疫系统几近崩溃,还会感染其他各种不同寻常的疾病。更可怕的是,所有的医疗手段都无济于事,治愈率为零!
随后,人们发现得病的人越来越多。1982年,这种病被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命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即艾滋病。
美国疾控中心组织专家推算出一种“类艾滋病毒”,该病毒最早于1908年出现在猴子和猩猩身上,1930年前后传染给了人类。
猩猩和猴子具有较强的免疫能力,部分猴子被“类艾滋病毒”感染后,只是携带病毒,并不发病。一旦该病毒进入人体,则会逐渐进化成人类艾滋病病毒。
据世界卫生组织官网,截至2018年底,全球约有3790万艾滋病毒感染者。2018年有77万人死于艾滋病毒相关原因,170万人成为新感染者。
五、鼠疫
历史上,鼠疫是导致高死亡率的大流行病。14世纪时它被称为“黑死病”,曾在欧洲造成约5000万人死亡。据世界卫生组织官网,2010-2015年全球共报告了3248例鼠疫,其中包括584例死亡。
鼠疫是一种传染病,由鼠疫耶尔森菌引起,这是一种动物源性细菌,通常可在小哺乳动物及其跳蚤上发现。它通过跳蚤在动物之间传播。人类感染的途径是:
· 染病跳蚤叮咬;
· 在未加保护的情况下接触传染性体液或受感染物质;
· 吸入肺鼠疫患者的呼吸道飞沫/微粒。
鼠疫可造成非常严重的人类疾病,特别是败血性(细菌通过血液循环引起全身感染)鼠疫和肺鼠疫,如果不加治疗,病死率为30%-100%。除非得到早期治疗,否则肺鼠疫向来是致命的。
肺鼠疫传染性极强,可以通过空气中的飞沫在人际传播,从而引发严重的疫情。
六、猴痘
2003年,一种类似天花的病猴痘在美国蔓延。
猴痘是一种罕见的病毒性人畜共患病(从动物传播给人的病毒),病人症状与过去在天花病人身上所观察到的相似,但临床严重程度较轻。
据世界卫生组织官网,暴发猴痘疫情的死亡率一般介于1%至10%之间,大多数死亡发生在较年轻的年龄组。
人猴痘病最早于1970年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原扎伊尔)一个9岁男孩身上发现,当地已在1968年消除了天花。自此之后,报告的大部分病例均在刚果盆地和西部非洲的热带雨林地区,尤其是刚果民主共和国,被视为在当地呈流行状态。1996至1997年,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疫情。
2003年春季,在美国确认出现了猴痘病例。这是在非洲大陆之外首次报告的猴痘病例,大多数患者据报与受到非洲啮齿动物感染的进口宠物草原犬鼠有过紧密接触。
在非洲有记录表明,人感染是通过处理受感染的猴子、冈比亚巨鼠或松鼠而获得。啮齿类动物是病毒的主要宿主。食用烹饪不当的感染动物肉类是一种可能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