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病

[b]◎风:大率主血虚气虚,火与湿多痰。[/b] 中风:神阙风池百会曲池翳风风市环跳肩髎皆可灸之以疏风,针之以导气。 [b]◎寒:见伤寒。[/b] 阴寒及陷下脉绝者,宜灸之。 [b]◎发热:有寒潮热,烦热,往来热。[/b] 热病汗不出:商阳合谷阳谷侠溪厉兑劳宫腕骨以导气。 热无度汗不止:陷谷以泄热。 [b]◎腹痛:有虚实,寒气滞,死血,积热,风湿,宿食,疮,痧,疝。[/b] 实痛宜泻:太冲太白太渊大陵三阴交。 邪客经络,药不能及,宜灸:气海关元中脘。 [b]◎头痛:有风热,痰,湿,寒,真头疼,手足青至节,死不治。[/b] 灸,疏散寒。 脉浮刺:腕骨京骨。 脉长刺:合谷冲阳。 脉弦刺:阳池风府风池。 [b]◎腰痛:有气虚,血虚,肾病,风湿,湿热,瘀,寒滞。[/b] 血滞于下:刺委中(出血)灸肾俞昆仑。又用附子尖、乌头尖、南星、麝香、雄黄、樟脑、丁香炼蜜丸,姜汁化成膏,放手内烘热摩之。 [b]◎胁痛:肝火盛,木气实,有死血痰注,肝急。[/b]针丘墟中渎。 [b]◎心痛:有风寒,气血虚,食积热。[/b]针太溪然谷尺泽行间建里大都太白中脘神门涌泉。 [b]◎牙疼:主血热,胃口有热,风寒湿热,虫蛀。[/b]针合谷内庭浮白阳白三间。 [b]◎眼目:主肝气实,风热,痰热,血瘀热,血实气壅。[/b] 针上星百会神庭前顶攒竹丝竹空。 痛者:针风池合谷 大寒犯脑,连及目痛,或风湿相搏,有翳:灸二间合谷 小儿疳眼:灸合谷(二穴)各一壮。 [b]◎泻痢:气虚兼寒热食积,风邪,惊邪,热湿,阳气下陷,痰积,当分治,泻轻痢重。[/b] 陷下:灸脾俞关元肾俞复溜腹哀长强太溪三里气舍中脘大肠俞。 白痢:灸大肠俞。 赤痢:灸小肠俞。 [b]◎疟:有风暑,山岚瘴气,食老疟,寒湿痹,五脏疟,五腑疟。[/b]针合谷曲池公孙先针,后灸大椎第一节,三七壮。 [b]◎咳嗽:有风、寒、火、劳、痰、肺胀、湿。[/b] 灸天突肺俞肩井少商然谷肝俞期门行间廉泉扶突针曲泽(出血立已)前谷。 面赤热咳:针支沟。 多唾:针三里。 [b]◎吐衄血:身热是血虚,血温身热者,死不治。[/b]针隐白脾俞肝俞上脘。 [b]◎下血:主肠风,多在胃与大肠。[/b]针隐白灸三里。 [b]◎诸气:怒则气上,惊则气乱,恐则气下,劳则气散,悲则气消,喜则气缓,思则气结。针以导气。[/b] [b]◎淋:属热,热结,痰气不利,胞痹为寒,老人气虚。[/b]灸三阴交。 小水不禁:灸阳陵泉阴阳泉。 喉痹:针合谷涌泉天突丰隆,初起旁灸之,使外泄气。 头肿:针曲池。 [b]◎诸疮:[/b] 瘰疬:灸肩井曲池大迎 缘唇疮:刺唇去恶血。 [b]◎疝:有因寒,因气,因湿热,痰积流下。[/b]针太冲大敦绝骨灸大敦三阴交小腹下横纹斜尖,灸一壮。 [b]◎脚气:有湿热,食积,流注,风湿,寒湿。[/b]针公孙冲阳灸足三里。 [b]◎痿:有湿热,有痰,有无血而虚,有气弱,有瘀血。[/b]针中渎环跳(停针待气二时方可)灸三里肺俞。 [b]◎喘:有痰喘,气虚,阴虚。[/b]灸中府云门天府华盖肺俞。 [b]◎恶心:因痰,热,虚。[/b]灸胃俞幽门商丘中府石门膈俞阳关。 [b]◎膈噎:因血虚,气虚,热,痰火,血积,癖积。[/b]针天突石关三里胃俞胃脘膈俞水分气海胃仓。 [b]◎水肿:皮水,正水,石水,风水,因气湿食。[/b]针胃仓合谷石门水沟三里复溜曲泉四满。 [b]◎臌胀:气胀、寒胀,脾虚中满。[/b]针上脘三里章门阴谷关元期门行间脾俞悬钟承满。 [b]◎头眩:痰挟气虚,火动其痰。[/b]针上星风池天柱。 [b]◎痛风:风热,风湿,血虚有痰。[/b]针百会环跳。 [b]◎肩臂痛:痰湿为主。[/b]灸肩髎曲池。 [b]◎梦遗:专主湿热相火。[/b]灸中极曲骨膏肓肾俞。 [b]◎痫:俱是痰火,不必分马牛六畜。[/b]灸百会鸠尾上脘神门阳蹻(昼发)阴蹻(夜发)。 [b]◎癞:感天地间杀厉之气,声哑者难治。[/b]针委中出血二三合。黑紫疙塔上,亦去恶血。 以上见刘氏杂病治例。 [b]◎疮疡;[/b] 河间曰:『凡疮疡须分经络部分,血气多少,俞穴远近。从背出者,当从太阳五穴选用:至阴、通谷、束骨、昆仑、委中。从鬓出者,当从少阳五穴选用:窍阴、侠溪、临泣、阳辅、阳陵。从髭出者,当从阳明五穴选用:厉兑、内庭、陷谷、冲阳、解溪。从胸出者:绝骨一穴。 《肠痈纂要》云:『千金灸法,屈两肘,正肘头锐骨,灸百壮,下脓血而安。』按河间疮疡,止论足三阳,而手足三阴、三阳未备,学者当引伸触类。又查《医学入门》杂病歌,痈疽初起审其穴,只刺阳经不刺阴。录之以备通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