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方

[b]术茯车前子汤[/b] 治一切泻泄,用此为主。 白术 茯苓 车前子 泽泻 芍药 陈皮 炙甘草(各等分) 上咀,每服七钱,水盏半加姜三片、枣一枚,灯心煎七分服。伤食泄黄或食积,加神曲、麦芽、山楂子(各八分),黄连七分以消之。腹中窄狭饱闷,再加浓朴、枳实、木香(各五分)。 小便赤涩短少,加猪苓、木通、山栀(各五钱)、湿泻者,加茵陈、苍术(各一钱)。若夏秋之间,湿热大行,暴注水泻,加炒黄连、苍术、升麻、木通(各五分)。发热燥渴,加干葛、石膏(各一钱)。口渴引饮,加葛根、人参、麦门冬(各一钱)、廾麻、乌梅肉(各一分)。 暑月泻泄,加香薷、浓朴。寒月溏泻清冷,腹痛或伤冷食,加神曲、麦芽、干姜(煨,各一钱)、砂仁、木香、益智(各五分)。胜湿须加防风、羌活、白芷、苍术、半夏。胃气下陷,加人参、黄 、升麻、柴胡,以升清气。 久泻肠胃虚滑不禁,加肉蔻(煨)、石脂( )、诃子(煨)、木香、炒干姜各五分。清晨溏泄,加破故纸(炒)、茴香(炒)、肉蔻(煨)。 (《局方》)[b]胃苓汤[/b] 治男妇暑湿停饮泄泻,不服水土等证。 苍术(制) 浓朴(制) 陈皮 甘草(减半) 白术 茯苓 猪苓 泽泻(各等分) 上咀,每服五钱,水盏半、姜三片、枣二枚煎七分,食远服。 (《局方》)[b]平胃散[/b] 治伤湿泄泻,姜枣煎成为末,米调皆可。 (《良方》)[b]加味五苓散[/b] 治伏暑泄泻,发烦渴,小水不利。 猪苓 白术 白茯苓 泽泻 车前子(隔纸炒研,一钱) 肉桂(五分) 上作一服,水盏半,加姜三片、枣一枚,煎七分,不拘时服。 (《局方》)[b]薷苓汤[/b] 治夏月暑泻,欲成痢疾。 香薷 黄连(姜汁炒) 浓朴(姜炒) 扁豆(炒) 猪苓 泽泻 白术 茯苓(各等分) 上咀,每服五六钱,水盏半、姜三片,煎七分服。 (《辨疑》)[b]倍术二陈汤[/b] 治湿痰泻泄。 白术(加倍) 陈皮 半夏(制) 白茯苓(各等分) 甘草(减半) 上咀,水盏半加姜三片,煎服。 (《局方》)[b]六一散[/b](一名益元散)治夏伤暑水泻。 桂府滑石(水飞,六两) 炙甘草末(一两) 上和匀,每服二钱,米饮调下。 (丹溪)[b]青六丸[/b] 去三焦湿热,治泄泻,多与清化丸同用,并不单用,兼治产后腹痛或自利,能补脾裨血,亦治血痢。 六一散(七两) 红曲(炒,二两) 上为末,饭丸,梧桐子大。每服七五十丸,白汤下。 (丹溪)[b]温六丸[/b] 泄泻而呕吐者神效。 六一散用生姜汤调服。或以末和入七分之一汤调。 (《局方》)[b]戊已丸[/b] 治胃经受热,泻痢不止。 黄连(酒炒,四两) 吴茱萸(泡炒,二两) 白芍药(三两) 上为末,神曲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饮食前下。 (秘方)[b]既济丸[/b] 治一切泻泄不止。 黄连(切如豆大,四两) 生姜(二两,切成粗丝,同黄连炒黄燥) 上二味为细末,醋打硬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汤下。 (《集成》)[b]脾泄丸[/b] 治食积酒湿等泻。 白术(土炒,二两) 苍术(炒) 半夏(制。各两半) 山楂 神曲(炒) 芍药(炒)黄芩(炒。各一两) 上为末,荷叶煨饭为丸。后重者,加木香、槟榔。 (《局方》)[b]太平丸[/b] 治泻泄。 黄连(一味,同茱萸炒,去萸不用) 芍药(炒,减半) 上为末,老米糊丸。同干姜炒,加阿胶一半为丸,名驻车丸。 (东垣)[b]升麻除湿汤[/b] 白下而上者,引而去之。 苍术(一钱) 柴胡 羌活 半夏 升麻 神曲 泽泻 防风 炙甘草 陈皮 麦芽曲(各五分)益智仁(三分) 上咀,作一服,水盏半煎七分,空心服。胃寒肠鸣,加益智仁,半夏曲各五分,生姜三片、大枣二枚煎,非肠鸣勿用。 (东垣)[b]茯苓汤[/b] 治因伤冷冻饮料水,泄泻注下,一夜十余次,变作白痢,或变赤痢,腹中痛,食减热躁,四肢沉困无力。 茯苓 猪苓 泽泻(各五分) 当归 生黄芩(各钱半) 白芍药(七分) 苍术 生甘草 升麻 柴胡(各一钱) 炙甘草 肉桂(各一分半) 上咀,作一服,水盏半煎八分,温服。 (草窗)[b]白术芍药散[/b] 治痛泻要方。 白术(炒) 芍药(炒。各二两) 陈皮(两半) 防风(一两) 上咀,或煎或散或丸,皆可服。久泻者加升麻六钱。 (《机要》)[b]白术芍药汤[/b] 治太阴受湿,水泻注下,水谷不化,不欲饮食,困弱无力,宜此和之。身重暴下,大势来也,亦宜和之。 白术(炒) 芍药(炒。各四钱) 甘草(二钱) 水煎服。 (《机要》)[b]白术茯苓汤[/b] 治湿泻,又治食积,湿热作泻。 白术 茯苓(各五钱) 上作一服,水煎食前服。一方有芍药,三味各等分,名白术散。为末,米汤调下。 (《机要》)[b]苍术芍药汤[/b] 治前证。 苍术 芍药(二钱半) 淡桂(五分) 水煎服。 □ (《良方》)[b]神术散[/b] 治春伤于风,夏必飧泻。 苍术(半斤) 本 川芎(各三两) 羌活(二两) 细辛 粉草(各八钱) 上为粗未,每服三钱,姜三片、葱白三寸,煎服出汗。 (《良方》)[b]高良姜汤[/b] 治肠胃受风,久为飧泄,下痢呕逆,腹内 痛。 高良姜 木香 槟榔 赤茯苓 人参(各三分) 肉豆蔻 吴茱萸(泡炒) 陈皮(去白)缩砂仁(五分) 干姜(一分,炮) 上咀,每服五钱,水盏半煎七分,不拘时,日三服。 (《良方》)[b]干姜丸[/b] 治肠胃风冷,飧泄注下,腹痛不止。 干姜(炮) 浓朴(去皮制) 当归 阿胶(炮成珠) 龙骨(各一两) 上为细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枣汤下。 (《机要》)[b]防风芍药汤[/b] 治飧泄身热脉弦,腰痛微汗。 防风 芍药 黄芩(各二钱) 水煎空心服。 (《机要》)[b]苍术防风汤[/b] 治泄泻脉弦头痛。 苍术 防风 麻黄(各一钱) 白术(二钱) 上咀,作一服,水盏半、生姜五片,煎八分,食前服。 (《局方》)[b]胃风汤[/b] 治前证,及治大人小儿风冷乘虚,入客肠胃,水谷不化,泄泻注下,及久泻下后如豆汁,或下瘀血如鱼脑,日夜无度,久不得愈者,三服必愈如神。(方见胃风门。) □ (《宣明》)[b]桂苓甘露饮[/b] 治水不消,暑热泄泻,呕吐或下痢。(方见暑门。) (《和剂》)[b]六和汤[/b] 治心脾不调,气不升降,伤暑霍乱吐泻,寒热交作,小便赤涩。(方见暑门。) (《局方》)[b]香薷饮[/b] 治脾泄,暑泻尤宜,水酒各一盏煎,水中沉冷服。 (仲景)[b]五苓散[/b] 治泄泻,暑热呕吐泻泄,煎姜汤调。(方见伤寒门。) (《局方》)[b]来复丹[/b] 治正气不足,暑热霍乱泄泻。 硝石 硫黄(各五钱,瓦器内用柳枝搅匀,慢火炒如法用) 五灵脂 陈皮 青皮(各五钱)玄精石(三钱) 上各研为细末和匀,醋糊丸,如豆大。每服三十丸,不拘时用清米饮下,或淡姜汤下。《易简》云∶硝石性寒,佐以陈皮,其性疏快。硫黄且能利人,苦作暖药以止泻,误矣。盖由啖食生冷,或胃暑热之气,中脘闭结,挥霍变乱。此药通利三焦,分理阴阳,服之甚验。 (丹溪)[b]酒蒸黄连丸[/b] 治一切热泻。 黄连(半斤净,酒二斤,浸以瓦器,置甑上蒸至烂,取出晒干) 上为末,滴水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温水下。 □ (《局方》)[b]理中汤、治中丸[/b] 治脏腑停寒泄泻不已。(方见伤寒门。) (《机要》)[b]浆水散[/b] 治暴泻如水,周身汗出,一身尽冷,脉微而弱,气少不能语,甚者加吐,此为急病。 半夏(一两,姜制) 附子(半两,制) 干姜(炮) 肉桂 良姜(各二钱半)炙甘草(五钱)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浆水盏半煎至半盏,和渣热服。 (《机要》)[b]白术散[/b] 治泄泻。 白术(炒) 芍药(炒) 甘草(炙。各三钱) 干姜(炮半两) 上如前法煎服,甚者加附子(三钱)。 (《百选》)[b]大藿香散[/b] 治一切脾胃虚寒,呕吐霍乱,心腹撮痛,泄泻不已。 藿香叶(二两) 陈皮(去白) 浓朴(制) 青皮 木香 人参 肉豆蔻(面煨) 良姜(炒)大麦芽(炒研) 神曲 诃子(煨去核) 白茯苓 甘草(炙。各一两) 白干姜(半两) 上为粗未,每服六钱,水盏半、煨生姜一块、盐一捻煎服。水泻滑泻肠风脏毒,陈米饮入盐热调下。赤白痢,甘草黑豆汤下。脾胃虚冷,宿滞酒食,痰气作晕,入盐少许,嚼姜枣汤热服,胃气呃噫,生姜自然汁一呷入盐点服。此药大能消食,顺气利膈。 (《济生》)[b]大轮丸[/b] 治肠胃虚寒,心腹冷痛,泄泻不止。 干姜(炮) 附子(制) 肉豆蔻(煨) 上为末,每服五十丸,米糊丸,空心米饮下。 (《和剂》)[b]肉豆蔻丸[/b] 治脾胃虚弱胀满,水谷不消,脏腑滑泄。 苍术(制) 干姜(炮) 肉豆蔻(面煨) 浓朴(制) 陈皮(各四两) 甘草(炙) 茴香(炒)肉桂 川乌(炮去皮脐) 诃子肉(各二两)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盏半、姜三片、枣一枚,煎八分,温服。 [b]金锁正元丹[/b] 治肾虚泄泻,小便频数,盗汗遗精,一切虚证。(方见虚冷门。) [b]豆附丸[/b] 治肠胃虚弱,内受风冷,水谷不化,泻泄注下。 肉豆蔻(面煨,四两) 木香(二两,不见火) 白茯苓(四两) 干姜(炮) 肉桂 附子(制) 丁香(不见火。各一两) 上为细末,姜汁煮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米饮下。 (《良方》)[b]茱萸断下丸[/b] 治脏腑虚寒,腹痛不止泄泻,甚效。 吴茱萸(二两,炒) 赤石脂 川姜(各两半) 艾叶(炒) 缩砂仁 肉豆蔻 附子(制。各一分) 上为细末,面糊丸。每服五七十丸,食前米饮送下。昔赵从简通判丁母忧,食素日久,苦泻不止,日七八行,岁余。每服健中不过一二日复作。得此方而愈。后数年间遇泄泻,服之即效。 (《百选》)[b]缩脾丸[/b] 治滑泻不禁。 白术(炒) 赤石脂 肉豆蔻(面煨) 浓朴(姜制) 白姜(炮。各一两) 附子(制)荜茇 神曲(炒) 上为细末,醋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米饮下。 (《和剂》)[b]大已寒丸[/b] 治沉寒痼冷,脏腑虚惫,心腹 痛,胁肋胀满,泻泄肠鸣,自利自汗。 荜茇 肉桂(各四两) 干姜 高良姜(各六两) 上为末,水煮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米饮下。 □ (丹溪)[b]保和丸[/b] 治食积泻泄。(方见食积门。) (《良方》)[b]调中汤[/b] 治食滞泻泄呕吐,不思饮食。 藿香 砂仁 蓬术(炮) 干姜(炮) 肉桂 茴香 草果(各一钱) 麦芽(炒) 益智 橘红 苍术 神曲(炒) 桔梗 甘草(炙。各半钱) 上咀,作一服,水盏半、生姜三片、枣一枚煎七分,不拘时服。 [b]脾积丸[/b] 因食积作泻。 青皮 陈皮 三棱 莪术(煨。各三钱) 香附子(炒) 肉果 山楂 丁香 砂仁 槟榔 姜黄 浓朴(炒。各二钱) 黄连(三钱) 木香(钱半) 檀香 麦芽(各二钱) 荜茇 白豆蔻(各一钱) 上为细末,溶蜡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三十丸,温水下。 (《和剂》)[b]木香槟榔丸[/b] 治伤食泻。(方见积滞门。) (《宝藏》)[b]感应丸[/b] 治食滞泻泄将成痢疾。 木香(不见火,二两半) 肉豆蔻(二十个) 丁香(一两半) 巴豆(二十粒,去膜去油)杏仁(二百四十粒,汤泡去皮尖用) 百草霜(另研细,二两)干姜(炮,一两) 上四味为末,外入百草霜二两研,与豆杏七味同和匀,用好蜡六两溶化成汁,以重绢滤去渣,更以好酒一升,于银石器内煮蜡数沸倾出,待酒冷其蜡自浮于上,取蜡称用。春夏修合,用清油一两,铫内熬令香熟,次下蜡四两同化成汁,就铫内乘热拌和前项药末成剂,油纸裹旋丸。每服三十丸,空心姜汤下。 □ (经曰下者举之是也。) (东垣)[b]升阳除湿汤[/b](方见前。) [b]升阳除湿防风汤[/b] 如大便秘塞,或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或有白脓血,慎勿利之。利之必致重病,郁结而不通也。以故举其阳则阴气自降。 苍术(制,四两) 防风(二钱) 白术 茯苓 白芍药(各一钱) 上水二盏半先煎苍术,至二盏内诸药同煎,至一盏,食前热服。 (东垣)[b]升阳益胃汤[/b] 治阳气下陷。泄泻加桔梗。(方见脾胃门。) (东垣)[b]补中益气汤[/b] 加豆蔻诃子 治内伤脾胃,气虚下泄。(方见内伤门。) (《秘藏》)[b]黄 补胃汤[/b] 治大便一日三四次,溏而不多,有时泄腹中鸣。 当归身 黄 柴胡 益智 陈皮(各三钱) 甘草(炙,二钱) 升麻(二分) 红花(少许) 上咀,作二帖,每帖水盏半煎七分,去渣食远服。 □ (经曰滑者涩之是也。) (《发明》)[b]禹余粮丸[/b] 治滑泄脱下。 禹粮石(煨) 赤石脂( ) 龙骨(煨) 荜茇 肉豆蔻(制) 诃子(煨去核)干姜(炮。各等分) 上为细末,醋煮米糊丸,梧桐子大。每服八十丸,空心米饮下。 (《发明》)[b]五神丸[/b] 劫泻不止。 肉豆蔻(制) 龙骨( ) 赤石脂( ) 南木香 川木通(各等分) 上为末,为梅肉捣烂丸,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米饮下。 (《医林》)[b]固肠丸[/b] 治泄泻及痢疾,日夜无度。 肉豆蔻(制) 附子(制) 龙骨(研) 阿胶(炒) 赤石脂(煨醋淬) 干姜(炮)木香 人参(各一两) 沉香(五钱) 白术(炒二两) 诃子肉(二两) 上为末,粳米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米饮下。 [b]震灵丹[/b] 治肾泄滑泄不止。 禹粮石(火 醋淬不计遍次,手捻得碎为度) 代赭石(制同上) 赤石脂(煨)紫石英(各四两,杵碎入干锅内,以瓦盖口,盐泥固济,候干,用硬炭火 通红为度,出火毒二宿,研末用) 滴乳香(另研) 没药(另研) 五灵脂(各二两) 朱砂(一两,研) 上为细末,糯米粉糊丸,小鸡头大,风干。每服三丸,用炒故纸入枣煎汤,调钟乳粉少许,空心送下。 (《良方》)[b]敛肠丸[/b] 治久泻不止。 木香 丁香 附子(制) 砂仁 诃子肉 罂栗壳(去筋穣) 川姜 没石子 白龙骨 肉豆蔻(面煨) 赤石脂( ) 梓州浓朴(姜炒) 禹余粮(醋淬七次。各一两) 上为细末,面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食前米饮下。 (《良方》)[b]实肠散[/b] 治泄泻不止。 苍术(二钱,炒) 诃子(炮) 砂仁 肉豆蔻 陈皮 茯苓(各一钱) 木香 甘草(炙。各五分)浓朴(姜制,一钱) 上水盏半、姜五片、枣三枚,煎七分,食前服。 □ (《良方》)[b]丸宝饮[/b]调理脾胃止泄泻。 人参 白术 干姜(炮) 诃子(去核) 茯苓 木香 藿香(去土) 炙甘草 肉豆蔻(面煨。各一钱) 上水盏半姜枣煎,食前服。 [b]诃子皮散[/b] 治肠胃虚寒泄泻,米谷不化,肠鸣腹痛脱肛,或作脓血,日夜无度。 诃子皮(七分) 干姜(六分) 栗壳(去筋膜蜜炒) 橘皮(各五分) 《本草十剂》云∶涩可以去脱。以粟壳之酸,微涩止收,固气去脱,主用为君也。以诃皮之微酸,止收固血,治其形脱。橘皮微苦温,益真气升阳,为之使。以干姜大辛热之剂除寒,为臣。上为细末,水盏半煎分,和滓热服,空心再服全愈。 [b]枣肉丸[/b] 治脾胃虚寒,或肠鸣泄泻,腹胁虚胀,或胸膈不快,宜服。 破故纸(四两,炒) 木香(一两,不见火) 肉豆蔻(二两,面煨) 上为细末,灯心煮枣肉丸,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姜汤下。 (《本事》)[b]五味子散[/b] 治肾泄。 五味子(二两) 吴茱萸(半两) 上二味炒香熟为细末,每服二钱,陈米饮下。一人每五更初晓时必溏泄二次,名肾泄,服此而愈。 (《发明》)[b]白术中和汤[/b] 治脾胃虚弱,飧泄不化者。 白术(二两) 陈皮(一两) 半夏(八钱) 诃子肉(煨,八钱) 御米壳(七钱) 木香(三钱)山楂(五钱) 炙甘草(七钱) 白芍药(一两,煨) 白茯苓(半两) 干姜(炮,半两) 上咀,每服八钱,加姜三片、乌梅一个水煎,或米糊丸亦可。 (《良方》)[b]橘皮散[/b] 治脾胃虚寒,洞泻不止,肠内雷鸣,气胀膨满,冷气痛。 陈皮 白术(炒。各二两) 诃梨勒(煨) 干姜(炮) 枳壳 官桂(去皮) 木香 甘草(炙) 人参(各一两) 槟榔(炮,一枚) 草豆蔻(煨,五枚) 半夏(制,三分)浓朴(姜制。各两半)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前姜枣汤调下。 (《澹寮》)[b]四神丸[/b] 治脾泄肾泄,清晨溏泻。 肉豆蔻(二两) 破故纸(炒,四两) 木香(半两) 茴香(炒,一两) 上为末,生姜煮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盐汤下。 (《本事》)[b]二神丸[/b] 治脾胃虚弱,不思饮食,泄泻不止。 肉豆蔻(生用,二两) 破故纸(四两,炒) 上为末,以大肥枣四十九枚、生姜四两切同煮,枣烂去姜,取枣肉研膏入药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盐汤下。 □ [b]秘方∶[/b]治水泻及妇带并效。风化锻石五钱、白茯苓一两半,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白汤下。 [b]一方∶[/b]用车前子炒焦为末,米饮调下一钱服。 [b]一方∶[/b]用生姜一块打破,入艾一把同煎汤一盏,热服。 [b]一方∶[/b]治水泻不止,用黄连、浓朴各二钱或四钱,以生姜汁拌匀炒干,仍用生姜三片,水一盏煎七分服。 《千金方》∶治水泻无度,干姜末粥饮调一钱服之。 《集效方》∶治吐泻不止,四肢逆厥虚风,不省人事。服此四肢渐暖,神识便省回阳,用天南星为末,每五钱姜三片枣三枚,煎七分温服,未省再服。 [b]《衍义》云∶[/b]半夏今人惟知去痰,不知益脾止泻,盖能分水故也。脾恶湿,湿则濡而困,困则不能治水。经曰∶水胜则泻。一男子夜数如厕。或教以生姜一两碎之,半夏汤泡大枣各三十枚,水一升,瓷瓶内慢火烧为熟水,时时呷,数日便已。 [b]孙尚药∶[/b]治虚气伤冷,便作水泻,日夜三二十行,泄不止。夏月行路暴泻,以此备急,名朝真丹。用硫黄二两,牛角研令极细,枯白矾半两同研细匀,蒸饼丸梧桐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五十丸,盐汤下。蜡矾丸亦能解急止泻。(方见痈疽门。) [b]《经验方》∶[/b]治泄验,少进饮食,用糯米一升,水浸一宿沥干,慢火炒令极熟,磨细罗过如飞面,怀庆山药一两,碾末入米粉内,每日清晨用半盏,再入砂糖二茶匙、川椒末少许,将极滚汤调食,其味甚佳,且不厌人,大有资补。久服之,其精寒不能成孕者亦孕矣,盖有山药在内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