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认症定穴
《难经·六十一难》曰∶经言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何谓也?盖望而知之者,望见其五色,以知其病。
《素问·五脏生成篇》云∶色见青如草滋,黄如枳实,黑如 ,赤如 血,白如枯骨者皆死。青如翠羽,赤如鸡冠,黄如蟹腹,白如豕膏,黑如乌翎者皆生。
闻而知之者,闻其五音以别其病。四明陈氏曰∶五脏有声,而声有音,肝声呼,心声笑,脾声歌,肺声哭,肾声呻。常则安,变则病,闻何声,则知何经之病也。
问而知之者,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所欲者偏嗜、偏多食之物也。)
切脉而知之者,诊其寸口,视其虚实,以知其所病在何脏腑也。王氏脉法赞曰∶脉有三部,漏刻周旋,水下二刻,脉一周身,旋复寸口,虚实见焉。
经言∶以外知之曰圣,以内知之曰神,此之谓也。
凡认真病名,详察后书,诸先生认症定穴,相对不二。病名之下,开用何穴,有二、三、五针几分,或灸几壮,或补或泻,或迎或随,或半补半泻,以活经络。或飞经走气,引导气血。或久留,或去疾。或提或插,或出血、或不出血,俱在前手法之内也。先屡用屡效。
凡后言穴不言针灸者,以针刺之。言灸不言针者,禁针也。言针不言灸者,禁灸也。又言三分五分者,针刺三分五分深也。言三壮五壮者,艾灸三壮五壮也。
《灵枢·杂症论》∶人身上部病,取手阳明大肠;中部病,取足太阴脾经;下部病,取足厥可选一、二穴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