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藻
《中华本草》
拼音
Wú Gōnɡ Zǎo
别名
海赤菜、冬家烂、膏菜
来源
药材基源:为隐丝藻科植物蜈蚣藻及舌状蜈蚣藻的藻体。[br]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rateloupia filicina(Wulf.)C.Ag.[Fucus filicinus Wulf.];Grateloupia livida(Harv.)Yamada[Nemastoma livida Harv.][br]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
1.蜈蚣藻 藻体红紫色,胶质粘滑,丛生,高7-20(-30)cm,主干单一至顶,亚圆柱形略扁,宽2-5(-8)cm,不规则地羽状分枝1-3次,互生、对生或偏生。内皮层有众多星状细胞,髓部由纵列藻丝交织,成长的藻体有时部分或全部中空。藻体因生境不同外形变化甚大。根据其变异可分为四个型:标准型、长枝型、中空型及节荚型。成熟的囊果,突出于体表呈颗粒状。固着器小盘状。[br]2.舌状蜈蚣藻 藻体红紫色,质柔软或稍硬,丛生,高15-30cm,宽约1cm,扁平,带片状,单一或叉状分枝1-2次,末端尖细,基部渐成细柄,有时在短柄两侧或表面生出副枝。囊果球形,突出于体表。
生境分部
生态环境:1.生于外海及浪较大的中潮带岩石上或石沼中。[br]2.生于大干潮线附近的岩礁上或低潮带石上和石沼中。[br]资源分布:1.我国沿海均有分布。[br]2.分布于辽宁、山东、浙江沿海,但以广东沿海为多。
性状
性状鉴别 (1)蜈蚣藻 藻体紫红色,丛生,长10-20cm,膜质。主枝扁平。具羽状分枝1-3次,对生或互生。体表有时可见颗粒状囊果。气微腥,味微咸。[br](2)舌状蜈蚣藻 藻体呈片状,长15-30cm,宽约1cm,单条或1-2次分叉,有时掌状,或有羽状分枝。
化学成分
含L-脒氨甲酰鸟氨酰-L-脒氨甲酰鸟氨酸(L-gigartinyl-L-gigartinine),舌状蜈蚣藻氨酸(lividine),蜈蚣藻氨酸(grateloupine)。牛磺酸(taurine),琼胶,多糖,蛋白质,及硫酸盐甾化物,磷酸盐,并含其他微量元素。
药理作用
蜈蚣藻的多糖提取物具有抑制反转录酶的活性,用作反转录病毒的抑制剂。
性味
咸;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驱虫。主喉炎;肠炎;蛔虫病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或研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