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邪刺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见《灵枢》卷十一第七十五《刺节真邪篇》。又自“黄帝曰:余闻刺有五邪”至“真气存”,见《甲乙经》卷五第二。自“请言解论”至“此所谓引而下之者也”,见《甲乙经》卷七第三。自“大热遍身”至“所谓推而散之者也”,见《甲乙经》卷七第二。自“黄帝曰:有一脉生数十病者”至末,见《甲乙经》卷十第一下篇。惟自“当是之时善行水者”以下至末,袁刻及别钞本均缺,平从日本仁和寺宫御所藏残卷十三纸中检出补入,经文杨注缺而复完,洵堪宝贵也。
[b]黄帝曰:余闻刺有五邪,何谓五邪?岐伯曰:疾有时痈者,有容大者,有狭小者,有热者,有寒者,是谓五邪。黄帝曰:刺五邪奈何?岐伯曰:凡刺五邪之方,不过五章,瘅热消灭,肿聚散亡,寒痹益温,小者益阳,大者必去,请道其方。[/b]
五法须①别为章也。瘅,热病也,音丹。
平按:“时痈”《灵枢》、《甲乙》作“持癃”。“有容大者,有狭小者”,《甲乙》无“容”、“狭”二字。
①“须”,盛文堂本作“题”;仁和寺本虫蚀不完,观其剩形,似“须”字。
[b]凡刺痈邪,无迎陇,[/b]
陇,大盛也。痈之大盛将有脓,不可迎而泻之也。
平按:“无迎陇”上,《甲乙》有“用铍针”三字。
[b]易俗移性不得脓,诡道更行,行去其乡,不安其处所乃散亡,[/b]
易其常行法度之俗,移其先有②寒温之性,更量脓之所在,上下正傍,以得为限,故曰去其乡,不安于处一,病乃散亡也。
平按:“诡”《灵枢》作“脆”,《甲乙》作“越”。“行”字,《灵枢》、《甲乙》不重。“处所”,“处”字袁刻脱。注“处一”,恐是“一处”传写之误。
②“有”字,仁和寺本、盛文堂本均作“为”。
[b]诸阴阳过痈所者,取之其输泻之。[/b]
诸阴阳之脉过痈所者,可取痈之所由之输泻之也。
平按:“过”《甲乙》作“遇”;《灵枢》“痈”下无“所”字。
[b]凡刺大邪,日③以小泄,夺有余,乃益虚。栗其道,针干④其邪肌肉亲,[/b]
大邪者,实邪也,行泻为易,故小泄之,益虚取和也。于针之道,战栗谨肃⑤,以针干邪,使邪气得去,肌肉相附也。亲,附也。
平按:“大邪”下,《甲乙》有“用锋针”三字。《灵枢》“栗其道”作“剽其通”。《甲乙》“栗”作“标”。《灵枢》、《甲乙》无“干”字,袁刻“干”作“于”,注同。
③“日”,盛文堂本同。仁和寺本作“曰”。
④“干”,盛文堂本作“于”。注同。
⑤“战栗谨肃”,盛文堂本作“战慓谨书”;仁和寺本残,作“战慓□□”,所缺字虫蚀不完,似为“谨肃”。
[b]视之无有,反其真,[/b]
视邪气无有,反其真气乃止也。
平按:“反其真”,《甲乙》作“乃自真道”四字。
[b]刺诸阳分肉间。[/b]
刺大邪所在⑥也。
⑥“所在”,仁和寺本、盛文堂本均作“在所”。
[b]凡刺小邪曰⑦以大,补其不足乃无害。[/b]
小邪,虚邪也。行补为难也,故曰大补,使其实也。
平按:“小邪”下,《甲乙》有“用员针”三字;“补”下有“益”字。
⑦“曰”,盛文堂本作“日”。
[b]视其所在迎之界,远近尽至不得外,[/b]
界,畔际也。视虚实⑧畔界,量真气远近,须引至虚中令实,不得外而不至也。
平按:注“须”下原不缺,袁刻误空四格。
⑧“虚实”,仁和寺本、盛文堂本均作“虚邪”。
[b]侵而行之,乃自费,[/b]
侵,过也。补须实,知即止,补过即损正气。费,损也。
平按:“费”《甲乙》作“贵”,注云:“一作费。”
[b]刺分肉之间也。[/b]
刺小邪所在也。
[b]凡刺热邪,越而沧,出游不归乃无病,为开道乎,[/b]
刺热之道,泻越走气①,便觉沧然;热气不归,病则愈也。
平按:“热邪”下,《甲乙》有“用鑱针”三字。“沧”《灵枢》作“苍”;“开道”作“开通”。注“走气”,袁刻缺“走”字。“觉”上原缺一字,谨拟作“便”②。
①“走气”,仁和寺本同。盛文堂本作“热气”。
②“便”,仁和寺本缺。盛文堂本为“便”字。
[b]辟门户,使邪得出,疾乃已。[/b]
辟,开也。
平按:“辟”《甲乙》作“闢”。
[b]凡刺寒邪日以温,徐往疾去致其神,门户已闭气不分,虚实得调真气存。[/b]
刺寒之道,日日使温,徐往而入,得温气已,,去疾而出针,以致神气为意也。
平按:“寒邪”下,《甲乙》有“用毫针”三字。“疾去”《灵枢》作“徐来”。
[b]黄帝曰:官针奈何?岐伯曰:刺痈者用铍针;刺大者用锋针;刺小者用员利针;刺热者用鑱针;刺寒者用毫针。[/b]
刺五邪者,九针之中,用此五针,是所宜也。
平按:《甲乙》无此一段。
[b]请言解论,与天地相应,四时相副,人参天地,故可为解。[/b]
人法天地,故可为解。人应天地之数,故请言之。
[b]下有渐洳,上生苇蒲,此所以知形气之多少也。[/b]
洳,汝据反,渐洳,润湿之气也。见苇蒲之茂悴③,知渐洳之多少;观人形④之强弱,识血气之盛衰。
③“茂悴”,盛文堂本作“□焠”,仁和寺本作“□悴”。
④“形”,仁和寺本、盛文堂本均作“身”。
[b]阴阳者,寒暑也,热则滋而在上,根荄少汁。人气在外,皮肤缓⑤,腠理开,血气泄⑥,汗大泄,肉淖泽。[/b]
春夏,阳而暑也,草木阳气,滋其枝叶,根茎少汁也。荄,茎也。有本“荄”为“叶”者,非也。人亦如之,气溢于外,皮腠开⑦湊,大汗泄出,血气内竭⑧。
平按:《灵枢》、《甲乙》“滋”下有“雨”字。“荄”《甲乙》作“茎”,注云:“《灵枢》作荄。”
⑤“缓”,盛文堂本作“緻”。
⑥“泄”,仁和寺本、盛文堂本均作“减”。
⑦“开”,盛文堂本作“淖”;仁和寺本此字残,左半部“氵”尚可辨。
⑧“竭”,仁和寺本、盛文堂本均作“减”。
[b]寒则地冻水冰,人气在中,皮肤致,腠理闭,汗不出,血气强,肉坚涩。[/b]
秋冬,阴而寒也,阳气下①降,寒气在地,地冻水冰,人气亦然,暖②气入脏,阴气在于皮肤,故腠理闭塞,血气强,肌③肉坚涩也。
平按:以下从残篇中检出补入。
①“下”,盛文堂本作“不”。
②“然,暖”,仁和寺本缺一字,作“□暖”;盛文堂本作“大痠”,疑误。
③“气强,肌”,萧本原空三格。仁和寺本亦缺此三字。今依盛文堂本补入。
[b]善穿地者④,不能凿冻。善用针者,亦不能取四厥。而脉涘结,坚搏不往来者,亦未可即柔。[/b]
水之性流,故谓之往。言水可往而冰不可流。人之在冬,四肢寒⑤冷,脉□肉□⑥,故不行针也。今⑦之医⑧者,岁⑨寒之时不与⑩,而针伤肌破肉,更增他病,可不衰欤?四厥,四肢逆冷(11)也。
平按:“穿地”《甲乙》作“穷地”;“四厥”作“四逆”。“而脉涘结”《灵枢》、《甲乙》作“血脉凝结”。《甲乙》“未可”作“不可”。
④“善穿地者”前,萧本原有“当是之时”四字,盛文堂本有“当”字。均据仁和寺本删。
⑤“四支寒”,萧本原空二格;盛文堂本作“四支寒”;仁和寺本“支寒”二字残缺,其残画似此二字。
⑥“□肉□”,仁和寺本同。盛文堂本作“涩肉坚”。
⑦“今”,萧本原空一格。今据仁和寺本、盛文堂本补入。
⑧“医”,萧本原作“凿”。仁和寺本残,其残形似“医”字。
⑨“岁”,萧本原作“发”。盛文堂本作“严”。今据仁和寺本作“岁”。
⑩“时不与”,萧本原空三格。盛文堂本作“时不奖”。今据仁和寺本作“时不与”。
(11)“逆冷”,萧本原作“□冬”。今据仁和寺本、盛文堂本作“逆冷”。
[b]故行水者,必待天温,冰释冻解,而水可行,地可穿也。人脉犹是也,治厥者,必先熨调和其经,常与腋、肘与脚、项与脊以调之,火气通,血脉乃行,然后视其病,脉淖泽者,刺而平之,[/b]
善(12)行水穿地者,必待春夏也。冬日用针者,须姜、椒、桂、酒之巾熨,令经脉淖泽调适,然后可行针也(13)。两掌(14)、两腋、两肘、两脚、腘、膝、项之与脊□之(15)□十二(16)经脉所行要处,熨通脉道也(17)。
平按:《甲乙》“冻解”上有“穷地者必待”五字;“而”字下无“水可行”三字;“穿”作“穷”;“熨”下有“火以”二字。“常”《灵枢》、《甲乙》作“掌”,据本注亦宜作“掌”,恐传钞之误。“以调之”《甲乙》作“以调其气”。“火气通”《灵枢》作“火气已通”,《甲乙》作“大道已通”。
(12)“善”,萧本原作“若”,今据仁和寺本、盛文堂本改。
(13)“也”字,萧本原无。今据仁和寺本、盛文堂本加。
(14)“两掌”,仁和寺本误作“两一”;盛文堂本作“两手”。
(15)“之”前所缺一字,盛文堂本作“肫”,仁和寺本残缺难辨。
(16)“十二”,萧本原空二格,盛文堂本误作“解”。今依仁和寺本作“十二”。
(17)“熨通脉道也”,盛文堂本作“故熨之通脉道也”;仁和寺本有缺文,作“□熨天□□道也”。
[b]坚紧者,破而散之,气下乃止,此所以解结者也。[/b]
病之坚紧,因适破散,□□□□因□□经(18)。
平按:“散之”《甲乙》作“决之”。
(18)“□□□□因□□经”,盛文堂本作“令其□□因于解结”;仁和寺本有缺字,作“令□□因□□”。
[b]用针之类,在于调气,[/b]
气之不调则病,故疗病者在于调气也。
[b]气积于胃,以通营卫,各行其道。[/b]
胃受水谷,以生于气,故水谷之气积于胃也。卫气起于胃之上口①,营气起于胃之中
口②,营在脉中,卫在脉外③,今用针调于胃气④,通于营卫,使各行其道也。
①“上口”,萧本原空二格,今据仁和寺本、盛文堂本补。
②“中口”,萧本误作“内口”,今据仁和寺本、盛文堂本改。
③“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萧本原作“营行于脉中,卫行脉外”,盛文堂本作“营在脉内,卫在脉外”。今依仁和寺本改。又按:仁和寺本“卫”前空一格,据文义似无缺字,待考。
④“用针调于胃气”,盛文堂本作“月针谓于胃气”,似有误。仁和寺本“用”字残缺右半,初看似“月”字;“于”字残,似“大”字。
[b]宗气留于海,其下者注于气街,[/b]
谷入于胃,其气清者上注于肺,浊者下流于胃,胃之气上出于口,以为噫气。肺之宗气留积气海,谓胸间动气也。动气下者,注于气街⑤,生肺脉者也⑥。
平按:《甲乙》“留于海”作“留积在海”。
⑤“注于气街”,盛文堂本作“注经气街”;仁和寺本第二字残,似“经”字。
⑥“生肺脉者也”,盛文堂本作“生足阳明脉,上注肺也”;仁和寺本有缺字,作“足阳明脉□□也”。
[b]其上者走于息道。[/b]
肺之清气积于海者,走于息道,以为呼吸也。
平按:《甲乙》作“上行者注于息道”。
[b]故厥在于足,宗气不下,脉中之血涘而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b]
厥,谓⑦逆冷。胸⑧之动气,不循脉行下至于足,故曰涘而止也。冬日不用火调,不可取也⑨。
平按:“涘而止”《灵枢》、《甲乙》作“凝而留止”。《甲乙》“弗能取之”作“针弗能取”。
⑦“谓”,盛文堂本误作“四支”。仁和寺本亦作“谓”。
⑧“胸”,盛文堂本作“心”;仁和寺本亦作“胸”。
⑨“也”字前,盛文堂本有“之”字。
[b]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实虚,切如循之,按而弹之,视其变动者,乃后取而下之。[/b]
用针之法,必先⑩察经络虚实,实则切循其脉,虚则按其所针之处,以手弹之,视其变动,然后取而下之也。
平按:“切如循之”《灵枢》、《甲乙》作“切而循之”。“变动”《灵枢》、《甲乙》作“应动”。“取”下,《灵枢》有“之”字。
⑩“必先”及后文“实则”、“虚则”,盛文堂本及仁和寺本均作“一则”、“二则”、“三则”。
[b]六经调者,谓之不病,虽病,谓之自已也。[/b]
三阳三阴,六经相得,不可有病,虽客邪为病,必当自已也。
[b]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令之不通,视而泻之,此所谓解结者也。[/b]
一经,十二经中随是何经也。大经(11)随身上下,故为从也。络脉傍引,故为横也。正经上实下虚者,必是横络受邪,盛加大经(12)以为病者(13),故视泻之,故为解结也①。
平按:《甲乙》“泻之”下,有“通而决之”四字。
(11)“大经”,盛文堂本作“夫经络”;仁和寺本缺一字,作“夫经□”。
(12)“大经”,盛文堂本作“正经”;仁和寺本亦作“大经”。
(13)“病者”,盛文堂本作“病法”;仁和寺本亦作“病者”。
①“故为解结也”,仁和寺本第一字缺上半部,观其残形,似为“以”字;盛文堂本作“以为解经也”。
[b]上寒下热,先刺其项太阳,久留之,已则熨项与肩胛,令热下合乃止,所谓推而上之者也。[/b]
上寒,腰以上寒;下热,腰以下热。项太阳之太阳脉也。久留针者,推别热而使之上也。热既聚于肩项,为令和之,故熨使下也。推热令上,故曰推而上之也。
平按:“已则熨”《灵枢》作“已刺则熨”,《甲乙》作“已刺则火熨”。“下合”,“合”字《甲乙》注云:“一本作冷。”
[b]上热下寒,视其虚脉而陷下于经络者取之,气下乃止,此所谓引而下之者也。[/b]
腰以上热,腰以下冷,视腰以下有虚脉陷于余经及络者,久留针,使气下乃止,故曰引而下之者也。
平按:“陷下”《灵枢》作“陷之”。
[b]大热遍身,狂而妄见、妄闻、妄言,视足阳明及大络取之,[/b]
足阳明主气②,其气强盛,狂妄见闻及妄言,多因此脉,故取阳明正经及络,以去之也。
平按:“狂而妄见妄闻妄言”《甲乙》作“故狂言,妄见妄闻”。
②“气”,盛文堂本作“热”;仁和寺本此字残缺,观其剩形,似“气”字。
[b]虚者补之,血实者泻之。因令偃卧,居其头前,以两手四指侠③按颈动脉,久持之,卷而切推,下至缺盆中,复上如前,热去乃止,此谓推而散之者也。[/b]
若④足阳明上实下虚为狂等病,宜⑤补下虚经也。上之血络盛而实者,可刺去血以泻之,因令仰卧,以手按人⑥迎之脉,□⑦下至缺盆中,复⑧上来去,使热气泄尽,乃可休止,故曰推而散之也。有本为“腹上如前”,恐错也。
平按:“血实者”《灵枢》作“血而实者”,《甲乙》作“血如实者”。“因令偃卧”《灵枢》作“因其偃卧”。“侠按颈动脉”,《灵枢》“侠”作“挟”,《甲乙》作“按其颈动脉”。
③“侠”,仁和寺本、盛文堂本均作“使”。
④“若”字,萧本及仁和寺本均缺字。今据盛文堂本补。
⑤“宜”字,萧本及仁和寺本均缺字。今据盛文堂本补。
⑥“人”字前,盛文堂本、仁和寺本均有“颈”字。
⑦“下”字前所缺一字,盛文堂本作“肘”;仁和寺本此字有缺笔,似“後”,似“复”,殊难辨也。
⑧“复”,盛文堂本误作“后”。
[b]黄帝曰:有一脉生数十病者,或痛、或痈、或寒热、或痒、痹、或不仁,变化无穷,其故何也?岐伯曰:此皆邪气之所生也。[/b]
上经十二经脉,生病各异。此言一脉生数十种病,变化无穷者,十二经生病,非无有
□⑨,至于变化,亦不可穷,故欲取者,甚须审察,不得轻然以定是非也。
平按:《灵枢》“或寒热”作“或寒或热”;“或痒、痹”作“或痒或痹”。
⑨此处所缺一字,盛文堂本作“异”;仁和寺本该字残,其下半部似为“木”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