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月壳

《中华本草》

出处
出自《本草从新》
拼音
Hǎi Yuè Ké
英文名
clamshell
别名
明瓦、蜊壳丬
来源
药材基源:为不等蛤科动物海月的肉。[br]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lacuna placenta(Linnaeus.)[br]采收和储藏:将去肉的贝壳洗净,晾干。
原形态
海月,贝壳近圆形,极扁平,一般壳长100-118mm,高93-110mm。壳质脆薄而半透明,边缘易破碎。左壳微突起,右壳较平。壳表面白色,壳顶微紫色。放射肋肮心生长线均极细密,近腹缘的生长线略呈鳞片状,壳内面白色,具云母光泽。铰合部大,右壳具有2枚长度不等的铰合齿,呈“八”字形排列,左壳相应的部位形成2条凹槽,内有韧带紫黑色。闭壳肌1个,圆形,位于壳中央。足退化成指状,无足丝。
生境分部
生态环境:栖息于潮间带中、低潮区至20余米水深的沙质或泥沙质海滩的表面,左壳向上,右壳朝下。壳表常沾有泥沙或藤壶、苔藓虫及灌类等附着物。产卵期在5-7月。[br]资源分布:我国分布于东海、南海。
性味
味咸;性寒
归经
心经
功能主治
解毒;消积。主小儿麻疹;疳积;湿烂疮;鹤膝风
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9g。外用:适量,煅研外敷;或煎汤洗。
各家论述
《本草从新》:泻湿热。煎汤洗鹤膝风;煅研为粉,涂湿烂疮。

《*辞典》

出处
《本草从新》
拼音
Hǎi Yuè Ké
别名
明瓦(《闽中海错疏》),蜊壳丬(《本草从新》)。
来源
为不等蛤科动物[b]海月[/b]的[b]壳[/b]。
性味
《本草从新》:"咸,大寒。"
功能主治
《本草从新》:"泻湿热。煎汤洗鹤膝风;煅研为粉,涂湿烂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