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是将纤维十二指肠插至十二指肠降部,找到十二指肠主乳头(下简称乳头),由活检管道内插入塑料导管至乳头开口部,注入造影剂后X线摄片,以显示胰胆管。本法于1968年由McCunne氏首先报导,后由大井等人使本法日趋完善,近十年来,随着器械及插管技术的不断进步,ERCP成功率逐年提高,目前已达90%左右,成为诊断胰腺和胆道疾病的重要手段。 [b]一、适应症[/b] 1.原因不明的阻塞性黄疸疑有肝外胆道梗阻者。 2.疑有各种胆道疾病如结石、肿瘤、硬化性胆管炎等诊断不明者。 3.疑有先天性胆道异常或胆囊术后症状再发者。 4.胰腺疾病:胰腺肿瘤、慢性胰腺炎、胰腺囊肿等。 [b]二、禁忌证[/b] 1.严重的心肺或肾功能不全者。 2.急性胰腺炎或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 3.严重胆道感染 4.对碘造影剂过敏 [b]三、术前准备[/b] 1.与胃镜检查相同。作碘造影剂过敏试验。 2.器械准备:十二指肠镜,ERCP异常(75%酒精浸泡消毒30’~60’)。消毒注射器等。 3.术前用药:哌替啶50mg肌注,可静注解痉灵(Buscopan)20mg。 [b]四、操作要点[/b] 1.插镜:按胃镜检查方法插镜迅速通过胃腔、幽门、进入十二指肠降段,此过程应尽量少注气。 2.找准乳头:转动患者体位,以俯卧位最常用,拉直镜身,调节角度钮,使乳头处于视野左上方,辩认及对准乳头开口,是插管成功的关键。 3.插入导管:经活检孔插入导管,调节角度钮及抬钳器,使导管与乳头开口垂直,将导管插入1-2个标记注射造影剂,多可同时显示胰管及胆管,称ERCP,目前主张选择性胰管(ERP)或胆管(ERC)造影。 4.造影:在透视下注射30%胆影葡胺2-3ml,在荧光屏上见到胰管或胆管显影,可缓慢继续注射造影剂至所需管道显影,主胰管显影约需4-5ml,选择性胰管显影应适当掌握所用造影剂剂量及注药的压力,不可过多。胆管充盈只需10~20ml,胆囊完全显示需40~60ml。 5.摄片:胰及胆管显像后,拍片1~2张,然后退出内镜,再行不同体位拍片。 [b]五、术后处理[/b] 1.造影成功的患者常规应用抗生素三天,以防感染。 2.观察有无发热、腹痛、血像之变化。 3.胰管造影者,术胶、术后4~6小时及翌晨各测血、尿淀粉酶,升高者每天复查至正常为止。 [b]六、并发症[/b] 1.注入性胰腺炎 2.胆道感染――化脓性胆管炎 3.造影剂反应 4.操作不慎所致的乳头损伤、胰胆管破裂等。 5.其他少见并发症尚有假性胰腺囊肿破裂、上腹部剧痛、腹部膨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