魿鱼
《中华本草》
出处
出自姚可成《食物本草》。《粤语》:魿鱼,广人池塘多畜之。以鱼秧长成,与卿住相反,卿性沉,长潜水中,魿性浮,长跃水上。卿食之可以实肠,魿食之可以行气,卿守而魿行,性各不同如此。其物以冬而肥,故名。喜泳浮波上,得奔流则跳跃寻丈。
拼音
Línɡ Yú
英文名
Mud carp
别名
雪魿、土魿鱼、魿公
来源
药材基源:为鲤科动物鲮的肉。[br]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rrhina molitorella (cuviee et Valenciennes)[br]采收和储藏:每年除生殖季节外均可捕捞,捕得后,去鳞、鳃、内脏,洗净,鲜用。
原形态
鲮,体梭形,侧扁,腹部圆,无腹棱。背部在背鳍前方稍隆起。头短,吻圆钝,吻长略大于眼径。眼侧位,眼间宽,口下位,较小,弧形,上下颌角质化。须2对,吻须较粗壮,颌须较小。上颌之外有上唇和吻皮,上唇边缘呈细波状,唇后沟中断。下颌外有下唇,唇边缘有多数乳 头状突起。下咽齿3行。鳞中等大,侧线鳞38(7-8\5-6-V)42。背鳍4,12-13,无硬刺,其起点至尾鳍基的距离,大于至吻端的距离。臀鳍3,5。尾鳍深分叉,体上部深灰色,腹部银白,在体侧胸鳍基部之后上方有8-9个鳞片的基部为黑色,聚在一起成为1个长菱形斑块。幼鱼尾鳍基部有一黑色斑点。
生境分部
生态环境:栖息于江河湖泊中多活动于水的中下层,特别是南方水温较高的水体内。以植物为主要食料。[br]资源分布:我国珠江水系、海南、台湾、韩江、闽江、澜沧江及元江均有分布。
化学成分
含脂肪1.5%,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计7.9%/
性味
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
清热利水除湿。主膀胱结;水臌;黄疸
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适量。
各家论述
1. 姚可成《食物木草》:主滑利肌肉,通小便。治膀胱结热,黄疸,水鼓。[br]2.《纲目拾遗》:健筋骨,活血行气,逐水利湿。[br]3.《本草求原》:补中开胃,益气血,功近鲫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