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神农本草经》)

【基原】为方蟹科动物中华绒螯蟹的肉和内脏。 【异名】螃蟹、河蟹。 【性味归经】咸,寒。入肝、胃经。 【功效】益阴补髓,清热,散血,利湿。 【应用】 1.跌打骨折筋断:螃蟹,焙干研末,每次9~12g,酒送服。(《泉州本草》合骨散) 2.湿热黄疸:蟹烧存性研末,酒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白汤下,日服二次。(《濒湖集简方》) 3.妇人产后枕疼:螃蟹不拘多少,用新瓦焙干,热烧酒服,良效。(《滇南本草》) 【使用注意】 外邪未清,脾胃虚寒及宿患风疾者慎用。 【按语】 蟹是秋令美食,生烹、盐腌、糟收、酒浸都各具风味,洗净、熟透为宜。且性味咸寒,忌与柿子同食,常以姜醋蘸食,既增鲜味,且减寒凉。食蟹中毒者可以紫苏叶30g、生姜250g煎汁温服,或捣服生姜汁均有功效。海螃蟹、梭子蟹功同河蟹。 【参考文献】 1.《名医别录》:“解结散血,愈漆疮,养筋益气。” 2.《随息居饮食谱》:“补骨髓,滋肝阴,充胃液,养筋活血,治疽愈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