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序年龄、生理年龄、社会心理年龄

研究老年学的学者常用不同方式来表达不同含义的年龄。 通常人类个体生存的时期是以时序年龄来计算的,时序年龄又称(日历)年龄,表示这个人出生以后所经历的年限。 这种表达方式简单易懂,方便推算。但各个人之间衰老过程和速度是不一致的,常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时序日历年龄只能反映老年人的年岁、总的老化程度和状态,但有时不能真实地反映各人机体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的不同状况。 生理年龄亦称生物学年龄,是以各人的器官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的老化程度来衡量其生物学年龄,常能如实地反映个体的实际衰老程度。有的人日历年龄较大,但机体的功能衰老程度却较慢,即生理年龄较日历年龄为小,外貌看上去显得年轻;有的人却相反,日历年龄尚较小,而机体结构和功能却衰老较快,即生理年龄已较大,看起来就显得苍老一些。 此外,老年人由于受到不同社会方面和心理因素的影响,主观感受的年龄也不一样的;这就是社会心理年龄。某个老年人如果心旷神怡和心情愉快,日历(时序)年龄虽已较大,其社会心理年龄也会显得年轻而精力充沛;反之,若经常情绪抑郁、孤独、不安和消沉,日历年龄不大,也显得精神萎靡苍老,未老先衰。 由此可见,通常简称年龄,指的是日历(时序)年龄,总是年复一年地增加,是不以人们意志所能改变的客观现象。做好中老年保健工作,可以使生理年龄、社会心理年龄增长速度缓慢下来,从而继续保持健康和活力,达到延年益寿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