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核瘰

巢氏云∶小儿遇风热毒瓦斯,与血气相搏,结成顽核,生于颈项,遇风寒所折,不消,结成瘰 ,久而溃脓成疮也。汤氏用宜服清凉饮子及升麻汤等,《千金》连翘丸、龙胆汤、皆可服。〔曾〕瘰 一证,先贤名曰九漏,究其所因似热,稽考形状非一,不过随象命名,大概初发于颈项肌肉之间,未成脓者,从本引末,可使衰去,针之、灸之、敷之,从其所因而施疗,然小儿幼弱,岂堪针灸,但以服饵涂贴之剂为治。此疾多生于耳后及颈项两旁,初发止是一枚,次必连生,大小十数,缠绕项下,累累如贯珠,逐个先肿,作脓穿破,轻者可愈,重者难除,先穴漏脓,长岁不干,谓之漏项,原其得病之初,自是三阳感受风热,与血气相搏而成,治以百解散加当归散,水姜葱灯心煎服,次用玄参饮及牛蒡汤、木通散、内消丸,与之宣热化毒,洗以槲皮散,涂用白芨散、二香散,使气血行,脓干汁尽,则自愈矣。仍忌躁毒野味,其证不致再作。 〔薛〕胎毒瘰 者,乃禀肝胆二经郁火气滞所致,盖肝胆经行人身之侧,若因肝火动而受患,故发于肝胆二经部分,当审其因而药之。或因乳母恚怒,或血虚内热者,当审其所因而调其母,不可用峻厉之药,恐伤元气也。一小儿落草,颈间有五枚。审其母素多怒,时常寒热,或乳间作痛,或胁肋微肿,悉属肝胆经证。先用小柴胡汤加当归芍药,寒热顿退,又用加味逍遥散,母服两月余,其儿亦愈。一小儿因乳母肝经有热,耳前后患之。用加味逍遥散治其母,其儿自愈。一小儿颈间耳下,各结核三岁,久服消毒之剂,患处益甚,元气益虚。诊乳母素郁怒,致肝脾血虚而有热。用加味归脾汤为主,佐以加味逍遥散,母热渐退,却与儿日各数匙,两月余而愈。一小儿自落草时颈间患有四枚,至五岁,耳前后如贯珠,元气虚甚,寒热往来,饮乳不彻。此禀肝胆经气滞之证。用八珍、逍遥、二散,与壮年妇人服之,儿饮其乳,半载之后,儿体渐充,其核渐消,又服地黄丸、逍遥散、而全愈。一小儿生下,颈间瘰 三枚,将期敷药,延及耳前。余谓此禀肝胆二经所致。诊其母,肝胆脉尚洪数,余谓母子一体,治其母,儿自愈。不信,另用必效散一服,吐泻并至,一夕而殁。 热毒瘰 乃手足少阳、足厥阴、二经风热之证,或肝疳食积所致,其证发于项腋或耳前后,或如贯珠,当分表里虚实,若 赤肿者,肝经热毒也,用人参败毒散。 作痛塞热者,肝火内作也,用加味小柴胡汤。不痛而小便黄,肝血虚也,用六味地黄丸。隐于肉里,而色不变者,肝疳内作也,用九味芦荟丸。脓成而不溃,或溃而不敛者,脾气虚弱也,用益气养荣汤。凡此肿 疼痛,寒热作渴者,属病气有余,形气不足,治宜清肝火,生肝血;肿硬不溃,溃而不敛者,属病气形气俱虚,治宜补肾水,实脾土。若因乳母恚怒,肝火遗患者,又当随所因而治之。一小儿脓水淋漓,其核未消,发热憎寒,此肝经气血虚而有热也,用补阴八珍汤为主,间以清肝益荣汤而愈。后复结核,小便赤涩,晡热作渴,用参术柴苓汤为主,佐以六味地黄丸料加柴胡、山栀,及四味肥儿丸而敛。一小儿十五岁,患此发热作渴,日晡颊赤,脉数无力,属阴虚而有热,用补阴八珍汤五十剂,加参 又二十剂而溃,但脓水清稀,肌肉不生,此脾气虚弱也,以参 归术为主,佐以芍药、熟地黄、麦门、五味,气血乃复,遂进必效散一服,毒下而痊。一小儿患此,服克治之药,致寒热腹膨,此肝脾疳证,先用五味异功散加柴胡、升麻,佐以九味芦荟丸渐退,又用四味肥儿丸、五味异功散、而消。一小儿九岁,患此面色常青,肿硬不溃,肉色不变,乃伐肝化痰。余曰当调补肝脾。不信,果虚证峰起。复请治,仍欲伐肝。余曰面带青色,肝虚而本色见也。面色变白,肺虚而本色见也。痰涎上涌,脾虚而不能摄也。两目连札,肝血虚而生风也。经云∶胃为五脏之本,当先救胃气。遂用五味异功散加升麻、柴胡,元气稍复,乃朝用补中益气汤,夕用五味异功散,佐以九味芦荟丸,面色始黄,而核渐消,又以四味肥儿丸,间服地黄丸而愈。 [b]百解散[/b](惊) [b]当归散[/b](潮热) [b]牛蒡汤[/b](咽喉) [b]大圣散[/b] 治瘰 ,消风毒肿上壅内热,多生瘾疹风丹风证,食煎爆多致此疾。 羌活 荆芥 升麻 薄荷 防风 甘草 大黄 黄芩 玄参(各等分) 或加赤芍药、连翘上为末。每二钱,水一盏,煎六分,温服。又方,用牡蛎(二两),火 为末,玄参(一两),甘草(半两),为末,每服二钱,茶清调下。 [b]玄参饮[/b] 治瘰 ,及头上生恶核肿痛。 玄参 升麻(各五钱) 川乌(炮裂,去皮脐) 草乌(炮裂,去皮) 当归(酒洗)川芎 赤葛 生干地黄 赤芍药(各二钱半) 甘草(三钱) 大黄(半生半炮,四钱) 上锉。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二片,煎七分,无时温服。 [b]升麻汤[/b] 升麻 射干 连翘 犀角屑 大黄(微炮) 朴硝(各半两) 上 咀,水煎。大小加减。忌酒、面、炙爆物。 [b]木通散[/b](淋) [b]柴芍参苓饮[/b] 治肝火血热,遍身搔痒,或起赤晕,或筋挛结核。 柴胡 芍药 人参 白术 茯苓 陈皮 当归(各五分) 牡丹皮 山栀(炒) 甘草(炒。各三分) 上,姜枣水煎服。 [b]清肝益荣汤[/b] 治肝胆经风热血燥,筋挛结核,或作瘊子。 柴胡 龙胆草(酒拌,炒。各五分) 当归 川芎 芍药(各一钱) 熟地黄(自制)白术(炒) 木瓜(不犯铁器) 山栀(炒) 茯苓 薏苡仁(各五分) 甘草(三分) 上,水煎服。 [b]加味小柴胡汤[/b] 治肝胆经风热,耳前后肿痛,或结核 痛,或寒热晡热口苦耳聋等证。 柴胡(二钱) 黄芩(炒,一钱) 人参 半夏(各七分) 甘草(炙,五分) 山栀 牡丹皮(各一钱) 上,姜水煎,徐徐服。(去山栀、牡丹皮,即小柴胡汤) [b]益气养荣汤[/b] 治气血虚弱,四肢颈项等处患肿,不问肿溃日久不敛,俱宜服之。 人参 茯苓 陈皮 贝母 香附(炒) 当归(酒洗) 川芎 黄 (炒) 熟地黄(自制)芍药(炒。各一钱) 甘草(炙) 桔梗(各五分) 白术(炒) 柴胡(六分) 上,每服二三钱,姜水煎。 [b]必效散[/b] 治瘰 元气无亏者,宜用此方。若元气怯弱者,宜先补而后服之, 毒已下,便与滋补,庶无他患。若孕妇及虚劳气郁所致者,尤不可服,世以此方为良剂,故并注之。 南硼砂(二钱五分) 轻粉(一钱) 麝香(五分) 巴豆(五粒,去皮心膜) 白槟榔(一个)斑蝥(四十个,去头足翅,同糯米炒,去米) 上为末。取鸡子二个,去黄,用清调药入壳内,以湿纸数重糊口,甑蒸熟,取出曝干研细。每服五分,用炒生姜酒,五更调服。如毒出小便涩痛,用益元散一服,其毒出而不痛。 贴恶核方赤小豆 猪牙皂荚 硝石 黄药 木鳖子(各半两) 上末。鸡子清调涂患处。 贴散瘰 神效方白胶香 降真香(用心无土气者) 海螵蛸上等分,为末。糁患处,外以水纸掩之,一夜而退。 兴化李八哥传贴瘰 膏药,未破者即消,已破者即出恶物收敛,神验良方。 轻粉 麝香 珍珠 血竭 没药 乳香 黄蜡 铜青(各六分) 松香(八钱) 杏仁(二十枚,去皮尖) 蓖麻子(二十枚,去壳) 以上十一味,各研极细末,搅和,用瓷杵钵捣成泥膏。不犯铁器,不见火,将膏掐敷绢上,以手扑薄贴。 治痹 破溃不敛者方用烧人场上红黄土,研细,洗净患处掺之,神效。 〔薛〕惊风结核,属肝胆二经风木相火用事,木旺生风,热同化,其病抽掣扰动,此乃风热血燥而然耳。盖风动则肝火盛,火盛则肝血内消,血不能养筋,故筋挛,结核如贯珠。然颈项两侧,正属肝胆经部分,治宜滋肾水,清肝火,养阴血,壮脾土,盖肾水旺则肝火自清,肝火清则阴血自生,阴血生则相火自宁,火既宁则无热伤元气、火乘土位之疾矣。一小儿甫周岁,项间结核,两臂反张,索败毒之药。余意此属肝经血燥,询之,果前患惊风,曾服朱砂等药。遂与六味地黄丸滋其肝血,数服而愈。一小儿项侧结核,痰盛发搐,服金石香燥之剂,手足筋挛。此肝血复伤,即急惊也。遂用加味小柴胡汤加钓藤钩、山栀、芎、归,六味丸料加五味、麦门而痊。一小儿每受惊,项间结核,发热减食,睡间四肢微抽。此肝木侮脾土也。用五味异功散加柴胡、升麻、钓藤钩、随愈。毕姻后,腿臂腕间结核,误服行气破血药,腿臂筋挛,肌体消瘦如瘵证。余考绩到京,用地黄丸生肝肾之血,佐以补中益气汤补脾肺之气而愈。一小儿耳前后结核,遇惊即痰盛切牙,抽搐摇头,恪服香燥之药,以致慢惊而卒。 [b]皂角子丸[/b] 治肝胆经风热,项胁两侧结核。 皂角子(用仁,炒,二两) 连翘(八钱) 当归 柴胡 芍药(炒) 山栀(炒) 川芎(各一两)桔梗(炒) 龙胆草(酒拌,炒黑) 甘草(炒。各四钱) 上为末,米糊、丸绿豆大。量儿大小加减,滚汤下。 [b]人参败毒散[/b] 治小儿风热瘙痒,顽核毒疮,或解脱衣裳,风邪所伤,恶风发热,胸膈生痰,头目不清。(方见后) [b]九味柴胡汤[/b] 治肝经热毒下注,患便毒肿痛,或小腹胁间结核,凡肝胆经部分一切疮疡,或风毒恶核瘰 。 柴胡(炒) 黄芩(炒,各五分) 人参 山栀(炒) 半夏 龙胆草(炒) 当归 芍药(炒。 各三分) 甘草(二分) 上,水煎服。若肿痛赤色,元气无亏者宜用。溃后肿消痛止者不宜用。大凡肿硬不溃,溃后不愈者,因元气虚也,午前宜用四君、归、 、升麻;午后宜用四君、芎、归、柴胡为主,佐以九味芦荟丸。若饮食少思者,宜用五味异功散专补胃气。若脓水清稀而见一切诸证,皆因血气内亏,但温补脾胃,饮食加进,血气化生,诸证自退。设治疮邪,是虚其虚也,祸不旋踵矣。 [b]琥珀膏[/b] 治瘰 不溃,或溃而不愈,变成漏证。 琥珀 木通 桂心 当归 白芷 防风 松香 朱砂 丁香 木香 木鳖子(肉。各二两) 上,先用琥珀、丁香、桂心、朱砂、木香为末,其余 咀。以麻油二斤六两,慢火煎至白芷焦黑,滤去渣,徐下黄丹一斤,以柳枝不住手搅至黑色,滴水捻软硬得中,却入琥珀等末,搅匀,于瓷器盛之。用时取少许摊贴。 [b]益脾清肝散[/b] 治肝火侮脾,饮食少思,发热或寒热往来,疮不能消散。(方见后) [b]补阴八珍汤[/b] 治元气虚弱,不能溃敛,或内热、晡热,肌体消瘦。即八珍汤加酒炒黑黄柏、知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