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
近年来肺癌发病率在日益增长,我国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证明:上海市从1983年开始肺癌已取代了向居首位的胃癌。
肺癌成为上海各种常见肿瘤的大哥大,在全国各大城市的肺癌发病率中也是龙头,以前肺癌发病城市高、农村低的现象,近来这种城乡差别较快地缩小,因此农村中的肺癌也应重视。
肺癌的病因众多复杂,但最受人注目的是吸烟,早在1989年国际肺癌会议上,世界卫生组织(WHO)宣称:全世界已有97%以上国家承认吸烟者80%以上与肺癌发病有关。
虽然戒烟预防肺癌已成为听腻了的老生常谈话题,但在人群中有赞同的,亦有持怀疑甚至反对者,有人认为,80~90岁老人中也有烟民而未生肺癌,不吸烟的却得了肺癌,还有戒烟后反生了肺癌,诸如此类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确也存在,但这仅仅是现象,大量系统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和科学实验证明吸烟同肺癌有关。
1.1930年前美国无香烟生产,肺癌发病率很低,1930年后香烟从英国传入美国,由于其香味和吸用方便,使人们迷上,随之吸烟者日众,1950年左右,肺癌发病与死亡率急剧上升,由此唤起人们的重视,专家们多次模拟人类吸烟环境,成功地诱使老鼠发生肺癌。发现了香烟的烟草内和烟雾中含有多种致癌物质,尤其烟雾中更甚,致使周围的人亦吸入,称“被动吸烟者”。60年代美国政府和专家们大声疾呼下,采取有力措施,广泛开展劝阻吸烟宣传,限制香烟内主要致癌物质尼古丁、煤焦油的含量;香烟包装上必需印有吸烟有害健康的警告。80年代更进一步开展无烟日,公共场所设吸烟室限止了到处吸烟,既隔离了吸烟者亦减少了被动吸烟者。经过30余年的努力,90年代初美国流行学资料表明: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已有所下降,与吸烟人数减少相符。足以证明戒烟是可行的,亦收到预期效果。
2.凡每天吸烟20支以上的人群患肺癌的人数是不吸烟人群的7~13倍,说明吸烟量多的患肺癌的机会也多。
3.吸烟开始时间愈早,患肺癌的愈多,10岁以前开始吸烟的肺癌患者为20岁后开始吸烟者的7倍。
4.被动吸烟者患肺癌的机会比一般非吸烟人群大3~4倍以上,说明吸烟害人害己,这些被动吸烟者往往是吸烟人的家属、亲友和同事。
5.吸烟者的呼吸道上皮组织中可见到纤毛退变、脱落,丧失其祛除分泌物的功能,细胞形态畸变,呈八角形或呈象鱼鳞状的上皮化生,这也是向癌变发展的前奏曲。其次,饮食习惯不良可造成维生素A的缺乏,食物中维生素A呈两种形式,水溶性维生素A前体以β胡萝卜素为主的胡萝卜素,它主要存在于草木植物、菠菜、辣椒和南瓜中。脂溶性维生素A前体则主要存在于肝、蛋和乳制品中。若饮食挑剔不吃或少吃上述食物可致人体内维生素A缺乏。据国外数以千或万计的人群调查,发现维生素A摄入量同肺癌发病率有关,摄入中、高量者肺癌发病低,反之则高。免疫功能状态亦很重要,这些都是肺癌发病的内在因素。从内在因素和饮食中摄入维生素A、微量元素硒及锌的不足,均可增加肺癌的危险性,从而构成了个体差异。经常吃新鲜蔬菜、水果和肝、蛋及乳制品以增加维生素A、微量元素硒和锌,可望减少肺癌的危险性。至于油烟雾和烟尘,目前市场上供应的精制油基本无杂质,不需煮沸即可将净菜倒入锅内,加上脱排油烟机的普及,可最大限度消除大部分油烟雾。液化和管道煤气进入千家百户,无疑可以大量消除室内的污染源。以上的预防措施,均可避免或减少吸入致癌物质,对肺癌的预防起很大的积极作用。
肺癌主要有下列常见症状,尤其是属于肺癌的高危人群,(男性≥45岁、吸烟每年≥400支),对未戒或已戒烟者可以进行自我监护。肺癌常见有三大症状:咳嗽、痰血、胸痛。需到医院求诊以明确诊断,若咳嗽性状有改变,尤其呈频繁的刺激性干咳,反复咳痰且痰呈鲜红色,更需警惕。在诊治过程中应积极与医生合作,做到有问必答,即使一时记不起来,也应仔细回忆思索再回答,若医生建议要做什么检查,应该听从,一般无痛苦、无创伤性的检查,容易接受;反之,病人难免顾虑重重。因此,有必要谈谈肺癌的各种检查方法,可以消除病人对检查产生不必要的恐惧心理,能正确认识检查的重要性。
一般检查可分为无痛的非创伤性和创伤性检查两种,像X线正位、侧位胸片和X线计算机体层扫描(简称CT)都是无创伤的检查,胸片常是肺部疾患最基本的检查,可从X线片中的病变部位和形态来诊断,也是肺癌普查和诊断的方法。
CT是高、精、尖的科技产品,分辨力高可以看清X线片所不能发现的情况,如可看清癌肿大小和侵及相邻部位的器官;可估计病情的早、晚期和有否手术切除的可能性;还可发现无症状而有肝、脑、肾上腺等处的远处转移病灶。临床上不乏凭胸片上病灶不大认为属Ⅰ期肺癌,俗称早期肺癌,而手术后数月出现上述部位有转移,其实手术前已有转移灶存在,若术前作CT检查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所以CT检查对判别病期的早晚有帮助,亦有利于制订相应的治疗方案。但胸片是传统的诊断肺癌的手段,不可偏废。
[b]痰找癌细胞[/b] 肺癌生于支气管或肺内,因此癌细胞常会脱落混入分泌物中,经支气管咳出。一般在痰内癌细胞的检出率为60%~87%,而其中50%~60%可以分清癌细胞类型,有利于诊断和制订治疗方案。然而,这种检查虽经济简便,但检出率的高低同检验人员和送检的痰液有极大关系。训练有素和经验丰富,且责任心强者,检出率就高,反之则低。
若能用晨起大力咳出的肺内深处之痰液,并在1小时内送验,检出率高;若咳嗽不力仅吐些口腔唾液就毫无意义。
创伤性检查,听起来吓人,其实不可怕。60年代应用光导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它的管径细,较软能弯曲,并检查前局部喷麻醉药,所以不觉痛。纤支镜经鼻腔或口腔插入呈倒树枝状的支气管内,能直接看到长在较大支气管壁上的癌肿,并可拍彩照;可以用小直径钳子钳取小粒癌组织;可用细小尼龙刷刷取分泌物作标本,并送作病理检查。三十余年来,国内外进行这种检查不下数百万人次,至今未见到因纤支镜活检而引起癌扩散的肯定性报道。有些老慢支病人活动度稍大就感到气急,怕纤支镜插入后透不出气,有些人因心脏病有时感胸闷气急有顾虑,这些都不必要,只要事先告诉医生,便会给你作心肺功能检查,检查前给予相应治疗,检查时经纤支镜给氧气或在心电图监护下进行,以增加安全系数,当然纤支镜插入时有点不舒服,一般可忍受,病人不必恐慌,尽量放松配合,插入纤支镜就更容易。若患有青光眼和前列腺炎者应告诉医生,一般情况下医生常会问起,提醒一下更好,可避免因用阿托品而诱发上述疾病发作或加重。
[b]经胸壁针刺肺活检[/b] 当病变贴近胸壁处,在局部麻醉下用CT或B超定位将细针穿刺采取标本,送病理科检验。以上都属创伤性检查,当然有些能忍受的小痛苦,如纤支镜检查后,麻醉药作用消失时,咽喉部有不适感甚或吞咽时有点痛,有时唾液中带血丝,这些均因咽喉粘膜擦伤的缘故。经胸壁穿刺后,痰中也可有血丝,1~2天后即消失。创伤性检查常可取得癌的真凭实据,对诊断起决定性作用,对治疗方案制订也很有价值,阳性率达90%。
通过上述各种检查,能明确诊断。切除的肿瘤还会到处跑,有的病人做化疗吃不消,因此产生了“是癌治不好,治好不是癌”的悲观论调。也有人说秘方、单方有效,某某人就是吃好的,有一句老话单方一味,气煞名医,类似的说法不胜枚举,广泛流传,使病家不知所措。
目前在从动、植物和合成化合物中筛选出的50万种新药里,再通过反复实验遴选出有效和较安全的抗肿瘤药物50余种。然后经国家卫生部审核批准,并指定由抗肿瘤新药基地作临床研究,以证明其有效安全。但抗肿瘤药物常引起消化道出现如恶心、呕吐和食欲不振等的反应,这些可用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枢复宁、康泉、呕必定来治疗,急性止吐效果可达82%~90%。甲地孕酮如美可司可促进食欲和增加体重。最令医生头痛的是化疗对骨髓的抑制,致使白细胞降低易遭细菌性感染,严重者导致死亡。但现在有了有效药物称集落刺激因子,它是一种生物制剂,有促进骨髓前体细胞成熟,增强功能,并释放到周围血液中,从而减少白细胞降低的程度和缩短时间,极大限度地降低细菌性感染的危险性。以上这些均属化疗辅助性药物,大大提高了病人对化疗的耐受性,又保证了化疗的顺利完成。对于化疗时出现的脱发现象,随着病情的好转,会逐步长出来的。如小细胞肺癌对化疗敏感,效果最好,非小细胞肺癌较不敏感且占肺癌的80%,它对化疗有效率从原来15%提高到40%~60%,故化疗的有效率通常在50%~90%。化疗的作用是全身性的,当然亦能促使肿瘤缩小,但不如外科切除肿瘤那样快捷和迅速。值得深思的是肺癌虽生于肺部,但因其有好侵犯性和远处转移的本质,难以用局部治疗奏效,所以采取以局部兼顾全身的治疗方法较为妥善。手术后作化疗者5年生存率较单一手术者提高1倍以上。对不符合手术条件的Ⅲ期肺癌,以往常规采用放射治疗,这是一种姑息治疗方法,仅起推迟病情发展的作用,先作化疗或化、放疗后,促使肿瘤缩小为手术创造条件,符合手术条件者作手术切除,会获得可喜效果,其中有些病人的手术标本中找不到癌细胞,医学上称组织学痊愈。有一位30岁左右的女病人,患Ⅲ期小细胞肺癌经化疗手术综合治疗后痊愈,还生了孩子,直到退休后还与医生保持联系。然而人们的观念转变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作者曾遇到了一位有一定文化知识的病人得Ⅰ期小细胞肺癌,化疗后病变完全吸收而痊愈,十余年后听信传言,特地来询问并怀疑他自己患的不是癌,这种不信科学的态度是不可取的。此外,中医中药有祛邪扶正,杀伤癌细胞及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大力宣传劝阻吸烟,提倡禁烟;菜篮子工程又为国民提供大量新鲜蔬菜、鱼肉禽蛋,精制油供应充沛。政府又大力发展煤气,设计的新工房和旧房改造均有独立厨房,对肺癌的预防均起了很大的积极作用。
(廖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