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松叶

《中华本草》

出处
出自《广东中药》。
拼音
Luó Hàn Sōnɡ Yè
别名
江南柏叶、江西侧柏叶
来源
药材基源:为罗汉松科植物罗汉松或短叶罗汉松的枝叶。[br]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docarpus macrophyllus (Thunb.) D. Don[Taxus macrophylla Thunb.][br]采收和储藏:全年或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1.树皮灰白或灰褐色,浅纵裂,成薄鳞片状脱落;枝开展或斜展,枝叶稠宓。叶螺旋状排列,条状披针形,微弯,长7-12cm,宽7-10mm,先端渐尖或钝尖,基部楔形,有短柄,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中脉显着突起,下面带白色,淡绿色中脉微突起。雌雄异株;雄球花穗状,常3-5(稀7)簇生于极短的总梗上,长3-5cm;雌球花单生叶腋,有梗。种子卵圆球形,径长1-1.2cm,熟时肉质假皮紫色或紫红色,有白粉,着生于肥厚肉质的种托上,种托红色或紫红色,梗长1-1.5cm。花剪4-5月,种子8-9月成熟。[br]2.本种与罗汉松的区别为 小乔木或呈灌木状,枝条向上斜展。叶短而密生,长2.5-7cm,宽3-7mm,先端钝或圆。
生境分部
生态环境:1.多栽培于庭园,野生者极少。[br]2.原产日本。作庭园树;北京有盆栽。[br]资源分布:1.分布于西南及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等地。[br]2.我国西南及陕西、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均有栽培,
性状
性状鉴别 商品药材除叶外,有的还具带叶小枝。枝条粗2-5mm,表面淡黄色褐色,粗糙,具似三角形的叶基脱落痕。叶条状披针形,长7-12cm,宽4-7mm。先端短尖或钝,上面灰绿色至暗褐色,下面黄绿色至淡棕色。质脆,易折断。气微,味淡。
化学成分
罗汉松叶含蜕皮甾酮(ecdysterone),尖叶土杉甾酮(ponasterone)A,罗汉松甾酮(makisterone)A、B、C、D,扁柏双黄酮(hinokifavone),新柳杉双酮(neocryptome-rin),金松双黄酮(sciaclopitysin),竹柏双黄酮(podocarpusflavone)A,竹柏双黄酮(podocarpusflavone)B,榧双黄酮(kayafla-vone),挥发油。
性味
淡;性平
功能主治
止血。主吐血;咳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30g。
各家论述
《广东中药》:止吐血、咳血。每用一两,加蜜枣二个煎服。

《*辞典》

出处
《广东中药》Ⅱ
拼音
Luó Hàn Sōnɡ Yè
别名
江南柏叶、江南侧柏叶(《广东中药》Ⅱ)。
来源
为竹柏科植物[b]短叶土杉[/b]或[b]土杉[/b]的[b]枝叶[/b]。全年可采。剪取枝叶,晒干。
生境分部
主产广东。
性状
短叶土杉的干燥枝叶,枝条粗约2~5毫米,外表淡黄褐色,粗糙,密被三角形的叶枕。叶互生,螺旋状排列,甚密,狭披针形,长5~7厘米,先端短尖或钝,上面灰绿色至暗褐色,下面淡黄绿色至淡棕色。气微,味淡。土杉的干燥枝叶,叶片较长大,长7~13厘米,排列较疏。其他与短叶土杉的叶相同。以色青绿,少梗,无老茎者为佳。
化学成分
短叶土杉叶含坡哪甾酮A,树皮含鞣质、树脂、挥发油。 土杉叶含挥发油,内含α-蒎烯、β-蒎烯、莰烯、毕澄茄烯和罗汉松烯。又含昆虫变态激素蜕皮甾酮、坡哪甾酮A及罗汉松甾酮A、B、C、D并含双黄酮:扁柏双黄酮、新柳杉双黄酮、金松双黄酮、竹柏双黄酮A、竹柏双黄酮B等。心材含罗汉松酸、双联陶塔酚、陶塔酚、半罗汉松酸。
性味
《广东中药》Ⅱ:"性平,味淡。"
功能主治
《广东中药》Ⅱ:"止吐血、咳血。每用一两,加蜜枣二个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