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病区护理工作的组织与分工

对病区护士进行科学组合、合理分工,明确其岗位责任和相应的协调关系,适时地调整、排除妨碍护理目标实现的不利因素,是护理组织管理的任务。 [b]一、病区护理工作的分方式[/b] 病区护理工作的分式方式是根据各级护理人员的职责和工作能力组合设计的动作方式。通常有以下一些分工形式: (一)按职务分工 1.按行政管理职务分工 医院有专职管理护理工作的副院长,护理部设主任、副主任;临床科设科护士长、病区护士长、护士。 2.按技术职务分 主任护师,副主任护师,主管护师,护师,护士。 以上各级护理人员均应按1994年总后卫生部正式发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医院医疗工作暂行规则》中规定的“各级医务人员职责”分别履行自己的职责。 (二)按护理运作方式分 护理运作方式是指用来开展护理工作的组织形式。护理运作形式随着护理学的进步与护理内涵的拓展而演变的。护理质量受护理运作方式的制约,不同的运作方式有不同的护理效应。 1.功能制分工方式 所谓功能制是按照流水线的工作方法分工,以岗位为中心,分段、分类完成任务,如治疗护士负责为病人进行药疗注射;临床护士负责临床护理;办公室护士负责处理医嘱等。其优点是:以最少的人力提供最基本的护理,节省人力、设备和时间;任务单一,责任明确,便于组织落实;有利于熟练掌握技能技巧。但对于每一位病人来说,由于没有固定的护士负责,对病人的病情和身心需求缺乏全面的了解,难以实现整体护理效应。 2.分组负责制方式 分组负责的方法又有两种。①医、护搭配组成一组,负责若干病人的医疗、护理工作。②根据病情轻重,将重症或大手术后病人相对集中,由一组护士负责他们的全部护理工作。分组负责的优点是:有利于观察病情;及时了解并满足病人的需求;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但需要有相应的人力配备。 3.责任制护理责任制护理是一种现代护理体制。病人入院后,由护士长指定一位护士(即责任护士)负责病人的整体性、连续性护理。责任护士对病人的护理有明确的责任范围,有自主、自治、决定的权利。这种护理模式以病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核心,计划护理为内容,并通过评价护理实效为目标,实现系统的整体的护理目的。责任制护理无疑能增进护士对病人的责任感,充分发挥护士的潜力和专业水平,促进护理科研,改善护患关系,从而进一步体现出护理的价值。但它对责任护士的知识、业务技术水平及总体素质要求较高;同时,必须配备有足够的护士,才能承担起责任制护理的重任。 [b]二、护士工作时间的安排[/b] 按国家规定,护士每周五个工作日,每日工作8小时,由于护理工作有连续性、继承性、服务性的特点,病区的护理必须是24小时不间断地向病人提供护理服务,另一方面,护理是一个动态的、周而复始的护理过程。因此,护士工作时间的安排,必须符合护理工作的规律性。具体时间的排法多采用三班制即将24小时分为: 日班:7:00-12:00,15:00-18:00 或者 7:00-15:00 也可以7:00-9:00 12:00-16:00。 晚班(小夜班)17:00-24:00或者18:00-1:00 夜班(大夜班)24:00-8:001或者:00-8:00 为了加强早晨及晚间的护理工作或在重症、手术后病人较多的情况下,除上述三班外,可加强护理力量在6:00-10:0018:00-22:00或者 7:00-12:0018:00-21:00增加一位护士。 [b]三、护士工作应遵循的原则[/b] 护理专业的性质决定了护士的工作时间必须服从工作的需要,病人的需要这个总原则,在接受工作任务时,应做到: 1.服从工作需要,不自选班次或擅自调换班次,更不得擅离岗位,因特殊情况需要暂时离开的,应向护士长报告,经过同意,必要时由专接替后方可离去。 2.加强工作计划性,工作中分清轻重缓急,周密计划,协调一致,防止相互干扰。 3.按职上岗,充分发挥自己的智能潜力。虚心求救,接受上级护师的指导。 4.服从随时调度,遇有抢救、患者病情突变或调科支援等,应不计个人得失,积极承担分派的任务。 5.坚持参加岗位培训,做到学以致用,工作学习两不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