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叶千金藤
《中华本草》
出处
始载于《植物分类学报》。
拼音
Tónɡ Yè Qiān Jīn Ténɡ
英文名
Root of Hernandialeaf Stephania
别名
毛千金藤。
来源
药材基源:为防己科千金藤属植物桐叶千金藤的根。[br]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ephania hernandifolia (Willd.) Walp.[Cissampelos hernandifolia Willd.][br]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挖,洗净,切段,晒干。
原形态
硐叶千金藤 多年生草质藤本,老茎稍木质。主根不为块状,非肉质。茎枝卧地时在节上生不定根,有毛。叶互生;叶柄长3-7cm,盾状着生;叶片三角状近圆形或近三角形,长4-15cm,宽4-14cm,先端钝,具小突尖或有时短尖,基部圆或近平截,上面无毛或近无毛,下面被丛卷毛,粉白色;掌状脉9-12条,上面主脉和网脉均突起,下面更明显,纸质。花小,单性,雌雄异株;复伞形聚伞花序,单生叶腋短枝上;总花梗长1.5-5.45cm,有2或3回伞形分枝,多个聚伞花序在末回分枝顶端密集呈头状,小聚伞花序梗和花梗均极短;雄花:萼片6或8,排成2轮,倒坡针形或狭椭圆形,长1.1-1.5mm,黄绿色,被短毛;花瓣3或4,阔倒卵形或近圆形,长0.5-0.7mm,稍肉质,无毛,聚药雄蕊长约1mm;雌花:萼片3或4,狭椭圆形或倒披针形,长1.1-1.5mm,花瓣3或4,阔倒卵形或近圆形,长0.5-0.7mm;心皮1,近卵形。核果倒卵形近球形,内果皮长5-6mm,背部有4行柱状雕纹,先端呈头状,每行约10颗,胎座迹穿孔。花期4-6月,果期8-11月。
生境分部
生态环境:生于疏林、灌丛中或石山。[br]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西部、贵州南部、四川峨眉山、云南西部至东南部。
化学成分
桐叶千金藤根含汝兰醇碱(hernandolino),地不容碱(delavaine),汝兰酮碱(hernandoline),汝兰叶碱(hernandifoline),表千金藤碱(epistephanine)。地上部分含汝兰碱(hernandine)。此外尚含木兰碱(magnoflorine),异木防已碱(isotrilobine),马兜铃内酰胺(aristololactam),尿囊素(allantoin),β谷甾醇(β-sitosterol),千金藤松宾碱(stephasubine),右旋-3’,4’-二氢千金藤松宾碱[3’,4’-dihydrostephasubine]。
性味
辛;苦;性寒
归经
肺;胃;大肠;膀胱经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祛风湿;止痛。主痈疖疮毒;咽喉肿痛;痄腮;风湿痹痛;痢疾;头痛;胃痛;劳伤疼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水外洗。
各家论述
《新华本草纲要》: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通经活络的功能,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痈疖疮毒,中暑痢疾、腮腺炎、咽喉炎和口腔炎等。根及叶还可杀虫。外用止痛及治风湿麻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