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方

(东垣)[b]藿香安胃散[/b] 治脾胃虚弱,不进饮食,呕吐不快。 藿香 丁香 人参(各一钱五分) 橘红(五钱)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一片煎七分,和渣温服。 [b]温胃汤[/b] 治服寒药过多,以致脾胃虚弱,胃脘痛。 人参 黄 陈皮 浓朴(姜制) 砂仁 益智仁 甘草(炙。各五分) 白豆蔻 干姜 泽泻 姜黄(各四分)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半盏,温和渣服。 [b]四君子汤[/b] 理脾胃之主药,补虚进食,此其人之本欤! 人参 白术(土炒) 白茯苓 甘草(炙) 上各等分,每服五钱,水钟半,生姜三片、枣一枚,煎七分,不拘时温服。《拔萃方》加陈皮一味,名异功散,快脾利气最妙。 [b]六君子汤[/b] 治脾胃不和,不进饮食,上燥下寒,服热药不得者,用此最当。 人参 白术 白茯苓 甘草 陈皮 半夏(姜制) 上各等分,每服五钱,姜三片、枣一枚,水钟半煎八分,温服。 [b]治中汤[/b] 治脾胃不和,呕逆霍乱,中满虚痞或泄泻。 人参 白术(炒。各一钱) 甘草(炙) 干姜(炮) 青皮 陈皮(各五分) 上水盏半、姜枣煎七分服。如呕甚,加半夏、丁香,名丁香温中汤。 [b]理中汤[/b] 治脾胃虚寒,或痛不思饮食。恶冷甚者加熟附子一二片煎。(名附子理中汤,方见伤寒门内。) [b]参苓白术散[/b] 治脾胃虚弱,饮食不进,或呕吐泄泻,及大病后调助脾胃。 人参 白术(炒) 茯苓 甘草(炙) 山药(炒) 白扁豆(炒。各一斤) 莲子(去皮心)砂仁 薏苡仁(炒) 桔梗(炒。各半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枣汤调服,或饮汤亦可。 (《三因》)[b]养胃汤[/b] 治脾胃虚寒,呕逆恶心,腹胁胀疼,肠鸣泄泻,或有外感寒热如疟,骨节烦疼,并皆治之。 藿香 浓朴(炒) 半夏(制) 茯苓(各钱半) 草果仁 陈皮 人参 附子(制三片)白术(炒。各一钱) 甘草(炙,五分) 上水二盏,姜三片、枣二枚煎一盏,食远服。 (《千金》)[b]大养胃丸[/b] 治脾胃虚弱,停寒留饮,膈塞气噎,翻胃吐食,常服养脾壮气,多进饮食。 人参 白术(炒) 白 豆(炒) 陈皮 三棱(炮) 砂仁(炒) 甘草(炙) 肉豆蔻(面包煨) 莪术(炒) 茴香(炒) 良姜 茯苓 益智仁 胡椒 木香 藿香 薏苡仁(炒)红豆 丁香 山药(炒) 枳壳(麸炒) 神曲(炒) 麦芽(炒) 桔梗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食远细嚼白汤或酒下。 (《三因》)[b]补脾汤[/b] 治脾胃虚寒,泄泻腹满,气逆呕吐,饮食不消。 人参 茯苓 陈皮 浓朴(炒) 白术(各八分) 甘草(炙) 干姜(炮) 草果 麦芽(炒。各五分) 上水盏半煎七分,空心温服。 (本集)[b]大健脾丸[/b](又名百谷丸)此方健脾养胃,滋谷气,除湿热,宽胸膈,去痞满。 久服强中益气,百病不生,元精炯炯,长寿之基,其在是矣。凡人皆因劳倦思虑恼怒、饥饱酒色湿热,浸以侵脾,则脾不能健运精微之气,而胃失所基,则亦因之而遂病矣。盖胃司纳受,其所以运化饮食之精气,分布四脏,充达四肢,荣养百骸,实脾运之功也。若脾脏一亏,则胃气不行,纵多纳谷,终是作胀,必至呕吐泄泻。四脏百骸皆失荣养,则诸病变生,攻治罔效,甚则绝谷而死矣。观此则知脾土为一身之枢机,故机息则神去而气散矣。 欲长生者何所恃哉?亦恃谷气而已矣。故经曰∶得谷者生,失谷者亡。予制大健脾丸以辅东垣补中益气汤,出入服之,万无一损。补中益气,因其内伤劳倦,即病内外发热,胃气下陷,用以升提胃气,救元气之已亏,是必用之剂也。若于平居不甚劳伤,胃气不陷,内外不热,只宜服大健脾丸,以防护而保助之,则自无伤损下陷之病至。且便于寻常日用,而无煎煮烦难之弊也,不有羽冀东垣之功矣乎? 人参(清河者,二两,饭上蒸) 白术(无油者,三两,土炒) 枳实(一两,饭上蒸)广陈皮(二两,米泔洗) 青皮(一两,米醋炒) 白茯苓(二两,饭上蒸) 半夏曲(一两,炒) 谷芽(一两六钱,炒) 山楂肉(一两,饭上蒸) 川黄连(一两六钱,用吴茱萸半两,浸炒赤色去萸) 广木香(半两,不见火) 白豆蔻仁(半两,炒) 上末,长流水煮,老米荷叶汤滴丸,绿豆大。每服百丸,食前白汤下。 (《本事》)[b]温脾散[/b]温中开胃进食,利气散寒。 白术 陈皮 砂仁 浓朴(制。各一两) 良姜 桔梗 白芷 茴香(炒) 木香 麦芽 香附子 青皮 甘草(各半两) 红豆 干葛(各三钱) (《御药》)[b]参苓平胃散[/b] 治脾胃不和,不思饮食,心腹胁胀刺痛,口苦无味,胸满短气,呕哕恶心,噫气吞酸,面色萎黄,肌体瘦弱,怠惰嗜卧,或自利,或霍乱,或嗝气反胃,并宜服此。 苍术(制,半斤) 浓朴 陈皮(各五两) 甘草 人参 茯苓(各二两)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一枚,煎七分,不拘时服。 一方枣肉丸胡椒大,每服五十丸,姜汤空心下。常服一剂,和胃调气,化宿滞消痰癖,散四时风寒瘴气最妙。 (《选方》)[b]八味理中丸[/b] 治脾胃虚寒,饮食不化,胸膈痞闷,或呕吐泄泻。 人参(一两) 白术(炒,四两) 白茯苓(二两) 甘草(两半) 干姜(炮,一两) 砂仁(炒)神曲(炒。各两半) 麦芽(炒二两) 上为细末,炼蜜丸,每两分作十丸。空心用一丸,姜汤嚼下。 (《拔萃》)[b]木香人参生姜枳术丸[/b]开胃进食。 木香(三钱) 人参(三钱半) 干姜(钱半) 枳实(八钱) 白术(两半) 陈皮(四钱) 上为细末,荷叶烧饭为丸,胡椒大。每服五十丸,温水下。 [b]丁香透膈汤[/b] 治脾胃不和,虚寒恶心痰逆,或呕吐饮食不进。 人参 白术(各一钱) 陈皮 半夏(制) 浓朴(制) 甘草(炙。各六分) 藿香 砂仁(炒研) 肉豆蔻(面包煨) 白豆蔻 丁香 木香 香附子(炒) 沉香(各三分)草果(三粒) 神曲(炒) 青皮 麦芽(各五分) 上水二盏、姜三片、枣一枚,煎八分。不拘时温服,忌生冷。 [b]八珍汤[/b]和脾胃养气血之要药。 人参 白术 茯苓(各一钱) 甘草(炙) 当归(八分) 川芎 芍药 砂仁(各五分) 上水盏半,姜三片、枣一枚,煎八分,温服。 (《仁斋》)[b]豆蔻橘红散[/b]温脾养胃,升降阴阳,和三焦,化宿食。 白豆蔻 人参 丁香 木香(各半两) 白术(炒) 浓朴(炒) 陈皮 半夏(制。各一两)干姜(炮) 神曲(炒) 藿香 甘草(炙。各半两) 上每服三钱,水盏半、姜三片、枣一枚,煎七分,温服。 [b]健脾散[/b]通中健胃,消食快气。 人参 白术(炒) 藿香 丁香 砂仁(炒) 肉果(煨) 神曲(炒) 甘草(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不拘时,橘皮汤调下。 [b]人参开胃汤[/b] 治脾胃不和,不思饮食。此药助胃进食。 人参 橘红 丁香 木香 藿香 神曲(炒) 麦芽(炒) 白术 茯苓 砂仁 莲肉 浓朴(炒) 半夏(姜制) 甘草(炙。各七分) [b]人参启脾汤[/b] 治脾胃虚弱,不进饮食,此药最效。 人参 白术(各一钱) 茯苓 半夏(制) 藿香 砂仁(各五分) 橘红(七分) 神曲(炒)麦芽(炒) 黄连(微炒) 甘草(炙,四分) 木香(三分磨) 口渴加干葛一钱。头痛加川芎(五分)。腹胀加苍术(一钱)。恶心呕吐加白豆蔻(五分)。 [b]启脾丸[/b] 治脾胃不和,气不升降,中满痞塞,心腹膨胀,肠鸣泄泻,不思饮食服此。 人参 白术(炒) 青皮 陈皮 神曲(炒) 麦芽(炒) 砂仁 干姜(炮) 浓朴(炒。各一两)甘草(炙一两)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食前细嚼,米饮下。 [b]香砂理中丸[/b] 治脾胃虚弱,感寒停饮,心腹卒痛,手足厥冷,呕吐清水,饮食不进。 人参 白术(炒) 干姜(炮) 甘草(炙。各二两) 木香 砂仁(炒。各半两)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胡椒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白汤下。 (秦家)[b]二十四味养胃丸[/b] 治风冷寒湿邪气,腹胀痞满刺痛,吐逆吞酸,肠鸣泄泻,羸困倦无力,不思饮食,一切脾胃之疾宜服此。 丁香 沉香 木香(各钱半) 附子(制,六钱) 陈皮 大腹皮 神曲(炒。各半两)麦芽(炒) 肉桂 白术(各两半) 浓朴(炒,三钱) 诃子(煨,一两) 人参 茯苓(各四钱)砂仁(八钱) 荜澄茄 白附子(炮) 良姜(油炒) 红豆 胡椒 荜茇 干姜(炮) 甘草(各二钱) 生姜(十四两,切焙干)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细嚼白汤下。 [b]胃爱散[/b] 治脾胃久虚,中焦气滞壅上,或有冷涎上潮,或呕吐恶心,或胸腹疼痛,不思饮食。 人参(一两) 白术 茯苓 丁香 甘草(炙。各一钱) 肉果(制,三个) 黄 干姜(各半两) 上用白米二盏,同研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一片,煎七分,通口服。如脏腑不调,加丁香十四粒、石莲肉七粒同煎。 [b]谷神丸[/b]健脾消食益气,进美饮食。 人参 青皮 香附子(炒) 三棱 蓬术(炮) 砂仁 陈皮 神曲 麦芽(炒)枳壳(炒。各等分) 上为细末,老米粉打糊丸,如胡椒大。每服四十丸,空心米饮下。 (东垣)[b]白术丸[/b] 治伤豆粉湿面酒腻之物。 白矾(枯,三分) 黄芩(二钱) 橘皮(七钱) 神曲(炒) 半夏(制) 白术(炒)枳实(麸炒。各一两) 上为细末,汤浸熬饼为丸,如胡椒大。每服三五十丸,白汤下。素食多用干姜,故加黄芩以泻之。 (东垣)[b]草豆蔻丸[/b] 治秋冬伤冷物,胃脘常心而痛,上支两胁,咽膈不通。 炒盐(五分) 干生姜 青皮 陈皮 麦芽(炒) 黄芩(冬不用) 半夏(制) 神曲(炒。各半两) 草豆蔻(面包煨去皮取仁) 白术(炒) 枳实(炒。各一两) 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胡椒大。每服三五十丸,白汤下。 □ 易水张洁古常云∶脾胃虚弱,不可用峻利之药。凡用利药,一时称快,病去之后,脾胃既损,是真气元气败坏,促人之寿。尝制一方,枳实一两,麸炒黄为度,白术二两,土炒。 只此二味,荷叶包烧饭为丸。以白术甘温,补脾胃之元气,其味苦,除胃中之湿热,利腰脐间血。故先补脾胃之弱,过于枳实克化之药一倍。枳实味苦寒,泄心下之痞闷,消化胃中所伤。此药下胃,不能即消,须待一两时辰许食则消化。是先补其虚,而后化其所伤,则不峻利而损真气。当是之时,未悟用荷叶烧饭为丸之理,老年味之始得,可谓奇矣。荷之为物,中空象震,震者动也,运动不息之意也。脾胃之气运动不息,而干健之功成矣,复何患之有哉? 甫按∶枳术二味亦平剂耳。白术一味健脾,尚不能成功,又加枳实消导,其功益缓。 今人久服之,脾胃终无强健之日。脾胃大虚,须得补中益气之剂,方能奏续,况原方用煨饭作丸且大,殊为难消。今改以汤滴小丸,甚易化也。 [b]枳术丸[/b]强胃消痞满化食。 白术(二两,炒) 枳实(一两,炒) 上为细末,荷叶煮老米饮滴为丸,如绿豆大。每服百丸,不拘时白汤下。用白术之意,不敢求速,消导令其胃气强,而后食化不复伤也。因证加味法开于下。 东垣加陈皮一两,名橘皮枳术丸。 伤冷物者,加半夏一两,名橘半枳术丸。 元气素弱,饭食难化,食多则腹中不和疼痛泻泄,此虚寒也,加人参、炒芍药、炒神曲、炒麦茅各一两,砂仁、木香各半两。 有痰之人,胸膈郁塞,吞酸噎气,及素有吐酸之证,或有酒积,或泻或结。此皆温热也,加姜汁炒黄连、炒芍药、陈皮各一两,石膏、生甘草各半两,砂仁、木香各二钱,川芎四钱。 只饮食饱闷,痞塞难消者,加神曲、麦芽、山楂各一两;如有食积痞块在腹者,再加黄连、浓朴、栝蒌各半两;坚硬者再加醋煮莪术、昆布各三钱。 伤冷食不消,腹疼溏泄者,加半夏、砂仁、干姜、神曲、麦芽各半两。 有恼怒伤食,气滞不通,加川芎、香附(各一两),木香、黄连(各半两)。 胸膈不利之人,过服辛燥之药,以致上焦受伤,胃脘干槁,呕吐鬲噎反胃者,加姜炒黄连、炒栀子(各半两),白芍药、当归(各一两),桔梗、生甘草、石膏(各半两)。胸膈顽痰,大便燥结者,加芒硝(半两);素有痰火湿热者,加半夏、陈皮、白茯苓(各一两),姜炒芩连(各半两)。 能食者但食后饱闷难化,此胃火旺脾阴虚也,加酒炒白芍药、石膏( 。各一两)、人参(七钱)、生甘草(半两)、炒黄连,炒香附、木香(各四钱)。 年高人脾虚血燥,易饥易饱,大便结燥,加白芍药、当归(各一两)、人参(七钱) 升麻、甘草(炙。各四钱)、山楂,麦芽,桃仁(去皮尖。各半两)。 (《直指》)[b]加味枳术丸[/b] 治脾胃虚弱,饮食减少,胸膈膨闷,酒伤食积,气滞腹满。 常服则进食宽中,和畅脾胃。 白术(泔浸土炒,二两) 枳实(麸炒,一两) 神曲(炒) 麦芽(炒杵去皮) 陈皮 山楂 香附子(炒。各一两) 砂仁(炒,半两) 如前法丸服。 [b]枳术二陈汤[/b] 治脾胃痰饮,胸膈不利。 枳实(炒,半两) 白术(炒) 半夏(制) 茯苓 陈皮(各八分) 甘草(炙,五分) 水盏半,姜枣煎,温服。 [b]凝神散[/b] 治胃虚燥热口干,或泄泻,收敛胃气,清肌表。 人参 白术 茯苓(各一钱) 甘草(炙,五分) 山药 白扁豆(炒。各八分) 梗米(一撮)淡竹叶(十个) 地骨皮 麦门冬 生地黄(各五分) 上水盏半、姜三片、枣一枚,煎七分,温服。 [b]平胃散[/b] 治脾胃不和,呕吐恶心,不思饮食。 苍术(制,三钱) 浓朴(制) 陈皮(各二钱) 甘草(炙,一钱) 上水二盏、姜三片、枣二枚,煎一盏,食远服。一方加草果,名草果平胃散。或为细末,每服二钱,盐汤调下。 (丹溪)[b]保和丸[/b]消滞宽胸进食。虚者煎补脾药送下。 山楂(二两) 萝卜子(炒,半两) 半夏(制) 陈皮 茯苓 神曲(炒。各一两)连翘(三钱) 上为细末,神曲糊丸,如胡椒大。每服五十丸,白汤下。加白术二两,名大安丸。 (仁斋)[b]加味保和丸[/b]消痰利气去湿热,扶脾胃,进饮食。 山楂 神曲(炒) 半夏(制) 茯苓(各三两) 陈皮 连翘 萝卜子(各二两)白术(炒,五两) 苍术(泔浸) 枳实(各一两) 香附子(酒浸) 浓朴(炒。各二两)黄芩(去朽酒炒) 黄连(酒炒。各一两) 上为细末,姜汁作面糊为丸,胡椒大。每服五十丸,渐加至七八十丸,食后茶汤任下。 (东垣)[b]和中丸[/b] 治病久虚弱,厌厌不能食,脏腑或秘或溏。此胃气虚弱也。此药和中理气,消痰去湿热,浓肠胃,进饮食。 白术(炒,二两) 浓朴(制) 陈皮 半夏(制。各一两) 木香 槟榔 枳实 甘草(炙。各半两) 上为细末,姜汁和,蒸饼为丸,如胡椒大。每服三五十丸,食远或食前白汤送下。 [b]安胃丸[/b]温中补气,安胃进食。 白术(炒,二两) 茯苓(一两) 陈皮 青皮 砂仁(炒) 麦芽(炒。各半两)木香 干姜(炮。各二钱) 上为末汤浸,蒸饼丸,如胡椒大。每服五十丸;食前白汤下。 [b]嘉禾散[/b] 治脾胃不和,胸膈痞闷,气逆生痰,不进饮食,五嗝五噎,并皆治之(方见嗝噎门。) [b]木香启中汤[/b]补脾胃,进饮食,宽膈顺气。 木香 人参 白术(炒) 茯苓 陈皮 半夏(制) 枳壳(炒) 香附子(炒) 砂仁 白豆蔻 甘草(炙。各七分) 上咀,水盏半,姜五片、枣一枚,煎八分,食远服。 [b]葛花解酲汤[/b] 治饮酒太过,呕吐痰逆,心神恍惚,胸膈不利,手足战摇,饮食减少,小便涩。 人参 白术 白茯苓 白豆蔻 葛花 砂仁(各一钱) 陈皮 青皮 猪苓 泽泻(各七分)神曲(炒) 木香(磨。各五分) 上咀,水二盏、姜五片,煎八分。食远稍热服,取微汗,酒病去矣。或为末,姜醋汤调服亦可。 [b]附子黄 草果饮[/b] 治脾胃虚寒呕吐,不思饮食。(方见反胃呕吐门。) [b]丁香煮散[/b] 治胃虚呕吐不食。(方见吐门。) [b]泻黄散[/b] 治脾胃壅滞不食,口内生疮,心烦口渴。 防风 藿香 石膏( ) 砂仁 山栀仁 甘草(各七分) 上水盏半、灯心十根、枣一枚,煎七分,食后服。 [b]胃苓汤[/b] 治脾胃湿热,小腹胀满,或大便泄泻,小便不利,或寒热不定,并皆可服。 白术(一钱) 茯苓(八分) 猪苓(五分) 泽泻(七分) 桂(三分) 苍术(七分) 浓朴(五分)陈皮(七分) 甘草(三分) 水盏半、姜二片、枣一枚,煎七分,不拘时服。 [b]大黄泻热汤[/b] 治脾脉厥逆,大腹中热切痛,舌强腹胀身重,食不下,心疰脾急痛。 大黄(半两) 茯苓 泽泻 黄芩 陈皮 细辛 芒硝 甘草(各一钱) 上除黄硝外,水三盏煎二钟,去滓入黄煎三沸,再入硝,分二服。 (东垣)[b]备急丸[/b] 治脾胃不快,胸膈胀满,心腹百病,卒痛如锥,用此解急。气暴逆者并治。 大黄(一两,为末) 干姜(五钱,炮为末) 巴豆仁(五钱,去油研为粉) 上合一处研匀,炼蜜捣末丸,黍米大。二丸温水下。实者加一丸。孕妇勿服。如饮食停在胸口作痛而胀,兀兀欲吐者,探吐之。 [b]枳实导滞丸[/b] 治伤湿热之物不化,而作痞满闷乱。 枳实 白术 神曲(各三钱) 泽泻(二钱) 大黄(一两) 黄芩 茯苓 黄连(各五钱) 上为细末,蒸饼丸,如胡椒大。每服七十丸,白汤下。 (凡湿热饮食伤者,枳实导滞丸极效。用黄芩、黄连以清其热,茯苓,泽泻以行其湿,枳实消痞满化宿食,白术补脾行湿,大黄涤荡攻下,又能去热物之伤,故用得效。若非东垣之圣,乌足以与此?何世医不察所伤寒热,悉皆用之,然则寒物所伤者不宜此。) (《局方》)[b]木香槟榔丸[/b] 治气滞宿食胀满。(方见积门。) (秘方)[b]化滞丸[/b]理诸气,化诸积,夺造化,有通塞之功;调阴阳,有补泻之妙。久坚沉痼,磨之自消;暴滞积留,导之立去。 南木香 丁香 青皮 陈皮(去白) 黄连(各二钱半) 京三棱 莪术(煨。各五钱)半夏曲(二钱) 上八味晒干,共研为细末。 巴豆(去壳滚汤泡,逐一擘开去心膜,以圆器盛,用好醋浸过一顷,慢火熬至醋干,称六钱重研细。将前药末和之再研,令自干,后入乌梅肉膏。巴豆若干,止用梅四钱五分)乌梅肉(用火焙干为细末,称五钱重用米酷调略清,慢火熬成膏,和巴豆粉入药) 上通和匀了,入白面八钱重,水调得法,慢火调糊为丸,如粟米大。每服五七丸,人盛者十丸。五更空心用陈皮汤下。不欲通者津下。但知所积物,取本汁冷下。停食饱闷,枳壳汤下。因食吐不止,津液咽下即止。妇人血气痛,当归汤下。赤痢冷,甘草汤下。白痢冷,干姜汤下。心动,石菖蒲汤下。诸气痛,生姜陈皮汤下。小肠气,茴香酒下。若欲推荡积滞,热姜汤下。仍加数丸,未利再服,利多不止,饮冷水一二口即止利。此药得热即行,得冷即止。小儿疳积,量大小,饮汤下。妊娠勿服。 [b]快活丸[/b] 治宿食不消,致伤脾胃。 大黄(生用) 槟榔 陈皮(各二两) 青皮(二两半) 三棱(醋煮) 萝卜子(炒)香附子(制) 蓬术(各四两) 黑牵牛(半斤) 麦芽(半斤,用巴豆三钱同炒黄色去巴豆) 上为细末,滴水丸,梧桐子大。每服五七丸,食前淡姜汤下。 [b]感应丸[/b] 治宿食积滞,腹痛,胸膈痞闷。(方见积利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