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胃家实

正阳阳明又叫做胃家实,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胃家实的意义。 [b]①胃[/b] 胃代表什么呢?首先是我们常识上的这个胃府。除此之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对胃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概括:“六经为川,肠胃为海。”六经与胃之间的关系,就是川与海的关系。川与海是个什么关系呢?俗话说:“海纳百川,百川归海。”百川归海,说明川与海要么有直接联系,要么有间接的联系。没有联系,川中的水怎么会汇集到海里呢?川海之间的这样一种关系,证明了六经与肠胃是相通的。六经的疾病便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引聚到肠胃中来,然后泻之使出。下法为什么能够祛治百病呢?道理就在这里。 前面我们提到“下法的现代思考”这样一个议题。从这个川与海的关系,从这个六经与肠胃的关系,我们知道上述的这样一种思考完全是有可能的,完全是可以实现的。六经网络全身,无处不到,所以,就可以通过上面的关系把全身的疾病,甚至是很严重的疾病引聚到肠胃中来,引聚到海里来,然后清除掉。我们上面这个思考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建立在六经与肠胃这个特殊关系上的。 华龄出版社于1992年出版了一本《治癌秘方》,作者叫孙秉严。这部书是他34年治癌经验的写照。所谓“治癌秘方”,这个“秘方”归纳起来就是一个下法,当然是各种不同的下法。治癌秘法。孙医生的经验十分可贵,而一旦放进阳明篇里,一旦放到“六经为川,肠胃为海”的这样一个关系里去思考,理论上的问题就会很容易地得到解决。困难就在我们怎么形成一个阳明的局面,在没有形成阳明这个局面的时候就轻易地使用下法,决定是会利少弊多,甚至是有害无益。这是使用下法必须注意的一个问题。也就是说下法必须有它的指征。邪在少阴,你怎么把它引到阳明来?邪在厥阴,你怎么把它引到阳明来?引到什么程度才算是形成阳明的局面。这些都应该有具体指标,这些就牵涉到很具体的技术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参考古人和今人的经验,我们也可以创立新的思路,形成新的方法。我以为这样的一些思考是很有意义的,从某种角度讲,这才符合中医现代化的内涵。 另外一个方面,胃不仅仅是藏象学上的一个概念,它还是天文学的一个概念。二十八宿中为什么有心、胃两宿?胃是二十八宿中的一宿,更具体地说胃是西方七宿亦即白虎宿中的一宿。西方主降,白虎主降,胃主降,阳明主降。为什么治疗阳明病的主要代表方要叫白虎汤?为什么胃刚好在西方白虎这一宿而不在其他青龙、朱雀、玄武这些宿?为什么阳明病要叫做“胃家实”?这一连串的为什么思考清楚了,你就会有豁然贯通的感觉,你就会从心底里认识到中医是成体系的,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中及人事。如果仅仅是一门经验医学,有不有可能建立起这样一个庞大的体系?显然是不可能的。胃为西方七宿之一,《史记·天官书》云:“胃为天仓。”其注云:“胃主仓廪,五谷之府也,明则天下和平,五谷丰稔。”《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可见西方七宿之一的“胃”并非假借的虚词,它是有实义的,这个实义正好与脾胃所主的仓廪相符。天人相应,更具体一点就是星宿与藏府相应。胃为天仓,胃明则天下和平,五谷丰稔;脾胃为仓廪之官,脾胃健则身体康泰,五味出焉。星宿的胃与藏府的胃,它们之间的这样一种关系值得我们认真地思考与研究。前些日子,一位长者也是一位领导从关心和鼓励的角度告诫我说:“在中医学院范围内,能像你这样深入经典的确实很少,但是,有一个问题却需要注意,就是经典里面有精华也有糟粕,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好人读坏书亦好,坏人读好书亦坏。这位长者的意思很清楚,一方面对我钻研经典的精神表示赞叹,另一方面又担心我错将糟粕当精华。这个意见提得很好,而且提得很普适。不但搞经典应该这样,搞任何一门学问都应该这样。都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现代科学里就只有精华,没有糟粕吗?非也!现代科学里也有糟粕。而就目前的情况看,而就中医界的现状看,将经典中的糟粕当成精华的情况并不严重,严重的是在很多人眼里,特别是在相当多的高层次群体眼里,经典中并没有多少精华可取。没精华可取,那当然就可以不屑一顾了。博士们之所以只朝现代看,只朝分子生物学看,只朝实验室看,而很少朝经典里看,恐怕与上面这个认识有关。有谁愿去吃力而不讨好呢?所以,中医当务之急,不是良莠不分,不是我们过多地把糟粕当成了精华,而是我们很多人从骨子里失去了对它的信心,从骨子里没把它当成宝库。像星宿胃和藏府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是把它当糟粕迷信呢?还是设法从多方面去研究它。 二十八宿中,使用藏府名来命名的还有心。心位于东方七宿,心宿的定位是否与先天八卦离位东方有关,这一点值得我们研究。为什么在二十八宿的命名中五藏它选一个心,六府它选一个胃?心为五藏之主,胃为六府之主。为什么要选用这个藏府之主来为星宿作命名?这个问题亦值得我们深思。 [b]②胃家[/b] 正阳阳明它不讲胃实,而讲胃家实,胃家有什么意义呢?中国人对“家”的观念是很浓厚的,几乎每个人都能说出“家”的涵义。如果你是单身一人,尽管你住有100平方米,三房二厅,可这个还不能叫家,你要回去也只能叫回宿舍,不能叫回家。所以要成家,至少得有两个人,两口之家,三口之家,当然要是在过去完全可以有十几口的家。张仲景在这里用“胃家”,很显然,除胃以外肯定还有其他的因素,还在其他的成员。否则不能称胃家。所以,阳明病的胃家实除胃以外,起码还包括肠。否则,对“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这样的条文就没有办法理解,就会被别人看笑话。 [b]③实[/b] 胃家实,什么是“实”?实在这里有两义。《素问·通评虚实论》云:“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邪气很盛的就叫实,精气被夺的就叫虚。那么,这里的胃家实是不是就指这个意思呢?前人基本上都持这个观点。疾病发展到阳明阶段,邪气很盛,正气未虚,所以,胃家实应该是指邪气盛实的意思。这个解释可以参考,但是还不全面。《广韵》解实为:“诚也,满也。”《增韵》:“充也,虚之对也。”因此,实还有满的意思,还有充的意思,还有与虚相对的意思,合起来就是充实。那么,实的二义中究竟哪一个更符合、更确切?我们看第一义,第一义是邪气盛,邪气盛它是从因的角度去谈,如果我们从因的角度去看这个胃家实,那显然就不符合了。为什么呢?因为在六经的提纲条文里,它都是谈证,都是从果上去谈,像太阳的脉浮,头项强痛;少阳的口苦,咽干,目眩;太阴的腹满而吐,食不下;少阴的脉微细,但欲寐;厥阴的消渴,气上撞心等,这些都是言证,都是言果,它是从果上去求因。怎么到阳明会有例外?所以,胃家实若作第一义的邪气盛解,显然有悖逻辑。它应该还是言证,应该还是言果。因此从充实来讲,从第二义来讲,似更为确切,更符合逻辑。 《素问·五藏别论》云:“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五藏者,藏精气而不泻,故满而不能实。”又云:“六府更虚更实,胃实则肠虚,肠实则胃虚。”五藏是藏精气而不泻,所以,只能满不能实;六府是传化物而不藏,它主要起传导的作用,所以,只能实不能满。六府实而不满为常,胃为六府之主,这里讲的“胃家实”似与《素问·五藏别论》讲的六府实相符合。相符合就应该是正常,为什么179条以及下面的阳明病机条文反而以“实”为病呢?这里妙就妙在张仲景用了一个“家”字。家的意义我们前面讲过,至少要两个以上才能称为家,所以,这里用胃家,显然就不单单是胃,起码包括了肠。胃肠合起来方堪称“家”。因此,“胃家实”就成了肠实胃亦实,这就根本打破了《素问·五藏别论》“胃实则肠虚,肠实则胃虚”这样一种“更实更虚”的正常生理格局。正常生理格局打破了,那当然就是疾病的状态。在第一章和第五章中我们用了不少的篇幅来讨论经典文字的意义,经典的文字是慎之又慎的,这里面的随意性成分很少,前人说“一字之安,坚若磐石。”经典的文字会像磐石一样坚固,可见这个慎重非同小可。像上面这个“家”字,你说是不是坚若磐石?有家和无家,意义截然不同。有家则病,以胃肠皆实也。无家则不病,无家则为常,以胃实则肠虚也。有了这个“一字之安,坚若磐石”,就自然会有“一义之出,灿若星辰”。 [b]④病机格式化[/b] 这里正阳阳明讲胃家实,下面180条的病机条文也讲胃家实,这就说明了阳明病机的一个着眼点就在这个“胃家实”上。就像五藏病机中的心病机要着眼于“痛痒”一样,六经病机中的阳明病机就着眼于“胃家实”。胃家实是果,前面的正阳,也就是火热是因,而阳明是机。因、机、果这三者既有联系,又有不同的重点,既要将三者打成一片,又不容混淆。如果我们将这条公认的阳明病提纲条文进行病机格式化,可以写成“诸胃家实,皆属于阳明”。 正阳阳明以及阳明提纲条文就讨论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