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分法内容
(一)风证
1.辨证要点:头痛鼻塞、胞肿而浮、涕泪清稀、沙涩羞明、充血较淡、口不渴、舌淡苔薄。这些特点与寒邪目病基本相似,故可视为风邪夹寒之证。临床可见于单纯疱疹性角膜炎、角膜实质炎、疱疹性角膜炎、流行性角结膜炎、带状疱疹、急性结膜炎、急性前葡萄膜炎等病的初期阶段。
2.风证的眼部独立症状与病变
(1)奇痒—见于春季性结膜炎(睑结膜型)、沙眼、慢性结膜炎等,特点为外眼不红肿赤烂。
(2)流泪—为窍虚风袭,激泪而出,于冬季发作或加重,泪点位置正常,泪道通畅。
(3)眼肌麻痹—发病突然,伴头痛寒热,舌淡苔薄白(多风于炎性者)。
(4)口眼牵动、瞬目次数增多—风性主动,常辨为内风。
(5)外伤(含内眼术后)—无感染,剌激症状明显,为风邪乘虚入侵。
(二)风热证
1.辨风热轻重
(1)风热轻证
1)结膜轻度充血、流泪、生眵、沙涩、发痒。
2)角膜浅层病变、流泪、畏光、剌痛。
(2)风热重证
1)球结膜高度充血,伴水肿出血,眵泪交流,沙涩羞明,痛痒并作,可伴角膜上皮点状浸润或上皮下粗点样混浊。
2)结膜睫状充血,角膜浸润或溃疡,浅层或达浅基质层,色灰白,胞甚肿,不能睁,泪多痛剧,羞明沙涩,可伴鼻塞恶寒发热,口渴,便结,舌红苔薄白。
2.辨各部各病风热证
(1)眉骨疼痛:午时尤重,鼻塞黄涕,发热恶风。
(2)流泪:泪点周围潮红,结膜充血,发痒生眵。
(3)痒:结膜轻度充血,或眦角糜烂,生眵沙涩。
(4)眼睑:皮肤红肿痒痛,疱疹簇生,挟湿则水泡晶莹。
(5)白睛:疱性结膜炎、浅层巩膜炎初期,流泪、沙涩、胀痛。
(6)角膜:参见风热轻证、重证。
(7)急性前葡萄膜炎:外风引动内火,表现为胞浮赤痛,泪多羞明,沙涩难睁,眉骨酸痛,烦渴。
(8)急性闭角性青光眼急性发作:外风引动肝火,表现为眼珠胀痛,伴寒热、头痛、恶心、呕吐。
(三)火热证
1.外眼火热证
(1)眼睑、泪囊、眶部的火热证:多发生于急性化脓性感染,表现为红、肿、热、痛等症状,与一般阳性疮疡证相同,见于睑腺炎、泪腺炎、眼睑脓肿、急性泪囊炎、眶内蜂窝组织炎等病。一般而言,眼睑火热证邪结较浅,泪囊火热证邪结较深,眼眶火热证则邪结最深,其共同特点为易于肉腐成脓。
(2)白睛火热证
1)急性结膜炎:充血色红似火,伴出血水肿,或眼睑肿甚,睑结膜伪膜伏盖,剌痛,沙涩,羞明,分泌稠粘,甚则脓样。
2)疱性结膜炎:泡疹较大,或顶部溃疡,充血鲜红,疼痛,沙涩,口渴,有时与风热证区别较难,一般病之初从风热,稍久从火热。
3)巩膜炎:病位深,结节大,充血火红,甚则紫暗,痛甚。
(3)角膜火热证
1)溃疡:特点为病位深、面积大、发展快,火热易传入球内。
2)角膜基质层浸润水肿,或内皮水肿,睫状充血重,沙涩流泪。
(4)前葡萄膜炎:
1)血热瘀结:睫状重度充血,色暗红,痛甚。
2)血热渗出:前房大量纤维素性渗出,甚则前房积脓。
(5)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特征为火壅、水阻、血瘀。表现为睫状重度充血,色暗红,角膜雾样混浊,瞳孔散大强直,眼压不能控制,头眼痛剧。
2.眼底火热证
(1)后葡萄膜炎:特征为血热渗出,表现为视网膜反光增强,黄白色渗出,或灰白色水肿,玻璃体混浊。
(2)肝火炎于目系(或热毒直中目系):见于急性视神经乳头炎、视盘血管炎等病,乳头水肿、出血。
(3)热郁玄府
1)肝热:见于急、慢性球后视神经炎,眼胀、眼球转动疼痛。
2)小儿热病后余邪未净:见于小儿皮质盲、视神经炎、视神经萎
缩等病。
3.全身火热证
(1)常见全身伴发火热证状:口渴,便秘,溲赤,舌红苔黄。
(2)常见脏腑火热证候群
1)肝阳上扰:眼胀视糊,头昏头痛,心烦易怒,口苦舌红,或耳鸣,或失寐,或恶心,或面潮红,或腰膝酸软。
2)心火上炎:眼干涩剌病,失眠多梦心烦,溲赤。
(四)水湿证
1.眼科湿证
(1)病程迁延日久。湿属阴邪,其性粘滞,不易解散,凡结膜炎、巩膜炎、角膜炎、葡萄膜炎等病经久不愈,应结合眼部形证,考虑湿证的存在。
(2)眼科湿证,局部有一定的特征,如痒,眼睑浮肿,分泌物呈白色泡沫样,眼睑皮肤或睑缘糜烂渗出,结膜、巩膜、角膜病灶色晦暗等,临床上特别要重视舌诊,腻苔的出现,对湿证的诊断有重要的意义。
(3)湿邪易与热、与风相合为病。
1)湿热证
① 糜烂赤肿:可见于溃疡性睑缘炎、或热性疱疹、带状疱疹、
眼睑湿疹等病伴发感染。
②角膜溃疡面大,坏死组织色晦暗,或已培养出霉菌。
③湿热客于目系,玄府阻滞:可发生于急、慢性球后视神经炎,主要依靠全身辨证,舌红苔黄腻为其重要指征。
2)风湿热证:典型者见于春季卡他性结膜炎混合型,奇痒为风,
红赤结节为热,结膜呈污秽色调为湿。风湿热证还可见于巩膜炎、葡萄膜炎,全身关节痛为其辨证指征之一。
2.眼科水证:多凭眼部形证及根据疾病的病理改变而辨证。表现为眼部组织的水肿和积液。常见于眼睑非炎证性水肿,球结膜水肿,角膜基质层高度水肿(如急性圆锥角膜),中浆、中渗等病黄斑部水肿,视网膜下积液等。开角型青光眼初期,无明显症状,根据病理改变,辨为眼内真气怫郁,开合失度,眼内水液输布障碍,壅滞为患,亦辨为水证。
(五)燥证
1.常见燥证:表现为眼内干涩,多发生于干燥综合征、慢性结膜炎、表层点状角膜炎、视力疲劳等病。眼睑皮肤亦可发生燥热证,表现为皮肤粗糙,渗血,鳞屑附着。
2.辨外燥内燥:外燥为燥热毒邪所客,多伴灼痒、红赤、生眵等症。内燥缘于血虚淮亏,伴泪少及全身燥证,如咽干唇燥、消瘦、心烦、失眠、便结,舌光无苔。
(六)寒证
1.外寒证:多为风寒证,其辨证参见风证。
2.多表现为肝经寒浊之邪上逆,可见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眼压不能控制,头眼胀痛,呕吐频繁,食少神疲,四肢不温,不渴,舌淡苔白。亦可见于闪辉性暗点。
(七)血证
1.眼底出血证
(1)辨阶段
1)初期:出血后约半个月;出血量多,色鲜红。
2)宁静期:出血后15—30天;出血不再继续。
3)瘀血期:出血超过1个月;出血灶可呈暗红色。
(2)辨病因
1)血热妄行
①实火:发病急、出血量多、色鲜红,常见于视网膜静脉周围炎、视盘血管炎(静脉炎)、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高血压眼底改变等病。
②虚火:出血反复发作,可伴头昏耳鸣,五心烦热,舌红无苔等阴虚火旺证候群。常见于视网膜静脉周围炎(反复发作),糖尿病眼底改变等。
2)心气不足,鼓动无力,脉络瘀阻,不循经络,溢于脉外,可
见于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证见面色少华,心慌心悸,
心律不齐,或束枝传导阻滞,血压偏低,脉细弱。
3)气不摄血:常见于高度近视黄斑出血和盘状黄斑变性伴出血
者。亦见于视网膜出血,长期不吸收,血色较淡,易于反复,伴倦怠,食少,心悸,失寐,舌淡苔薄等心脾两虚见证。
2.血瘀证
(1)眼底出血血瘀证:参见眼底出血证。
(2)眼底非出血证血瘀证:
1)静脉充盈迂曲,甚则呈蜡肠状;动脉细,反光增强。
2)结合现代医学观点,根据血管的病理改变作出的辨证,见于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缺血性视乳头病变等。
3)外伤血瘀证:包括眼睑皮下出血及血肿。球结膜下出血,前
房积血,角膜血染,眼底出血、眼肌麻痹及颈动脉-海绵窦瘘等。
4)血瘀变证:瘀阻波及到神水输出之道,则致水液壅滞,常见
于眼底出血并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5)眼病挟瘀:风证、风热证、水湿证、寒证、痰证皆可挟瘀,可见睑结膜乳头、滤泡累累,重症角膜血管翳,充血紫暗,血管扩张迂曲及眼肌麻痹等。
(八)虚证
1.结合眼部虚象辨证
(1)上睑下垂,属重症肌无力者辨为脾胃气虚,无力升举。
(2)角膜溃疡,病灶清洁,凹陷迟迟不愈合,辨为气虚,清阳不升。
(3)阅读后视糊,眼球酸痛,常见于视力疲劳,辨为血虚。
(4)乳头苍白(主要指炎证后视神经萎缩),辨为精血亏虚。
2.结合病种辨证
(1)免疫机能低下,易复发性眼病,如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慢性葡萄膜炎等,辨为正虚邪恋。
(2)退行性、变性性眼病,如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视网膜色素变性、高度近视眼底改变等,辨为肝、肾、脾的虚证。
3.结合眼底病阶段辨证
中浆、中渗、视神经炎等病,病灶逐步吸收,视力未完全恢复,
原证水、湿、热等邪基本消退,可辨为邪去正虚,常为肝、肾、心、脾的虚证。
4.结合全身辨证
根据全身证候群,可辨为相关脏腑的阴、阳、气、血的虚证。
(九)痰证
1.辨有形之痰与无形之痰
眼病无形之痰,常为致病之因,一些较复杂、较难治的眼病,即
所谓“怪证”、“顽证”常责之无形之痰作祟,全身可见眩晕,胸脘痞闷,苔滑腻等证。有形之痰为眼部水液代谢的病理产物,具有痰的成形、性粘等特征,通过眼部检查可见。
2.眼科常见痰证
(1)风痰阻络:见于眼肌麻痹,病程较长者,可根据全身症状,辨为外风挟痰或内风挟痰,有高血压病史者,常为后者的辨证依据。
(2)痰瘀互结:可见于
1)顽固性眶周疼痛。
2)视网膜积肥血、玻璃体积血伴机化物。
3)颈动脉—海绵窦瘘伴眼球转动障碍者。
(3)痰热蒸灼:可见于
1)急慢性葡萄膜炎,角膜大量羊脂样KP,久不吸收。
2)角膜溃疡面坏死组织多且稠粘。
(4)痰湿积聚:可见于
1)睑板腺囊肿。
2)中浆、中渗等病的黄斑部渗出斑块。
3)青—睫综合征,角膜KP久不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