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泡通叶
《*辞典》
出处
《贵州民间药》
拼音
Dà Pào Tōnɡ Yè
来源
为五加科植物[b]穗序鹅掌柴[/b]的[b]叶[/b]。
功能主治
《贵州民间药物》:"治皮肤裂开(受寒冷刺激而起),用大泡通叶一张,火上烤软后包于患处.每夜如法包一次。"
《中华本草》
出处
出自《贵州民间药物》
拼音
Dà Pào Tōnɡ Yè
英文名
Leaf of Delavay Schefflera
别名
牛嗓管叶、豆鼓叶、大豆豉叶
来源
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穗序鹅掌柴的叶。[br]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hefflera delavayi (Franch.) Harms.[br]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鲜用或晒干研粉。
原形态
乔木灌木,高3-8m。茎粗大,外表暗褐色;小枝粗壮,幼时必生黄棕以星状绒毛,后即脱落;具白以片状髓心。掌状复叶有小叶4-7;叶柄长4-16cm,最长可至70cm,幼时密生星状绒毛,成长圆形,卵状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6-20cm,最长可达35cm,宽2-8cm或稍宽;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钝形至圆形;全缘具疏离不整齐粗齿或1-3浅裂至深裂,上面无毛,下面密生灰白以或黄棕色星状绒毛,主脉粗而明显;侧脉8-12对,上面坦或微隆起,下面稍隆起,网脉上面稍下陷,稀平坦,下面为绒毛掩盖而不隆起。花无梗,穗状花序聚生成大圆锥花序顶生,长12-10cm,主轴和分枝幼时均密被星状绒毛,后毛逐渐脱落,分枝长10-30cm;苞片卵形,长4-5mm,小苞片三角状卵形,长1-2mm,均密被星状绒毛;萼长1.5-2mm,疏被星状短柔毛,边缘有4-5齿;‘花瓣4-5,三角状卵形,长约2mm,无毛,花白色;雄蕊5,花丝长约3mm;子房下位,4-5室;花柱合生成柱状,柱头不明显,花盘隆起。果实球形,直径约4mm,紫黑色,几无毛;宿存花柱长1.5-2mm。花期10-11月,果期翌年1月。
性味
味苦;涩;性微寒
功能主治
祛风燥湿;解毒敛疮。主风疹;湿疹;皮炎;皮肤皲裂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
《贵州民间药物》:治皮肤裂开(受寒冷刺激而起),用大泡通叶一张,火上烤软后包于患处。每夜如法包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