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头针标准线
1970年以来,头针疗法在我国逐步推广应用,不久,这种疗法也成为一些国家临床医生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头针疗法是在传统的针灸医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所用的穴区和经络、穴位、脏腑有密切联系,其穴名反映了经络、穴位等理论和特点。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针灸穴名标准化会议(于1984年5月在东京)经过讨论,决定按照分区定经,经上选穴,并结合古代透刺穴位(一针透双穴或三穴)方法原则,制定了头针穴名标准化方案,包括由头穴名的英文字母数字编号、穴名汉语拼音和汉字三要素。编号中的英文MS是“micro-system”and“scalppoints”的缩写。
[b](一)MS1额中线ézhōngxiàn[/b]
『部位』:在头前部,从督脉神庭穴向下引一直线,长1寸(3厘米)。
『主治』:头痛,头晕,目赤肿痛,癫痫。
『刺法』:沿皮向下刺1寸,行快速运针手法。
[b](二)MS2额旁1线épángxiànⅠ(胸腔区)[/b]
『部位』:在头前部,从膀胱经眉冲穴向下引一直线,长1寸(3厘米)。
『主治』:过敏性哮喘,支气管炎,心绞痛,风湿性心脏病(对心慌、气短、浮肿、尿少有一定的效果),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刺法』:从眉冲穴刺入,沿皮向下刺入1寸,行快速运针手法。
[b](三)MS3额旁2线épángxiànⅡ(胃区、肝胆区)[/b]
『部位』:在头前部,从胆经头临泣穴向下引一直线,长1寸(3厘米)。
『主治』:对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引起的疼痛有一定疗效,对肝胆疾病引起的右上腹部疼痛也有一定的疗效。
『刺法』:从头临泣穴沿皮向下刺入1寸,行快速运针手法。
[b](四)MS4额旁3线épángxiànⅢ(生殖区、肠区)[/b]
『部位』:在头前部,从胃经头维穴内侧0.75寸起向下引一直线,长1寸(3厘米)。法从额角向上引平行于前后正中线的4厘米直线即是。
『主治』:功能性子宫出血。配双侧足运感区治疗急性膀胱炎引起尿频、尿急,糖尿病引起烦渴、多饮、多尿,阳痿,遗精,子宫脱垂等。对下腹部疼痛有一定疗效。
『刺法』:从此线上端进针,沿皮向下刺入1寸,行快速运针手法。
[b](五)MS5顶中线Dǐngzhōngxiàn[/b]
『部位』:在头顶部,即从督脉百会穴至前顶穴之段。
『主治』:头痛,眩晕,中风失语,昏厥,癫狂,痫症。
『刺法』:从百会穴进针,向前沿皮刺,透至前顶,行快速捻针手法。
[b](六)MS6顶颞前斜线DǐngnièQiánxiéxiàn(运动区)[/b]
『部位』:在头顶部、头侧部,从头部经外穴前神聪至颞部胆经悬厘引一斜线,并将其分为五等分段。
『主治』:上1/5段,治疗对侧下肢瘫痪:中2/5段,治疗对侧上肢瘫痪;下2/5段(言语一区),治疗对侧面神经瘫痪、运动性失语、流口水、发音障碍。
『刺法』:用长针由前神聪沿皮向曲鬓穴方向刺入,或用2寸长针由上点向曲鬓分段接力刺,行快速运针手法。
[b](七)MS7顶颞后斜线DǐngnièHòuxiéxiàn(感觉区)[/b]
『部位』:在头顶部、头侧部。顶颞前斜线之后1寸,与其平行的线。从督脉百会穴至颞部胆经曲鬓穴引一斜线,将全线分为五等分段。
『主治』:上1/5段,治疗对侧腰腿痛、麻木、感觉异常及后头痛、颈项痛和头鸣;中2/5段,治疗对侧上肢疼痛、麻木、感觉异常。下2/5段,治疗对侧头面麻木、疼痛等。
『刺法』:用长针从百会穴刺入,向颞部曲鬓穴透刺,或用2寸长针从上点作分段接力刺入,然后行快速捻针手法。
[b](八)MS8顶旁1线DǐngpángxiànⅠ[/b]
『部位』:在头顶部,督脉旁1.5寸(4.5厘米),从膀胱经通天穴向后引一直线,长1.5寸(4.5厘米)。
『主治』:头痛,头晕,耳鸣,视物不明。
『刺法』:从通天穴向后沿皮刺入1.5寸,行快速捻针手法。
[b](九)MS9顶旁2线DǐngpángxiànⅡ[/b]
『部位』:在头顶部,督脉旁开2.25寸(6.75厘米)。由胆经正营穴向后引一直线,长1.5寸(至承灵穴)。
『主治』:头痛,偏头痛,眩晕。
『刺法』:由正营穴向后沿皮刺入1.5寸。行快速捻针手法。
[b](十)MS10颞前线Nièqiánxiàn[/b]
『部位』:在头的颞部,从胆经颔厌穴至悬厘穴连一直线。
『主治』:偏正头痛,目外眦痛,耳鸣,痫症。
『刺法』:由颔厌穴进针,沿皮刺入透悬厘穴,行快速捻针手法。
[b](十一)MS11颞后线Nièhòuxiàn[/b]
『部位』:在头的颞部,从胆经的率谷穴向下至曲鬓穴连一直线。
『主治』:头痛,偏头痛,眩晕,小儿惊风,鬓发部疼痛。
『刺法』:从率谷穴进针,沿皮向下透曲鬓穴,行快速捻针手法。
[b](十二)MS12枕上正中线ZhěnshàngZhèngzhōngxiàn[/b]
『部位』:在后头部,即督脉强间穴至脑户穴之段。
『主治』:头痛,头晕,目眩,颈项强痛,癫狂,痫症。
『刺法』:从强间穴进针,向后沿皮刺至脑户,行快速捻针手法。
[b](十三)MS13枕上旁线ZhěnshàngPángxiàn(视区)[/b]
『部位』:在后头部,由枕外粗隆督脉脑户穴旁开0.5寸(1.5厘米)起,向上引一直线,长4厘米。
『主治』:皮层性视力障碍,白内障等。
『刺法』:由此线的下端进针,向上沿皮刺入1.33寸(4厘米),行快速捻针手法。
[b](十四)MS14枕下旁线ZhěnxiàPángxiàn(平衡区)[/b]
『部位』:在后头部,枕外粗隆即督脉脑户穴外侧1.17寸(3.5厘米)向下引一垂直线,长1.33寸(4厘米)。
『主治』:治疗小脑损害引起的平衡障碍,头项痛,眩晕。
『刺法』:由此线的上端进针,向下沿皮刺入1.33寸(4厘米),行快速捻针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