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方

(《质疑》)[b]黄连枳壳汤[/b] 治痢疾初作,多由湿热,但下之后,即服此汤一二剂,并无再作,百发百效。 川黄连(一钱) 枳壳(八分) 当归(八分) 白芍药(一钱) 茯苓 泽泻 青皮 槟榔(各七分)木香(五分,磨汁入) 甘草(四分) 上咀,作一服,水二钟、姜三片,煎一钟,食前温服。湿热积滞,初作炽迫者,宜下之,加大黄、朴硝各二钱。血痢,加黄芩、地榆、川芎、桃仁各六分。白痢,加吴茱萸(泡)五分。 腹痛者,倍芍药加玄胡索、泽兰叶。赤白兼下者,加桃仁、滑石、归尾、陈皮各五分。未痢久弱下后来愈,去芩、连加归尾、芍药、川芎、熟地黄、白术、阿珠各一钱。湿甚小水少,加木通、泽泻、山栀、茯苓各五分。下后二便流利,惟后重不去,此气陷于下也,升麻、川芎提之。痢久气血两虚者,八物汤养之。痢久滑泄,二便流利,腹中清,加粟壳、诃子、阿胶之类涩之。 (《杂着》)[b]芩连芍药汤[/b]痢疾只是湿热食积三者,起初只要下之,泻去肠胃中之湿热,开郁结之气,消化食积之滞,无过通因通用而已。下后未愈,随证调之,久则不可下,脾胃虚故也。邪气未去者,形气实,虽久亦可下。 黄芩(炒) 黄连(炒。各一钱) 白芍药(钱半,芩、连、芍药三味乃痢疾必用之药也)枳壳(二钱) 木香 槟榔(各一钱) 甘草(五分) 上咀,作一服,水盏半加灯心枣子,煎八分,食前空心服。腹痛,加当归、砂仁(各八分),再加木香、芍药(各五分)。后重,加滑石、枳壳、槟榔、芍药、条芩。白痢,加白术、白茯苓、滑石、陈皮(各一钱)。红痢,加芎、归、桃仁(各一钱)。红白相杂,加芎、归、桃仁以理血,滑石、苍术、陈皮以理气。食积,加山楂、枳实。下痢纯血,加川芎、当归、槐花、生地黄。久不愈,减芩、连(各七分),去槟榔、枳壳加阿胶、侧柏叶(各钱半)、黑干姜(一钱)、白术(一钱)、陈皮(八分)。痢久后重不减者,此大肠下坠,去槟榔、枳壳,用条芩、升麻以提之。呕吐,加石膏(钱半)、陈皮(一钱)、栀子仁(五分)入姜汁缓缓呷之,以泻胃口之热。气血两虚久痢不已者,以四物汤加芩连、陈皮、阿胶之类补之自止。有虚甚下陷而滑脱者,更加龙骨、赤石脂、罂栗壳、乌梅肉等药收涩之。初痢可下之,加大黄、朴硝各三钱。 (河间)[b]黄芩芍药汤[/b] 治泻痢腹痛,或后重身热,久而不愈,脉洪数者及脓血稠粘者。 黄芩 白芍药(各二钱) 甘草(一钱) 上咀,作一服,水盏半煎至一盏,温服。腹痛甚,加桂二分。脓血甚者,加归、连各一钱。 (河间)[b]芍药汤[/b] 治痢下血,调气。溲而便脓血,知气行而血止也。行血则便脓自愈,和气则后重自除,此药是也。 芍药(二钱) 当归 黄连 黄芩(各一钱) 肉桂(五分) 槟榔(一钱) 炙甘草 木香(各六分)大黄(八分) 上咀,作一服,水二盏煎一盏空心服。初病里急后重窘迫甚者,加朴硝(一钱),倍大黄煎服。腹中痞满,气不宣通,加浓朴、枳实(各七分)。下血者,加黄柏、地榆(各八分)。 (河间)[b]黄连汤[/b] 治大便后下血,腹中不痛,谓之湿毒下血。 黄连 当归(各三钱) 上咀,作一服,水盏半煎一盏,去渣温服。 (河间)[b]芍药黄连汤[/b] 治大便后下血,腹中痛,谓之热毒下血。 芍药 川当归 黄连(各一钱半) 大黄(三分) 桂心(一分半) 甘草(三分) 上咀,作一服,水盏半加灯心煎八分,食前服。 (河间)[b]益元散[/b] 治痢疾之圣药,分利阴阳,去湿热调血气,其功甚大。 桂府滑石(飞,六两) 粉草(炙,一两) 上二味为细末,每服三钱,白水食前调下。 (子和)[b]芍药柏皮汤[/b] 治一切湿热恶痢,窘迫痛急,无问脓血者。 芍药 黄柏(各一两) 当归 黄连(各半两) 上咀,每服五六钱,水盏半煎八分,食前服,或滴水丸服。 (《拔萃》)[b]苍术芍药汤[/b] 治痢疾痛甚者。 苍术(二钱) 芍药(钱半) 黄芩(一钱) 官桂(五分) 上咀,作一服,水盏半煎八分,温服。 (《拔萃》)[b]地榆芍药汤[/b] 治痢泻脓血,乃至脱肛。 苍术(二钱) 地榆(一钱) 卷柏 芍药(各一钱) 上咀,作一服,水盏半煎一盏,食前通口服。 (《保命》)[b]加味四物汤[/b] 治下痢纯血。 川芎 当归 白芍药 生地黄 槐花 黄连 罂栗壳(各等分) 上咀,每服七钱,水盏半煎一钟,空心温服。 (《局方》)[b]香连丸[/b] 治冷热不调,下痢赤白,脓血相杂,里急后重。 黄连(十两,锉如豆,用吴茱萸五两酒拌同炒赤色,去茱萸不用) 木香(不见火,三两四钱) 上为细末,醋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食前空心米饮下。 (祁门)[b]加味香连丸[/b] 治同前。 黄连(去毛净,十两,锉如豆大,用吴茱萸五两泡去苦水煎汤二碗,泡黄连食干同茱萸干,去萸用连,炒赤色,又以十两用好酒炒赤色,又以十两醋炒赤色,又以十两童便炒赤色,四制共四十两净,方入后项药为末) 广木香(十两锉) 石莲肉(五两) 肉豆蔻(二两五钱,面包煨) 上为细末,醋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空心饮汤吞下八十丸。 (《局方》)[b]驻车丸[/b] 治冷热不调下痢,无问新久赤白,日夜无度,腹痛后重。 黄连(六两,酒炒) 阿胶(蛤粉炒成珠) 当归(酒洗) 干姜(炮。各三两) 上为细末,醋煮米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加至七十丸,空心米饮送下。 一方就用阿胶,醋熬化调和为丸。 (《宣明》)[b]阿胶梅连丸[/b] 治下痢,无问新久赤白青黑痛疼诸证。 真阿胶(炒珠别研末) 乌梅肉 黄连 黄柏 干姜(炮黑) 赤茯苓 赤芍药 当归(酒洗。各等分) 上为细末,入阿胶末和匀,滴水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连夜五六服。 小儿绿豆大丸服。 (《选要》)[b]变通丸[/b] 治赤白痢疾,脐腹疼痛,日夜无度,脓血相杂,里急后重,及肠风下血。 吴茱萸(去梗,汤泡炒干) 黄连(大者锉豆许) 上二味各等分,用好酒拌湿,过一宿同炒熟,各自拣出,研为末,各用粟米烂饭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如赤白痢下,各十五丸,用干姜甘草汤送下。红痢,甘草汤送下黄连丸三十丸。白痢,干姜汤下茱萸丸三十丸。一方为末,米饮调下。此方乃浙西河山纯老以传苏韬光,数十年救人无数,人多求方,不敢轻授,恐以其药品之微而忽之。洪氏方亦有制,惟汤使少异。 (《和剂》)[b]戊己丸[/b] 治脾经受湿,泻痢不止,米谷不化,脐腹刺痛。 黄连(炒) 吴茱萸(泡炒) 白芍药(各五两) 上为细末,面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食前米饮下。 (仁斋)[b]保和丸[/b] 治脾虚积滞下痢不能下者,用此消导之最效。(方见饮食门。) (丹溪)[b]黄连滑石汤[/b] 治痢疾。 黄连 滑石 生地黄 白芍药 苍术 白术 当归 青皮 条芩(各等分) 上咀,每服七钱,水盏半煎一盏,食前温服。重急加桃仁、槟榔。甚者大黄下之。 呕者用姜汁、半夏。 (丹溪)[b]黄连干姜汤[/b] 治赤白痢疾,日夜无度。 黄连(一钱) 当归(二钱) 乌梅(三个) 黄柏(一钱) 干姜(五分) 上作一服,水盏半煎一盏,食前服。 (丹溪)[b]黄连大黄汤[/b] 治热血痢。 黄连 大黄 黄芩 黄柏 枳壳 当归 芍药 滑石 桃仁 甘草 白术(等分) 上为细末,或煎服丸服皆可。 (丹溪)[b]清六丸[/b] 治血痢神效。 [b]温六丸[/b] 治痢及水泻皆效。(以上二方并见泻门。) □ (河间)[b]大黄汤[/b] 治利初作及久不愈,脓血稠粘,里急后重,日夜无度,或脉沉实,人不甚困者,或初得腹痛甚,窘迫不安者。 大黄(一两) 上咀,作一服,用好酒二盏浸半日,煎至一盏半,去渣,分作二服顿饮之。如痢未止,再服,服后用芍药汤和之。又再服黄芩芍药汤以彻其邪。此乃涤荡邪热之剂,用酒煎者,盖欲其上至头顶外彻皮毛也。 (仲景)[b]调胃承气汤、大、小承气汤[/b](俱治初痢湿热内服,用此下之。三方并见伤寒门。) (《和剂》)[b]神芎导水丸[/b] 治痢疾初作,后重小便涩。 大黄 黄芩(各二两) 牵牛 滑石(各四两) 上为细末,滴水为丸。每服四五十丸,温水下。 (《局方》)[b]感应丸、雄黄解毒丸、化滞丸[/b](治诸积下痢,俱用五苓汤送下。三方并见积聚门。) (《发明》)[b]涤肠汤[/b] 治积滞下痢,里急后重,日夜无度。 生枳壳 生大黄(各三两) 尖槟榔 黑牵牛(各半两,为末) 白朴硝(二两) 生枳实(一两) 上锉为粗未,每服一两,水盏半煎八分,空心食前服。 (《拔萃》)[b]导气汤[/b] 治下痢脓血,里急后重,日夜无度。 芍药(二钱) 当归(一钱) 大黄(钱半) 黄芩 黄连 木香 槟榔(各一钱) 上咀,作一服,水盏半煎七分,食前温服。 (秘方)[b]红丸子[/b] 治痢疾。 木香 乳香(各四钱) 槐花米(钱半) 抚丹(一两) 黄蜡(半两) 巴豆(四十九粒,去油心) 上将黄蜡阳城罐溶开,滤净再化,却入前药末匀,入丹匀,待冷自然成膏,油纸包旋丸如粟米大,每服三十丸。白痢,干姜汤下。赤痢,甘草汤。水泻,煨姜饮子下。 [b]黑丸子[/b] 治中脘有食,吞酸恶心,口吐清水,噫宿腐气,腹痛中虚,积聚飧泄,下痢赤白。 乌梅(一个,去核) 百草霜(三钱) 杏仁(二十五个) 半夏(九个,泡) 巴豆(三粒,去皮油) 砂仁(二十一个) 上为末,和薄糊丸,小豆大。每十五丸熟水下。 (《医林》)[b]立应丸[/b] 治泄痢脓血,腹中疼痛。 百草霜(一两) 干姜(一两,炮) 杏仁(一两,炒去皮尖) 巴豆(一两,微炒研如泥) 上用黄蜡四两,熔开入药,旋丸,小豆大。每服三五丸,甘草汤空心下。禁口痢,姜汤下。 (《宣明》)[b]玄青丸[/b] 治下痢势恶频并,窘迫痛甚,或久不愈,诸药不效,须得下之,以开除湿热痞闷积滞,而使气液宣行,宜此逐之。兼治黄瘦中满,水肿腹胀,及小儿惊疳积热乳癖诸证。但泄泻者勿服。 黄连 黄柏 大黄 甘遂(煨) 芫花(醋拌炒) 大戟(各五钱) 牵牛(四两,取末二两)青黛(一两) 轻粉(一钱) 上为末,水丸,小豆大。初服十丸,每服加十丸,空心日午二次服之,以通为度,数日后得食。若病未全除者,再加取利,利后却常服,以意消息,病去为度,随证止之。小儿丸如粟米大。 (《医林》)[b]杏仁丸[/b] 治一切赤白痢疾腹痛,里急后重。 杏仁 巴豆(各四十九粒) 同烧存性,研细如泥,用蜡溶化和匀,旋丸,小豆大,每服三五丸。 (《医林》)[b]灵砂丹[/b] 治积痢不问新久,及治食疟积疟。 砂 朱砂(各二钱半,研) 黄蜡(半两) 巴豆(二十一粒) 同于银石器内重汤煮一伏时,候巴豆紫色为度,去二七粒,止将一七粒与前二味再同研极细,再溶前蜡,和饼旋丸,小豆大。每服五七丸。白痢,艾汤下。红痢,乌梅汤下。须空心服之,忌酒,可用粥。一日疟疾于未发前头日晚,面东乳香汤下。 (《良方》)[b]木香黄连汤[/b] 治下痢脓血,里急后重神效。 木香 黄连 川木通 川黄柏 枳壳(炒) 陈皮(各一钱) 大黄(二钱) 上咀,作一服,水盏半煎一盏,食前温服。 (《医林》)[b]浓朴枳实汤[/b] 治虚滑久不愈,多传变为痢,先用此汤防之。 浓朴(姜制) 枳实(炒。各一钱) 诃子肉(一钱,半生半熟) 木香(五分,磨)黄连 大黄(一钱) 甘草(炙,三分) 上咀,作一服,水盏半煎八分,食前温服。 □ (《局方》)[b]人参败毒散[/b] 治壮热下痢,及似痢非痢,似血非血如浊酒。 羌活 独活 人参 甘草(炙) 柴胡 前胡 茯苓 枳壳(炒) 川芎 桔梗(各等分)仓米(一撮) 上锉,每服五钱,水盏半、姜三片、薄荷五叶热服。寒多则热服,热多则温服。伤湿加白术,头痛加天麻。 (丹溪)[b]神术汤[/b] 治痢下陷泻滑已久不效者,用此升散,汗之而愈。 苍术(二钱) 本 川芎 羌活(各五分) 粉草 细辛(各三分) 上咀,作一服,水盏半加姜三片、葱白三寸,煎服出汗。 (丹溪)[b]防风芍药汤[/b] 治前证。 防风 芍药 黄芩(各二钱) 上咀,作一服,水煎,食前热服取微汗。 (《拔萃》)[b]升阳除湿防风汤[/b]大便秘,或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或少白脓,或少有血。慎勿利之,举其阳则阴气自降矣。 苍术(制,四两) 防风(三钱) 白术 白茯苓 白芍药(各一钱) 上咀,每服一两,除苍术另作片子,水一盏半煮至一盏,内诸药同煎至八分,空心食前服。 (《良方》)[b]仓廪汤[/b] 治禁口痢有热,乃毒瓦斯冲心,食即吐逆。 人参 茯苓 甘草 前胡 川芎 羌活 独活 桔梗 柴胡 枳壳(炒) 陈仓米(各等分) 上咀,每服五钱,水盏半、生姜三片煎至七分,不拘时热服。 □ 《十剂》云∶涩可以去脱,故滑脱者,以涩药收之。 (河间)[b]神效三香散[/b] 治痢疾日久,秽积已少,腹中不痛或微痛,不后重窘迫,但滑溜不止,此收功之后药也。 罂粟壳(去穣蒂醋炒,一两二钱) 陈皮(一两三钱) 肉豆蔻(面煨,四钱) 茯苓 白扁豆(炒。各四钱) 木香 人参(各一钱)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匕,清米饮调下,食前服。 (《拔萃》)[b]白术安胃散[/b] 治一切泻痢,脓血相杂,里急后重,腹中作痛。 茯苓 白术 车前子 五味子 乌梅(各一钱) 罂栗壳(三钱) 上咀,作一服,水二盏煎一盏,食前服。 (《局方》)[b]真人养脏汤[/b] 治大人小儿冷热不调,下痢赤白,或如脓血鱼脑,里急后重,脐腹 痛,或脱坠下,酒毒便血并治之。 肉桂(半钱) 人参 当归 诃子 木香 甘草 肉豆蔻(面煨。各一钱) 芍药 白术(各钱半)粟壳(蜜炙,二钱) 上咀,作一服,水二盏煎一盏。食前服。脏寒者加附子一钱。 (《秘方》)[b]诃子散[/b] 治泻利腹痛,渐以泄下微少,宜此止之。 诃子皮(一两,半生半熟) 木香(半两) 黄连(三钱) 甘草(炙,二钱)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以白术、芍药煎汤调下。 (《选要》)[b]木香散[/b] 治脾胃虚弱,泄泻注下,水谷不化,腹中 痛,久痢脾滑。 木香 赤石脂 诃子肉 附子(制) 甘草(各一钱) 藿香 肉豆蔻(面炮。各一钱半) 丁香(五分) 当归(八分) 上咀,作一服,水二盏、生姜三片、枣二枚,煎八分,食前服。 (《良方》)[b]御米汤[/b] 治久患痢疾,或赤或白,脐腹 痛,里急后重,发渴无时,日夜无度,及下血不已,全不思食。 罂粟壳(蜜炙) 白茯苓 甘草(炙。各一钱) 浓朴(姜制,二钱) 人参 干姜(炮。各五分) 上咀,作一服,水盏半、生姜三片、枣三枚、乌梅一个,煎七分食前通口服。如年老者,每服二钱,小儿每服钱半,量人大小加减。 (《良方》)[b]当归四圣散[/b] 治一切下痢脓血频并,脐腹绞痛不可忍。 当归 芍药(各二钱) 御米壳(二钱,蜜炒) 甘草(炙,五分) 茯苓(五分) 黄 (一钱二分) 上水盏半煎八分,食前服。 (《良方》)[b]香粟散[/b] 治新久诸痢。 罂粟壳(蜜炙,二钱) 木香 地榆 陈皮 干姜(炒黑) 甘草(炙。各五分) 上水盏半煎八分,食前服。 (《良方》)[b]五奇汤[/b] 治患痢疾,不问赤白,并皆治之。 诃子(二枚,半生半熟) 木香(一块,枣子大) 草豆蔻(一枚生,一枚煨) 肉豆蔻(二枚,半生半熟) 甘草(一寸,炙)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米饮食前下。 (《良方》)[b]白术圣散子[/b] 治一切泻痢久不瘥,并妇人产后痢疾。 白术 肉豆蔻(煨) 砂仁 石榴皮 当归 干姜(炮) 陈皮 甘草 诃子 芍药(各等分) 上为粗未,每服五钱,水盏半,入乳香一豆大,煎八分,食前服。 (《御药》)[b]六神散[/b] 治泻痢赤白,腹痛不可忍,痢久不止者。 罂粟壳(蜜炙,一钱) 青皮 陈皮(去白) 乌梅肉 干姜(炮。各五分) 甘草(炙,三分) 上咀,作一服,水盏半、乳香二分同煎至六分,食前服。 (秘方)[b]斗门散[/b] 治八种毒痢,脏腑撮痛,脓血赤白,或下瘀血,或成片子,或有五色相杂,日夜频并,兼治禁口恶痢,里急后重,久渴不止,全不进食,他药不能治者,立见神效。 黑豆(炒去皮,十二两) 干姜(炮,四两) 罂栗壳(蜜炒,半斤) 地榆(炒) 甘草(炙。各六两)白芍药(三两) 上每服五钱,水一盏煎七分。 (《选要》)[b]水煮木香丸[/b] 治一切痢疾赤白,里急后重。 木香(不见火) 诃子(炮) 当归(六两) 青皮 甘草(各二两四钱) 罂粟壳(蜜炙,二两四钱) 上为细末,炼蜜丸,弹子大。每服一丸,水一盏煎六分,空心和滓服。 (严氏)[b]禹余粮丸[/b] 治肠胃虚寒,滑泄不禁。 禹余粮 赤石脂 龙骨 荜茇 干姜(炮) 诃子(煨) 肉豆蔻(煨) 附子(制) 上为末,醋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米饮下。 (仲景)[b]桃花汤[/b] 治下痢脓血。 赤石脂(一斤,半锉半末) 干姜(一两) 粳米(一升)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渣七合,内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若一服愈,则勿再服。 (东垣)[b]诃黎勒丸[/b] 治休息痢,日夜无度,腥臭不可近,脐腹撮痛。 椿根白皮 诃子肉(半两) 母丁香(三十个) 上为细末,醋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米汤下。 (《宝鉴》)[b]南白胶香散[/b] 治脾胃虚寒,久泻痢疾,腹痛无休。 御米壳(四两,醋炒) 龙骨 南白胶香(各三两) 甘草(炙,七钱) 干姜(炮,半两) 上五味为粗末,每服五钱,水盏半煎八分,食前温服。 (《宝鉴》)[b]豆蔻燥肠丸[/b] 治沉寒痼冷,泄痢腹痛后重。 附子(制) 赤石脂(各一两) 舶上硫黄 良姜(切炒) 肉豆蔻(煨) 干姜(各半两。炮) 上为末,醋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米汤下。 (《和剂》)[b]大断下丸[/b] 治脏腑停寒,腰腹 痛,下痢不已。 高良姜(两半) 牡蛎( ,一两) 附子(制,一两) 干姜(炮,两半) 细辛(两半) 龙骨(研)赤石脂(各一两) 枯矾 肉豆蔻(面煨) 诃子肉(各一两) 酸石榴皮(醋浸一宿炙黄用) 上为细末,醋煮面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米饮下。 (《医林》)[b]百中散[/b] 治一切痢,不问赤白,日夜无度,只一服便疏,三服全愈。 罂粟壳(蜜炒,四两) 浓朴(姜炒,四两) 上为末,米汤调下二钱,忌生冷有毒物。 (丹溪)[b]固肠丸[/b] 治湿痢大便下血,曾去陈积之后,用此燥下湿,实大肠。 椿根白皮(不拘多少,细切略炒) 上一味研为细末,米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陈米饮下。 (《正传》)[b]和中饮[/b] 治痢疾不分赤白久近,服之无不效,但发热禁口不可用。 陈皮 白术 茯苓 芍药(各一钱) 草果仁(十分) 甘草(三分) 陈仓米(二钱) 砂糖(三钱)粟壳(醋炙,一钱半) 乌梅(一个) 上咀,作一服,生姜三片、大枣一枚、水二盏煎八分,食前服。 □ (《良方》)[b]十全大补汤[/b](方见虚损门。) [b]补中益气汤[/b](方见内伤门)治一切男妇痢疾,虚甚,脉沉微而细弱者宜服此药。 上以姜枣煎成,去渣加白蜜一匙服。 (《良方》)[b]当归黄 饮[/b] 治妊娠下痢腹痛,小便涩。 当归(炒) 黄 (各一两) 糯米(一合) 上咀和匀,水二盏煎一盏温服。 (《集成》)[b]人参黄 汤[/b] 治痢虚惫,不能起床。食不进。 人参 黄 当归 白术 地榆 泽泻(各五分) 砂仁(四分) 白芍药 陈皮(各一钱) 甘草(炙) 木香 升麻 白豆蔻(各三分) 粟壳(三钱) 上作一服,水盏半、姜三片、枣二枚煎。脉微细四肢冷者,加煨干姜、豆蔻、附子数片渐愈。 (《宝鉴》)[b]玉粉散[/b] 治冷极泄泻,肠滑不禁,不思饮食,宜服神效。 红豆 大附子(制) 干姜(炮。各半两) 舶上硫黄(另研,二两半) 上四味为末研匀,每服二钱,空心半稀半稠粟米饮下,至晚又一服。重者十服必效,轻者三五服安。 (《良方》)[b]如圣汤[/b] 治下痢赤白虚甚者极困者。 人参 当归(酒洗。各一钱) 滴乳香(如豆大一块) 甘草(炙,三分) 大黑枣 乌梅(各七个)罂栗壳(三个,蜜炙) 白豆蔻 砂仁 丁香(各二十一个) 生姜(二块如弹子大,湿纸包煨) 上为末,分三服,水盏半煎七分,去渣服。 (《选要》)[b]十宝汤[/b] 治冷痢虚甚,下物如鱼脑,三服愈。 黄 (四两) 熟地黄 茯苓 人参 当归 白术 半夏 白芍药 五味子 官桂(各一两)甘草(半两) 上咀,每服五钱,水盏半、姜三片、乌梅一个,煎至八分,食前服。 (《局方》)[b]木香化滞汤[/b] 治虚人患痢赤白,腹中 痛,里急后重。 木香(七分) 槟榔 人参 陈皮 泽泻 黄连(各一钱) 白术 枳壳(麸炒) 浓朴(姜制) 白芍药 茯苓(各一钱半) 甘草(七分) 上咀,作一服,水二盏煎八分,食前服。 (《良方》)[b]曲 丸[/b] 治下痢数年不止,消谷下气,补虚羸。 官桂 附子(制) 黄连(炒) 当归(炒) 陈曲(炒) 干姜(炮) 麦 (炒) 吴茱萸(汤泡焙)乌梅肉 蜀椒(去目并合口者,炒出汗。各两半)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加至四十丸,食前米饮下。一方用粟糊为丸。 (《良方》)[b]仓米汤[/b] 治小腹寒气流积成痢,日夜三四十行。 食粳(半升,用水淘洗净) 香豉(三升,以水一斗煎取五升澄清听用效) 薤白(一握,去青细切) 羊脂(一升,熬) 上先以羊脂煎薤白今黄,并米内豉汁中,煎取四升,平旦空腹温服一升。如人行十里久,更进一升,得快痢止。若痢不止,更服如前。痢后进粳米豉粥。若复作,更服一剂永瘥。 [b]木香豆蔻丸[/b] 治脏腑虚寒之甚,口疮不愈,下泄米谷不化,饮食无味,肌肉消瘦,心多嗔怒。妇人产后虚冷下泄及一切泄泻,脾泻痢疾。此方于苏东坡家藏方内,言用此药与人,莫不神应,备录病愈人名姓氏,兹不备述。予用此方十余年,无不取效。脾泄者即愈,泻痢者只一服见效。惟热痢热泻不用此方。 木香 破故纸 良姜 砂仁 浓朴(制。各七钱半) 赤芍药 陈皮 官桂 白术(各半两)吴茱萸 胡椒(各一钱半) 肉豆蔻(四个,面包煨) 槟榔(一两) 上为细末,煮猪肝和药搜匀,仍用此硬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米饮下。 [b]白术调中丸[/b] 治脾胃不和,心下坚满,胁腹胀痛,噫宿腐气,霍乱吐泻,米谷不化,久痢赤白,脓血相杂,多日羸瘦不食。 白术 神曲(炒,四两) 人参 茯苓 猪苓 泽泻(各三钱) 木香(二钱) 官桂(钱半)甘草(炙) 干姜(炮。各一两) 上为末,面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淡姜汤送下。 [b]外灸膏[/b] 治一切虚寒久痢赤白,或时腹痛,肠滑不禁,可用此法。 木香 附子(炮) 蛇床子 吴茱萸 胡椒 川乌(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三钱和面二钱,用生姜汁调作饼贴脐中,上以油纸掩定,复以衣服帛盖之,以熨斗盛火熨之,痢止为度。 □ (《百选》)[b]石莲散[/b] 治禁口痢甚妙。 石莲子(去壳皮,不拘多少,将肉并心微炒研为细末) 上每服二钱,陈米饮调下,便觉思食。此疾盖是毒瓦斯上冲,心气不通,所以不食。服此药后心气通利,当顿下而愈。 一方用干山药锉如小豆大,一半砂锅炒,一半生用,共为细末。每服二三钱米饮下,治禁口痢如神。 (《澹寮》)[b]败毒散[/b] 治禁口痢毒瓦斯上冲心肺者。(方见前。) 败毒散末(四钱) 陈仓米(二百粒) 上水盏半、姜三片、枣一枚煎服。 (丹溪)[b]香连莲肉散[/b] 治禁口痢,胃口热甚。 香连丸(为末,一钱) 石莲肉(为末,一钱) 上二味用米汤调下。 [b]参连菖蒲汤[/b] 治禁口痢,但得一呷,下咽便愈。 人参(一钱) 黄连(一钱,姜炒) 石菖蒲(八分) 石莲子(一钱) 上为末,水二盏煎一盏,终日细细呷之。如吐又服,但得一呷,下咽便好。要封脐引热下行,用螺肉捣碎,入麝香少许 脐上。 一法用木鳖子研雄黄少许贴脐中亦妙。 一法用东方日照壁土炒陈皮为末,每服一钱,姜枣煎汤调下。 一法用芥菜子(三钱)擂成膏贴脐上。 (《集成》)[b]禁口丹[/b] 治禁口痢,亦治痢泻而吐食。 枇杷叶(十片,蜜炙) 砂仁(十枚) 上为末,熟蜜调抹口上。 又方白术(半两) 肉豆蔻(二两,煨) 木香(二钱) 上为末,用白面二两和药末成剂,切作细面条,水煮熟,葱白生姜盐调和之,食之妙。 □ (丹溪)[b]加术二陈汤[/b]痢后腰痛,两脚无力。 陈皮 半夏(制) 白芍药(各一钱二分) 茯苓 苍术 当归 酒芩(各五分) 白术 甘草(各一钱) 上咀,作一服,加姜枣煎,食前服。 (丹溪)[b]苍术黄柏丸[/b] 治痢后脚弱渐细者。 苍术 龟板(酒炙) 白芍药(各二两) 黄柏(酒炒,半两) 上为末,粥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四物陈皮甘草汤下。 (《良方》)[b]茯苓汤[/b] 治痢后遍身浮肿。 赤茯苓 白术(微炒。各一两) 防己 桑白皮 黄芩 射干 泽泻(各二两) 泽漆叶 上咀,每服五钱七分,先以水三盏煮大豆一合,取二盏,去滓内药,煎取一盏,分为二服。未瘥,顿服两料。 (《良方》)[b]消痞丸[/b] 治痢前腹胀。 陈皮(去白) 青皮(去穣。各一两) 木香(二钱) 苍术(制炒,四两) 上为末,醋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食前温酒下。 [b]仓米饮[/b] 治痢后大渴不止,欲饮水。 陈仓米(二合,水净洗) 上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空心食前晚下各一服。 [b]茜根散[/b] 治血痢心神烦热,腹中痛,不纳食。 茜根 地榆 生地黄 当归 犀角屑 黄芩(各一两) 栀仁(半两) 黄连(二两,微炒) 上咀,每服五钱,水盏半入豉五十粒、韭白七寸,煎六分,去渣服。 [b]郁金散[/b] 治一切热毒痢疾,下血不止。 川郁金 槐花(炒。各半两) 炙甘草(一钱)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前豆豉汤调下。 [b]伏龙肝丸[/b] 治血痢腹痛,四肢羸弱。 伏龙肝 艾叶(炒) 木香 地榆 阿胶(炒珠) 当归(焙) 黄连 赤芍药 黄芩(一两) 上为细末,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饮酒下。 □ [b]一方∶[/b]治热毒下血,痢久不已,用当归、黄连各三钱、乌梅五个,煎一盏空心服。 [b]一方∶[/b]治大热毒纯血痢,用宣黄连六两、水七升煮三升,半夜露星月下,平旦空腹顿服。 [b]一方∶[/b]治赤白痢,用艾叶醋煎服,或入生姜同煎,止一切泻痢,亦止腹痛及五脏痔血泻。 [b]一方∶[/b]治泻痢里急后重,用黄连末(一钱)、干姜末(五分),空心米饮调下。 [b]一方∶[/b]治患痢日久,津液枯竭,四肢浮肿口干,用冬瓜一枚,以黄土泥浓五寸煨令烂熟,去土绞汁服之。 [b]一方∶[/b]治冷热痢,用红菜头绞汁服之,又能止血生肌。人及禽兽有伤折,敷之立愈。 [b]一方∶[/b]治一切痢并腹痛,用马齿苋切细煮粥食之。 [b]一方∶[/b]治赤白痢,用酸石榴皮炙黄为末,枣肉丸如芡实子大,空腹吞三丸,日二服。 [b]一方∶[/b]治痢后气满不能食,用赤小豆煮一顿食之即愈。 [b]一方∶[/b]治痢,用龙骨为末,米饮丸。每服十丸。 [b]一方∶[/b]治肠风血痢,用鲫鱼一个滚白矾烧灰存性为末,米饮下。 [b]一方∶[/b]治下痢有血,用柏叶四两、芍药两半,二味微炒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五分,温服无时,日三服。 [b]一方∶[/b]治白脓痢,用白石脂为末,用醋糊丸。每服十丸,米饮下。 [b]一方∶[/b]治下痢不可禁止,诸药不效殊死者,羊子肝一具,去脂切作片,掺上白矾末,缓火炙熟,空心食之。 [b]一方∶[/b]治一切恶痢,用白头翁,一名野丈人,煎汤服之愈。 [b]一方∶[/b]治血痢,用黑木耳烧灰存性。每服二钱,冷水调服,或以姜醋煮木耳,食之亦妙。 [b]一方∶[/b]治久痢水谷不消者,用枳实为末,每服二三钱,米饮调下,日三服。疗小儿痢疾尤妙。 [b]一方∶[/b]用枯白矾一两、乳香四钱、麝香少许、黄丹一两,炒过研细,净黄丹一两溶开投末药搅匀,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丸,空心服。红痢,甘草汤下。白痢,干姜汤下。泻泄,煨生姜汤下。 [b]一方∶[/b]用枯白矾同五倍子等分为末,每服三十丸效。 [b]一方∶[/b]治血痢,用盐一两湿纸裹,烧透研细,作三次粥饮调下。 [b]一方∶[/b]治痢,用鸡肠草捣汁,入蜜和服。 [b]一方∶[/b]治禁口痢,用红木槿花去蒂阴干为末,先用面煎饼两个,以末掺上食之,先以汤灌开其胃口。 [b]一方∶[/b]用盐梅一个去核,和好茶末一二钱,醋汤调服。 [b]一方∶[/b]治热病吐下水及下痢,身冷脉微,发燥不止,附子一枚去皮脐,分作八片,入盐一钱、水一升煎半升,不拘时温服立效。 [b]一方∶[/b]治男子恶痢脓血,腹痛积热毒。昔有一人患此,忽见水浸甜瓜,心酷喜之,连皮食数枚,脓血皆已。人言∶下痢无正形,治痢亦无正条也。痢疾多因暑湿燥火为原,所以甜瓜亦能效也。 [b]神效散∶[/b]治新旧赤白痢疾,用盐霜梅三个,以黄泥包于慢火内煨干,研为细末,用米汤调下。 [b]一方∶[/b]治赤白痢,歌曰∶ 三片生姜三个枣,一个乌梅三寸草。 更加粟壳与陈皮,赤白痢疾一时扫。 [b]一方∶[/b]治赤白痢,歌曰∶ 时行赤痢不难医,甘草榴皮并橘皮。 蜜炙隔年罂粟壳,乌梅煎服自能除。 [b]一方∶[/b]治酒痢,歌曰∶ 白芷百草霜,黄 建中汤。 更加白芍药,枳壳去中穣。 同碾极细末,调服用姜汤。 [b]《圣惠方》∶[/b]治热痢不止,捣车叶取汁一盏,入蜜一合煎,分作二服。 [b]一方∶[/b]治赤白痢疾,以葱一握切,和米煮粥,空心食之。 [b]《肘后方》∶[/b]治下痢积久不瘥,肠垢已出,以梅实二十个,水一盏煎六分,去渣食前分为二服。 [b]又方∶[/b]治赤白痢下,水谷不消,以曲熬粟米粥食之方寸匕,日四五服止。 [b]又方∶[/b]治赤白痢疾,名姜墨丸。干姜好墨各五两为末,以醋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加至四五十丸,米饮下日夜五六服妙。 [b]又方∶[/b]治赤痢热下久不止,用黄连末、鸡子白丸,米饮服十丸二十丸瘥。 [b]《千金方》∶[/b]治暴痢,小鲤鱼一枚烧为末,米饮服之立效。 [b]又方∶[/b]治痢,用薤白一握,细切煮粥食。 [b]又方∶[/b]用薤菜根叶烧灰存性为末,调服极效。 [b]《经验方》∶[/b]治赤白痢,取香椿白皮洗净日干为末,饮调二钱。 [b]又方∶[/b]治暴痢,用蒜捣烂贴两足心。 [b]又方∶[/b]治赤白痢,用甘草一尺炙劈破,以淡浆水蘸二三度,又以慢火炙之,生姜去皮半两,二味以浆水一升半煎八合服效。 [b]《集验方》∶[/b]蜀沙门传,水痢以诃梨勒三枚,面裹煨去面,取诃藜肉为末,饭丸,米饮空心下,百医百效。 [b]葛氏方∶[/b]治重下,此即赤白痢也。炒豉令小焦,捣服一合,日三服。又豉炒令焦,水一升淋取汁令服,冷则酒淋,日三服效。 [b]又方∶[/b]治卒腹痛,下赤白痢数日不止,以鸡卵一枚,取出黄去白,纳胡粉令满壳,烧成屑,以酒调一钱匕。 [b]《外台秘要》∶[/b]治痢下白脓不止,用好面炒。上一味捣筛煮米粥,内面方寸匕。此疗泻百行,师不救者也。 [b]《本草方》∶[/b]古砖热烧之,主下部久患白痢脓泄下,以物裹上坐之。入秋小腹多冷者,亦用此古砖煮汁服之。 [b]杨氏《产宝》∶[/b]治赤白痢,用KT 麻子一两炒令香熟为末,以蜜浆下一盏,不过再服。 [b]《千金翼方》∶[/b]治赤白痢积年不瘥,饮调云母粉方寸匕,两服立效。 [b]又方∶[/b]用鸡子醋煮熟,空腹食之,治久赤白痢。 [b]又方∶[/b]用干姜急于火内烧黑,不可成灰,放瓷瓶中闭冷为末,每服一钱,米饮调下。 [b]又方∶[/b]治暴泻痢,百草霜末米饮调下二钱。 [b]《斗门方》∶[/b]治泻痢,用白石脂、干姜二物停捣,以百沸汤和面为稀糊,搜匀丸,如梧桐子大,暴干饮下三十丸。久痢不定,更加三十丸。霍乱者,浆水为使。 [b]孙真人《备急方》∶[/b]治久痢脐下痛,用吴茱萸一合,黑豆汤吞之效。 [b]孟诜方∶[/b]治赤白痢腹痛,用酸石榴一枚并子捣汁,顿服之。 [b]张仲景云∶[/b]治赤痢无问远近,小腹痛不可忍,出入无常,下重及痛闷,每发面青手足俱变者,黄连一两净,好胶一片手许大,蜡如弹子大,三味以水一升先煎胶令散,次下蜡又煎令散,即下连末搅和,分三服,须要热吃,冷即难吃,神效。 [b]炙鸡散∶[/b]治脾胃气虚,肠滑下痢,以黄雌鸡一只制如食法,以炭火炙之捶了,以盐醋刷之,又炙令极熟燥,空腹服之。 [b]阿芙蓉∶[/b]天方国传,治久痢不止及一切虚寒证候。打沟阴水种红罂粟花于畦上,勿令水头,至七八月间于花卸后三五日,其壳即罂粟壳,于午后壳上用大针刺开,外面青皮里面硬皮不动或三四处,次日早津出,用竹刀刮收入瓷器内阴干,每用小豆大一粒,空心温水化下,忌葱韭蒜浆水。如热渴,用蜜水解之。小儿黄米大一粒。虚寒者加后药,如阿芙蓉一钱。其药每味一钱,俱为末,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一丸,温水下瓦雀脑、荜茇、丁香、胡椒、草果、附子(炮)、胡萝卜子、肉豆蔻(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