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方

[b]白豆蔻散[/b] 治小儿脾胃不和,憎寒壮热,腹呕吐热,不纳乳食。 枇杷叶 白豆蔻 陈皮(去白) 黄 (各半两炙) 木瓜 人参 甘草(各二钱半。炙) 川芎(一钱) 上咀,每服一钱,姜、枣煎服,量儿大小加减。 [b]平胃散[/b] 治吐逆频并手足心热,不进乳食。(方见脾胃门。)加藿香,名正气散。(通治呕吐。) [b]人参散[/b]调中和气,止呕逆,遂除烦渴,昏困多睡,乳食减少及伤寒时气,胃气不顺,吐利止后燥渴不解。 干姜(二两) 人参 白茯苓(各一两) 木香 甘草(炙二钱半) 藿香(二钱半) 上咀,每服一钱,水一盏煎服。 [b]定吐紫金核[/b] 治男女小儿一切吐,神效。 半夏(制) 人参 白术 木香 丁香 藿香(各二钱半) 上为末,姜汁糊丸,李核大,外用沉香、朱砂各一钱,研末为衣,阴干。每用一丸,以胶枣一枚去核入药在内,湿纸包煨熟嚼服,与米饭压之。食乳者,擂碎米汤加姜汤调服。 [b]灵砂白丸子[/b] 治小儿吐乳不止,恐成脾风。 灵砂(一粒) 青州白丸子(五粒,方见风门) 上用研末,姜汤米饮下,吐久虚甚者对停用。 [b]益黄散[/b] 治小儿脾胃虚弱,腹痛泄利,不思乳食,呕吐不止,困乏懒,心胁膨胀,颜色青黄,恹恹不醒。 丁香(半两) 橘红(二两) 甘草(炙) 诃子(炮去核) 青皮(各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七分煎五分,食前服。量大小加减神效。 [b]消乳丸[/b]温中快膈,止呕,消乳食。脉沉者,伤食不化故也。 香附子(一两) 砂仁 陈皮 甘草(炙。各半两) 神曲(炒) 麦芽(炒。各一两) 上为末,面糊丸,黍米大,七岁儿丸绿豆大。食后姜汤吞下二、三十丸,可与消食丸参看,方见脾胃。 [b]丁香散[/b] 治胃虚气逆,呕吐不定,精神不安,羸困霍乱。 人参(五分) 丁香 藿香(各二钱半。洗) 上咀,每服一钱,水半盏,煎五、七沸,入乳汁少许,热服。 [b]半夏散[/b] 治小儿胃虚呕吐,水谷不化。 半夏(一两泡七次) 陈糯米 上咀,姜五片,枣一枚同煎。 [b]香薷散[/b] 治脏腑冷热不调,饮食不节,风冷之所伤,致令真气相干,肠胃虚弱,心腹疼痛,霍乱气逆,有吐利,发热头疼,或呕、或泻、或转筋拘急及寒暑。 香薷(一两) 浓朴(制) 扁豆(各半两。炒) 上咀,每服二钱,姜煎。一方加黄连治泻痢;一方加芎芷香苏散治霍乱吐泻、暑月感冒伤暑之证。 [b]竹茹汤[/b] 治胃受邪热,心烦喜冷,呕吐不止。 干葛(七钱半) 半夏(半两泡) 甘草(一钱) 每服三钱,水一盏,竹茹一块、姜五片煎。一方加茯苓。 [b]丁莲散[/b] 治吐乳伤食。 丁香 莲肉(去心) 枇杷叶(各等分。姜汁涂炙熟) 上为末,每服一钱,米饮调下。 [b]益胃散[/b]快膈益脾,止呕进食。 木香 丁香 藿香(洗) 陈皮 砂仁 白豆蔻 茯苓 甘草(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一钱,用生姜、枣汤下。 [b]茯苓半夏汤[/b] 治诸呕哕,心下坚痞,膈间有水痰眩悸。 半夏(制,两半) 茯苓(三两) 上为咀,每服三钱,姜三片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