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篙竹
《中华本草》
出处
始载于《广西药用植物名录》。
拼音
Chēnɡ Gāo Zhú
英文名
Punting Pole Bambusa
别名
油竹、白眉竹、花眉竹
来源
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掌篙竹的叶、叶芽或茎皮。[br]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ambusa pervariabilis McClure.[br]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茎皮取茎竿部除去外皮刮下的中间层。
原形态
撑篙竹 植株木质化,呈乔木状。竿高7-10m,直径4-5.5cm,尾稍近直立,下部挺直,节间长30cm左右。幼时薄被白蜡粉或具糙硬毛,竿壁厚,基部数节间具有黄绿色纵条纹;节处稍有隆起,竿基部数节于箨环之上下方,各环生一圈灰白色绢毛;分枝常自竿基部第1节开始,坚持,以数枝乃至多枝簇生,中具3枝较为粗长。箨鞘早落;箨耳不相等,具波状皱折,边缘被波曲状细繸毛。叶鞘背向通常无毛,边缘被短纤毛;叶耳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叶舌高0.5mm;叶片线状披针形,通常长10-15cm,宽1-1.5cm,上表面无毛,下表面密被短柔毛,先端渐尖,基部近圆形或阔楔形。假小穗以数枚簇生于花枝各节,线形,长2-5cm,小穗含花5-10朵;颖仅1片,长6mm,无毛,具9脉;外稃长圆状披针形,长12-14mm,无毛,具13-15脉;内稃和外稃近等长或稍短,具2脊,脊间6脉;鳞被3,不相等,边缘被长纤毛,前方2片偏斜,长2.7mm,后方1片稍大;花丝短,花药长5mm;子房长圆形,长约1mm,先端被短硬毛,花柱长1mm,被短硬毛,柱头3,长3mm,被毛。颖果幼时宽卵球状,长1.5mm,先端被短硬毛,并有残留的花柱和柱头。
生境分部
生态环境:生于河溪两岸和村落附近,常见栽培。[br]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南各地。
性味
甘;苦;凉
功能主治
清热;除烦;止呕;止血。主热病烦渴;呕吐;小儿惊厥;吐血;衄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
各家论述
《广西药用植物名录》:用治烦热呕吐、吐血、衄血、小儿惊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