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药资源普查
1949年以来,我国曾进行过三次大规模的野生药材资源普查,前两次是局部的调查,为全国性的中药资源普查积累了经验。1982年,国务院第45次常务会议决定对全国中药资源进行普查,以摸清家底,制定长远发展规划。从1983年开始,历时5年,对全国80%以上的国土面积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内容偶然性包括中药资源的种类和分布、数量和质量、保护和管理、中药区划、中药资源区域开发等。
[b](一)中药资源种类的构成[/b]
中药资源主要由药用植物、药用动物和药用矿物构成。据普查统计,我国的中药资源种类有12807种。药用植物383科、2309属,11146种约占全部种类的87%;药用动物359科、862属,1581种,占12%;药用矿物仅80种,不足1%。
药用植物种类:我国11146种药用植物中,藻类、菌类、地衣类等低等植物有91科、188属,459种;苔藓类、蕨类、种子植物类高等植物,有292科、2121属,10687种。
药用动物种类据调查统计,我国有药用动物1581种和种下单位(不含亚种),分属11门、33纲、141目、145科、861属。其中陆栖动物330科、720属、1306种,海洋动物85科、141目、275种。
药用矿物种类:我国有药用矿物12类、80种(原矿物),其中:铁化合物7种;铜化合物6种;镁化合物16种;钙化合物2种;钾化合物类2种;钠化合物类6种;汞化合物类2种;砷化合物类4种;硅公合物类16种;有色金属7种;古动物化石类4种;其它类7种。
[b](二)各省、市、自治区中药资源种类[/b]
通过普查,基本上摸清了我国不同区域的30个省、市、自治区及所属市、县中药资源种类,行政区划所属6大区的种类数量的排列顺序为(1)西南区;(2)中南区;(3)华东区;(4)西北区;(5)东北区;(6)华北区。其中西南和中南两区的中药资源种类占全国总数的50%~60%,所属省区一般有3000~4000种最多达5000种;华东和西北两区的种类约占全国的30%,所属省区一般有1500~2000种,最高达3300种;东北和华北两区的种类较少,约占全国的10%,所属省一般有1000~1500种,最高达1700种。
由于各省、区在普查中,在选择调查种类的原则方面的差异,以致有的省区在种类统计方面明显偏少,如黑龙江省、海南等省,均待进一步增订。
[b](三)传统中药、民族药和民间药[/b]
广义的中药概念包括传统中药、民族药和民间药(草药)。
传统中药:指广泛使用,并作为商品在中药市场流通,以传统中医药学理论阐述药理作用并指导临床应用,加工炮制比较规范的天然物及其加工品。在全国中药材交流中,中药材种类一般在800~1000种左右,最高时达1200种。常用药材约500~600多种,少常用药材的200种,不常用药材约100种,还有少部分为冷背药。
民族药:指除汉族外,各民族在本民族区域内使用的天然药物,有其独特的医药理论体系,受到民族医药学或民族用药经验的指导,多自采自用,或采用行医售药的经营方式。全国55个少数民族,近80%的民族有民族药物,其中有独立民族医药体系的约占1/3。据调查,我国的民族药约有4000多种。
民间药(草药)是具有地方使用习惯的民间药物,有一定的区域性的局限性,多以口传身授方式流传于民间,缺少完整的理论总结,一般末形成商品进入商场流通。在中药资源中除去传统药和民间药以外的种类多属民间药的范畴,我国的民间药约在5000种左右。
[b]四、药用动植物的生产研究[/b]
我国是世界上药用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对药用植物栽培研究具有悠久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中药野生品种占80%左右,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影响,产量不稳定。为了高产稳产,保证药材供应,为满足国内外对中药日益增长的要求,国家重视有计划地开展了中药材的生产研究。1956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第十七条提出:“发展药材生产,注意保护野生药材,并且根据可能条件,逐步进行人工栽培”。经过四十多年的努力,各地开展了人工培植和饲养研究,有些原来依靠进口的中药材,现已自行生产;五十年代初,有60余种药材依靠进口。经引种研究,栽培成功的有砂仁、丁香、豆蔻、肉桂、西洋参、番红花、安息香等20多种。1985年全国家种药材面积达494万亩,中药材总产量比1957年增加2倍。
[b](一)药用植物栽培研究[/b]
巩固并发展地道药材生产
1958年,国务院《关于发展中药材生产问题的指示》中指出:地道药材生产基地,担负着地区之间的调剂任务和供应出口。“必须加以保护和有计划地发展”。各级中药主管部门和药材公司在建设药材商品生产基地的工作中,除在生产布局、收购和调拔上适当安排外,每年在播种、收获季节,组织人员深入产区,调查研究,协同解决生产、收购中的问题。以保护产区生产者的利益,稳定市场供应,调剂商品余缺。
开展易地引种,扩大新产区
从1958年开始,各级药材公司制订了中药材引种试种计划,国家提供了大量生产扶持资金和肥料,分配和调剂种子、种苗。引种地区和社队,在有关科研单位的帮助和指导下,有些品种扩大了产区。例如茯苓的家种产区,过去主要集中在湖北、安徽、河南3省接壤地区,浙江、四川、云南、贵州有少量生产。生产需用马尾松作引材,老产区松木资源有限,影响茯苓生产,多年供应不足。经过引种,产区省由7个增加到13个,七十年代后产量大幅度增长,逐步满足了供应。
(1)进口南药引种试种
一些地区从五十年代开始,重点发展了砂仁、槟榔等南药的生产。1969年,商业、农垦、林业、外贸、卫生、财政等部门联合发出《关于发展南药生产问题的意见》后,广东、广西、云南、福建等省区进一步开展了南药引种。1975年,商业、农林、卫生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等部门联合发出了《关于发展南药生产十年规划的意见》。
1971年后,国家先后共拔出专款,先后从国外引进30多种南药种子,扶持南药引种工作。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药用植物研究所、广西林业科学研究所和中山大学、厦门大学等有关单位的积极支持下,经过产区经营部门和农垦、社队药场等生产单位坚持不懈的努力,豆寇、丁香、南玉桂、天仙子、马钱子、千年健、西红花、西洋参、古柯、大枫子、檀香等南药已在国内安家落户。
(2)野生植物药材变家种家管
1956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中提出了野生动、植物药材变家养、家种的要求。各级中药主管部门和药材公司采取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方法,对部分野生药材进行试种和护管,并逐步取得了经验。
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和引种纯化的研究
通过系统选育、杂交、诱变、多倍体育种等手段,进行了中药材的良种选育研究,获得了浙贝、元胡、地黄、吴茱萸、栝蒌、薄荷、牛膝、青蒿等的优质高产新品种。
在种质资源的研究方面,“七五”期间,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保存利用研究有较大进展,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资源研究所、浙江中药所在种子的生理特性,生化与休眠、贮藏与繁殖等方面,对近千种药用植物种子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为我国药用植物基因库的建立和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在研究珍稀涉危植物保护和利用方面,国内编写出版了第一部《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389种,不少生产、科研单位对珍稀涉危植物的种子生物学、繁殖生物学、物候学及其抗旱、抗寒、抗盐等生理特性进行了多方面研究,并建立了我珍稀濒危植物数据库和野生植物的种子库。
[b](二)药用动物养殖技术研究[/b]
药用动物饲养驯化技术
(1)鹿的饲养:五十年代初期,仅东北等少数地区养鹿,共约2000头,年产茸不过300公斤左右,药用绝大部分靠野生猎取。在药材公司的组织和支持下,鹿的饲养范围逐步遍及全国,品种从梅花鹿扩展到马鹿(主要在新疆)。到1979年,全国共养鹿25万头,收购鹿茸3.3万公斤(包括少数野生),商品供应出现饱和。1980年后,对公鹿和母鹿的比重进行了适当调整,淘汰了一些老弱鹿种。1985年全国养鹿减到20万头,收购鹿茸3.2万公斤,比1950年增长约100倍左右,基本上满足了药用的需要。
(2)人工养麝:从1958年开始,国家在加强资源保护的同时,在四川的马尔康、米亚罗,安微的佛子岭,陕西的镇平等地建立了养麝试验场,进行野麝变家养的试验。同年11月,马尔康养麝场职工首次成功地进行了活麝取香,打破历史上“杀鸡取卵”的做法。四川养麝研究所与马尔康养麝场,30多年来在艰苦的条件下,细心观察并掌握了麝的生活规律,不断探索和研究,在提高野麝活捕、人工驯化、饲养繁殖、疾病防治、活体取香等项技术上,都取得了新的突破。
药用动物有效成分的工程化生产
(1)一些紧缺动物药材有效成分的人工合成生产研究方面,1956年天津制药厂从猪胆汁中提取胆红素、胆酸等天然牛黄的有效成分,研制人工牛黄成功。其后北京市中药三厂、上海中药制药一厂,都分别试制成功。
(2)动物药有效成分工厂化生产工艺的发展可以大幅度提高产量。七十年代后,广东海康县药品公司按照然牛黄形成的规律,在牛的胆囊内埋植异物促使长“黄”,进行牛体人工培育牛黄的探索。该技术在11个省进行推广试验,作埋植手术的牛共1000头,不仅产“黄”,而且不影响母牛生育繁殖,证明技术的成功的,可望成为提供天然牛黄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