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逆汤(玉函)

治阴寒脉沉。四肢厥冷。呕吐泄泻。 附子(生用。一枚) 干姜(五钱) 甘草(六钱) 上三味。水煎。分温再服。强人可服大附子一枚。干姜一两。 [b]四逆加人参汤[/b](玉函) 治恶寒脉微而利。 四逆汤加人参三钱至一两。 [b]茯苓四逆汤[/b](玉函) 治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 四逆汤加人参三钱至一两。茯苓六钱。 [b]通脉四逆汤[/b](玉函) 治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 四逆汤倍用干姜。 [b]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b](玉函) 治吐以下断。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 四逆汤倍干姜加猪胆汁。 [b]白通汤[/b](玉函) 治少阴病下利脉微。 四逆汤去甘草。木方姜、附各三钱。加葱白四茎。 [b]白通加猪胆汁汤[/b](玉函) 治少阴病下利。厥逆无脉。干呕而烦。 四逆汤去甘草。木方姜、附各用三钱。加葱白四茎。人尿五合。猪胆汁一合。 [b]干姜附子汤[/b](玉函。一名姜附汤) 治少阴病昼日烦躁。 四逆汤去甘草。 四逆汤用姜、附之辛热恢复其阳。即用甘草以缓其性。使之徐行以达四末。专为始病便见厥逆。脉沉不发热者而设。即太阴自利腹痛。厥阴下利拘急。总不出此。以厥阴之邪。无不由少阴而入也。非但三阴俱可取用。并太阳之头痛。发热脉沉。亦须用此。先救其里。然后解表。方为合辙。而少阴病昼日烦躁。用干姜附子汤。即四逆汤中除去甘草。专用二味以迅扫阴霾。与白通立法无异。以意逆之。四逆一方。太阳尚所攸赖。白通二例。与厥阴独无干预耶。虽厥阴经中。但有通脉。而无白通。详二方止互更一味。通脉有甘草而无葱白。白通有葱白而无甘草。一取甘缓以徐复欲绝之脉。一去甘草以急追将脱之阳。皆用猪胆以除假热。白通专用葱白以通真阳。又恐葱白性升引领姜、附上僭。故以人尿折而下之。其通脉本方。虽无葱白。方后便有面赤加葱之例。葱白既可加用。人尿独不可加用乎。况厥阴五内风木。得无面赤戴阳。可用葱白之治乎。上法皆末流之挽。无问直中沉寒。传经坏病。病气至此转逆。元气至此殆尽。非始病便见脉沉发热之比。纵两感势剧。尚有麻黄附子细辛汤。尽力可救。与前太阳例中先后救里解表之法。互相挥发。辨治之微。惟在头之痛与不痛为确据也。精义至此。尽情剖露。后世略不加察。妄立两感之方。总未达长沙万一耳。回阳返木汤 治阳虚躁渴。面赤戴阳。欲坐卧泥水中。脉来无力欲绝者。四逆汤加人参、麦门冬、五味子、腊茶、陈皮。面赤者。下虚也。加葱七茎。黄连少许。用泥浆水澄清煎服。入白蜜五匙。冷服取汗。 此以白通合生脉。治阴极似阳。最为神妙。加用腊茶、浆水等味当矣。但陈皮一味。似属不必。当知人参既合姜、附。其势 张。奚藉陈皮发扬之力哉。 [b]羌活附子散[/b] 治胃冷呃逆。 四逆汤去甘草。本方用附子半两。干姜二钱。加羌活、茴香各半两。木香一钱。为散。每服二钱。入盐一字。水煎微温服。 [b]木香散[/b] 治虚寒滑泄不止。 四逆汤本方用甘草、干姜各二两。附子一两。加丁香、木香、肉豆蔻、广藿香、诃子肉、赤石脂各一两。为散。每服三钱。陈米汤上。(世本。无炮姜。多当归。) [b]冷香饮子[/b] 治中暑内挟生冷冻饮料食。腹痛泻利。 四逆汤去干姜。本方甘草、附子各一钱。加草果仁、橘红各一钱。生姜五片。浸冷服之。 [b]浆水散[/b] 治中暑泄泻。多汗脉弱。 四逆汤本方三味各用五钱。加肉桂五钱。良姜、半夏各二钱五分。(二味俱醋炒) 浆水煎。去滓冷服。 按浆水乃秫米和曲酿成。如醋而淡。今人点牛乳作饼用之。或用真粉作。纳绿豆者尤佳。 [b]茵陈四逆汤[/b] 治阴黄脉沉细。肢体逆冷。腰以上自汗。 四逆汤本方用炮姜一钱五分。附子、甘草各一钱。加茵陈蒿一钱五分。 [b]茵陈附子干姜汤[/b] 治阴黄脉沉细。 四逆汤去甘草。用熟附三钱。炮姜二钱。加白术二钱。豆蔻、枳实、半夏、茯苓、泽泻、橘红各八分。茵陈蒿一钱。生姜五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