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乳食

〔薛〕经曰∶胃为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人身气血腑脏,俱由胃气而生,故东垣之法,一以脾胃为主,所谓补肾不若补脾,正此意也。在小儿虽得乳食,水谷之气未全,尤仗胃气,胃气一虚,则四脏俱失所养矣,故丹溪谓小儿多肝脾之疾也。若面色 白,目无晴光,口中气冷,不食吐水,肌瘦腹痛,此胃气虚寒之证,用五味异功散或六君子汤主之。若大便不实,兼脾虚也,加干姜温之。中满不利,脾不运也,加木香开之。喜冷便秘,胃实热也,用泻黄散凉之。命门火衰,不能生土者,用八味丸补之。禀赋胃气不足,亦用此丸。盖下焦真阳充盛,则上生脾元,自能温蒸水谷矣。 [b]平胃散[/b] 治脾胃不和,不思饮食,心腹胀痛,口苦短气,恶心嗳气吞酸,面黄体瘦,嗜卧体痛,霍乱吐泻等证。 浓朴(姜汁,五两) 陈皮 甘草(炙。各一两) 苍术(米泔浸,焙,八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姜枣水煎,沸汤点服亦得。常服调气暖胃,化宿食,消痰饮,辟四时不正之气。 愚按∶前证,若乳食停滞,嗳腐吞酸,呕哕恶心者,宜服是方。若饮食既消,脾胃虚弱,呕吐恶心者,则宜四君子汤。 [b]调中丸[/b] 治脾胃虚寒。 白术 人参 甘草(炒。各五分) [b]八味地黄丸[/b] 即六味地黄丸加肉桂、附子、各一两,治禀赋命门火衰,不能生土,以致脾土虚寒,或饮食少思,及食而不化,腹脐疼痛,夜多漩溺等证,《内经》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正此药也。 [b]钱氏益黄散[/b](一名补脾散) 治脾胃虚冷吐泻。(方见前) 愚按∶前方若脾土虚寒,或寒水侮土,而呕吐泄泻,手足并冷,或痰涎上涌,睡而露睛,不思乳食者,宜用此方。若脾土虚弱吐泻者,用六君柴胡。如不应或手足俱冷者,属虚寒,加木香炮姜。若因乳母脾虚肝侮,亦治以前药。若乳母郁怒,致儿患前症者,其母、兼服加味归脾汤。 [b]参苓白术散[/b] 主脾胃虚弱,饮食不进,多困少气,中满痞噫呕吐逆,此药不寒不热,性味和平,常服调脾悦色,顺正去邪。 人参(去芦) 白茯苓(去皮) 粉草 白术 白扁豆(炒,去壳) 山药(去黑皮) 缩砂仁 薏苡仁桔梗(锉、炒。九味各一两) 莲子肉(去心) 上,锉焙为末。每服半钱至一钱,用枣汤空心调服,或温米汤亦可。 [b]健脾饮[/b] 建脾养胃,理呕吐,治泻痢,及诸病后气色虚弱,有痰恶心,腹中微痛,饮食减,精神慢,并宜服之。 浓朴(去粗皮,锉碎,姜汁浸一宿,慢火炒干,再入醇醋、淬透,仍以慢火炒) 人参(去芦。各一两)白茯苓(去皮) 肉豆蔻 半夏(汤者透滤,仍锉、焙干) 益智仁 净香附 良姜(锉片,东壁土炒) 诃子肉(各二钱半) 甘草(炙,五钱) 上锉。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二片,枣一枚,煎七分,无时服。 [b]藿香饮[/b] 理虚化痰,及治脾胃不和,饮食少进,正气除邪。 人参(去芦) 半夏(汤煮透滤,锉片、焙干) 赤茯苓(去皮) 甘草(炙。各一两) 苍术(去粗皮,米泔水浸一宿,滤干,锉片,用火炒至微黄色,二两) 陈皮(去白) 藿香(去梗。各七钱半) 浓朴(去粗皮,制,一两半) 上件 咀。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二片,枣一枚,煎七分,空心温服,或入烧盐同煎。 治小儿脾胃虚弱,饮食少进。 用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等分,为末。每服一钱,盐汤点服。一方,加陈皮、缩砂。 治胃虚气逆,吮乳不食。 用人参一钱,丁香、藿香叶、各半钱,水半盏煎熟,入乳汁少许煎服。 治胃弱吐逆,手足心热,不进乳食。 用陈红曲三钱半,白术一钱半麸炒,甘草炙一钱,为末。每服半钱,枣汤米饮下。 治脾胃不和,呕逆恶心,乳食不进。 用浓朴姜制一钱,白术半钱,干姜炮、甘草炙各三分,水一盏,姜二片煎,空心热服。 治宿食伤脾,消食快膈。 用缩砂仁、橘皮、三棱、莪术、神曲、麦 各半两,香附子一两,各炒,为末,面糊、丸如麻子大。食后白汤下。随大小加减丸数。 [b]〔茅先生〕匀气散[/b] 桔梗(五两) 甘草(炙,二两) 白姜(一分) 缩砂仁 陈橘皮 茴香(洗。各一两) 为末。半钱或一钱,霜木瓜煎汤调服,紫苏盐汤亦得。(《宝童》多浓朴、苍术、良姜、桂、乌梅,名养脾汤。) [b]调理众病醒脾散[/b] 木香 白术(并湿纸、裹煨) 人参 茯苓 草果子 甘草(炙) 陈橘皮 浓朴(纲砂水煮)紫苏子上等分,为末。一钱,水六分,姜一片,枣半个,煎四分,通口服。 [b]健脾散[/b] 治小儿胃气。 白茯苓(去皮) 人参(各一两) 浓朴(三两,用姜汁炙) 苍术(米泔浸一宿,四两)陈橘皮(去白,五两) 甘草(二两,半生半熟) 草果子(去皮,二两) 上件为末。每服一钱,姜枣同煎,随大小分减服。 [b]调中饮子[/b] 治小儿诸疾。 肉豆蔻 白术(炮) 人参 陈橘皮(去白) 诃子(炮,去核) 茴香 甘草(炙) 缩砂仁(各半两)藿香 桂心 槟榔(各三钱) 上为末。每服半钱一钱,用姜枣煎水,随儿大小五分四分煎,通口服。 《宝童》壮脾去积进食。 京三棱 蓬莪术(醋,纸裹煨) 益智(去皮。各四两) 甘草(炙,四两半) 陈皮 青皮(各二两) 上为末。汤点一钱,不时服。姜枣煎亦得。 治患后脾胃虚弱,烦热恍惚,睡中多惊,气急烦乱,温养脾胃,消进奶食,匀气清神,调和脏腑[b]神术散[/b] 白术 人参 茯苓 石莲肉(去心) 莺粟米 白扁豆 藿香 甘草(炙) 等分,细末。半小钱,枣汤调,空心、日午服。(汉东观音散,少白术粟米、多神曲白芷木香黄 ) 《圣惠》治脾胃不和,见食欲呕,心胸壅闷。[b]前胡散[/b] 前胡 芦根(各三分) 桂心(一分) 人参 白术 赤茯苓 枇杷叶(去毛,炙) 甘草(炙) 浓朴(姜炙,各半两) 粗罗。一钱,水一小盏,姜少许,煎五分,不时,量温服。 [b]〔张涣〕集香煎[/b] 治脾胃虚,不欲食,羸瘦。 藿香叶 浓朴(姜制) 丁香 沉香 木香(各一两) 白茯苓 白豆蔻 白术(炮。各半两) 上为细末。入麝香一钱,水一升,蜜半斤,大枣三十枚,姜二十片,银石器中慢火熬成膏,去姜枣,通风处阴干,每皂子大,乳前米饮下。 [b]调中散[/b] 治小儿冷热不调,致脾胃不和。 木香(锉) 人参(去芦头) 青橘皮(汤浸、去白,焙干,各一两) 丁香 白术 白茯苓 大腹皮(锉) 甘草上件,捣罗为细末。每服一钱,水一小盏,入生姜三片,煎五分,去滓温服。 [b]益胃丹[/b] 调冷热,和脾胃。 当归(洗,焙干) 木香 白术 沉香(各一两) 白芍药 人参(去芦头) 蓬莪术 缩砂仁(各半两) 上件,捣罗为细末,白面糊和,如黍米大。每服十粒至十五粒,点麝香汤下。 量儿大小加减。 [b]丁香黄 散[/b] 治小儿脾胃虚弱,不能饮食,已渐伤损荣卫,致令肌体羸瘦,时时下痢,面色青白。 丁香 绵黄 (锉) 人参(去芦头) 白术 当归(洗、焙干) 鳖甲(涂酥炙黄,去裙裥。各一两)胡黄连 甘草(炙。各半两) 上件,捣罗为细末。每服一钱,水一盏,入生姜二片,枣二枚,同煎至五分,去滓温服,食前。 [b]《千金》地黄丸[/b] 治胃气不调,不嗜食生肌肉。 干地黄 大黄(各两六铢) 茯苓(十八铢) 杏仁 柴胡 当归(各半两) 上为末,蜜丸如麻子。每服五丸,日三。 《婴孺》治三七岁儿不食,或呕,或头热,或下利,或渴,或手脚热,有时冷。每日一剂,便能食。 鳖甲(一两) 当归 甘草(炙) 升麻(各二钱半) 椒(五十粒,汗) 上切,水一升,煮八合,为三服,相去人行六七里,再服,觉身上润,衣盖取汗,微汗勿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