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药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
我国从解放后1949-1985年,36年生产原料药26类1000多种,制剂3000多种。以药物引起的皮疹和皮炎为例,上海市1949-1958年药物性皮炎占14.3%贵阳市1956-1963年药物性皮炎占30%呼和浩特市1956-1963年药物性皮炎占6.8%。1955-1958年上海市28万疹病人中,药物性皮疹占1.2%。有资料表明,急性肾功能衰竭中约5-20%系药物或化学物品引起。北京某医院统计,50年代感觉神经性耳聋中,因链霉素引起者仅占5%,而60年代上升至14.8%,70年代增至20-25。世界卫生组织资料报告,药源性的血液疾病占全部药源性疾病患者的10%。据报道,50或60年代住院闰人药源性疾病发生约1%,到70年代增至10%-20%。药源性疾病除了发生在肝脏、肾脏、心脏、肺等重要脏器外,还可引起血液病。胃损伤、眼损害、耳损害、药疹、神经损害、致畸和性功能损害。本节按照药源性疾病分类和重要脏器的药源性疾病介绍有关药疾病的流行病学。 [b](一)量效关系密切型药源性疾病[/b]人们用药物治疗疾病总量是希望能得到预期效果,但有时由于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的差异而改变了药物应该发挥的药理作用,造成药源性疾病。如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有时产生低血糖症,所以临床上常备葡萄糖以防止低血糖的发生。再如用掮量碱能三环抗郁药容易发生口干和尿潴留现象。 由于某些药源性疾病与用药剂量密切相关,所以人们常用治疗指数这个概念来评价药物的效价和安全性,即用毒性量/疗效量的比来衡量药效,比值越大越好。例如,一个病人青霉不过敏,则该病人的青霉素效比值大。但也有毒效比值小的药物。应用时要特别谨慎。此外可以用个体血药浓度来监督临床用药。如抗凝剂肝素和华法令,降糖用的胰岛抗心律失常利多卡因,强心药的洋地黄,抗菌药的庆大霉素。口服避孕药,抗癌药和免疫抑制剂以及抗高血压药物等等。 造成上述结果的原因与用药剂量密切相关,同时与下列因素之间的关系也非常密切,如药物制剂,药物的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特点,还有病人所处病理生理状态。 1.药物制剂学的差异由于药物制剂的不同,生物抻用度也就各异,1960年澳大利亚一癫痫病人发生苯妥英钠中毒事故,其原因是改变了原来的赋剂,即将硫将酸钙改为乳糖,增加了苯妥英钠的生物利用度而引起中毒。有时亦可因环境的污染而造成药物制剂的污染。这对静脉注射剂特别重要,还有过期的药物产生分解产物,如四环素等。 2.药代动力学的因素由于人体代谢差异,特别是肝脏的代谢,肾脏的排泄功能对药物在体内代谢过程有影响,加外,还有其他因素如遗传因素,环境污染也对药源性疾病的发生有影响。 (1)关于遗传的差异:慢乙酰化病人服用异烟肼容易产生周围神经炎。在假胆碱酯酶有遗传缺陷的病人,应用同样剂量肌松药琥珀碱之后,有窒息的危险。 (2)肝脏病:肝脏病是药物代谢的中心器官,因此肝功能不全一定会影响药物代谢,影响药物在体内行为,同时也影响药物的排泄。由于肝病而影响药物的代谢和排泄,常见严重的肝炎,肝硬变会降低肝脏的清除率,如苯妥英钠,茶碱和华法令。肝硬化能造成门脉循环障碍产生门脉高压,结果肝清除吗啡类药物的能力降低。有时因心力衰竭以致肝血流量降低,也影响肝清除率。 由于大多数的药物与蛋白结合,所以在肝硬化时,肝脏合成白蛋白能力低,药物与白蛋白的结合量也低,这一点对临床合理用药关系很大。另外,某些药物有肝毒性,所以有肝病的人用药时应特别谨慎,如果以往有肝病史,则肝脏清除率也低。 (3)肾脏疾病:药物或某些生物活性的物质经过体内代谢后,从肾小球滤或肾小球排泄,如储存在肾功能不全的条件下,将产生毒性。下列药物容易在肾功能不全时产生毒性:青霉素、连霉素、庆霉、甲基多巴、普鲁卡因胺、地高辛、哇巴因等,因此应减少用药剂量下列药物中肾功能不全时,应禁用:对氨水杨酸、氯丙嗪、呋喃妥因、四环素、羧苯磺胺、万古霉素等。 关于在肾功能不全时减少用药剂量,应根据某些药代动力学的原则。 1)因肾功能不全而药物在体内分布明显改变者,应高速用药理。地高辛在肾功能不全的闰人心脏的分布减少1/3。 2)多次给药而药物达到血药浓度稳态时间太长,药物半衰竭期也长,所以应减量。 3)单位时间内药物被清除的少,维持剂量减少或给药次数减少。 4)在来生肾功能损伤时,血浆的蛋白量低,所以药物与白蛋白结合的量少,用药量应减小。 (4)心脏疾病;这里特指充血性心力衰竭影响药物的体内代谢。充血性心力衰竭赞成内肘循环不良,粘膜水肿影响口服利尿剂的吸收;也影响肝脏的血液循环,药物代谢障碍,如利多卡因;也影响口服利尿剂的吸收;敢影响肝脏的血循环,药物代谢障碍,如利多卡因;也影响肾脏血流量,降低药物从肾脏排泄,如普鲁卡因胺。 (5)甲状腺疾病:在甲状腺功能亢进时,肝脏代谢药物的能力增强,甲状腺功能低下时,则肝肘代谢药物的能力下降。这种现象并对所有的药物都如此。但对下列药物产生是明显影响,如甲亢平、普萘洛尔、甲苯磺丁脲和氢化可的松等。甲状腺功能亢进时增加血浆地高辛浓度,反之则血药浓度低,其原因之一是药物分布容称改变,二是清除率变化,此外强心甙在甲亢效应低,反之则效应高。 3.药效学因素药代动务固然对药物疗效和毒性有重要的影响,从临床用药看,大量的药效学的差异在影响着药物的疗效和毒性,而某些器官的疾病又促成药效学差异的复杂化。 (1)肝肘疾病:肝脏疾病影响某些药物的效学有多种方式。 1)延缓血凝时间:许多凝血因子产生于肝脏,当肝硬化或急性肝炎时凝血因子的产生受到破坏,病人发出血。肝硬化病人由于门脉压升高容易发生胃和食管出血,因此凡是能破坏血凝,影响凝血机制或引起胃溃的药物,都应避免、如抗凝剂、非甾体抗炎药阿斯匹林,消炎痛,保泰松,扑热息痛等,但常用剂量安全的。 2)脑病:病人如处在肝昏迷的预征时,则大脑对镇静药非常敏感,如果应用催镇静药必然加得迷。所以忌用阿片类和麻醉催眠药。应用氯丙嗪庆减量抗忧郁药的应用也应谨慎。 应用快速利尿剂去排除腹水和周围性水肿时,容易促进脑病,其原因之一是由于低性碱中毒,增加肾脏氨的合成,造成氯的潴留。 3)钠和不的潴留:能引起水潴留的药物可以促进肝硬化病人钠和水的潴留,下列药物在庆用时要谨慎和禁用。甘珀酸钠卡马西平、保泰松、消炎痛、皮质固醇类以及含有大量钠盐的制剂。 所有能引起肝脏毒性的药物,同样地也能引起上述三种毒性反应。 (2)水和电解质平衡失调:水和电解质失调也能改变某些药物的药效。低钾和高钙能增强强心甙的药效。低钾和低抗心律失常药利多卡因,奎尼丁、鲁卡因胺、双异丙吲胺的效价,低钙能延长肌剂筒箭毒碱的作用,体液的消耗可加强抗高血压药的降压效应。 [b](二)量效关系不密切的药源性疾病[/b]有些药物引起的药源性疾病与用药剂量的关系不密切。根据目前文献报道,这种类型的药源性疾病与遗传因素和免疫反应密切有关。 1.药物的态反应药物的变态反应是在用药后产生的不良反应,而这种反应与该药的药理特性无关;这些反应有的是速发型反应,有的是迟发型反应;与药物剂量无线性关系,往往很小的剂量就可产生明显的不良反应;一旦停药,则反应消失;反应仅发生于少数人,这些不良反应可以认为是免疫反应。其临床表现为皮疹,红斑、血清病荨麻疹、哮喘、血管性水肿等,产生上述这些变化的原因,可以从药物与病人两方面去分析。 (1)药物:大分子如蛋白质(疫苗)多肽(胰岛素),多糖类和右旋糖酐等本身就是免疫原,具有剌激机体免疫机制的能力产生抗体IgG、IgM和IgE,小分子化合物(分子量500-1000)可以看做半抗原与体内蛋白载体如白蛋白、变性DNA、细菌代谢产物等结合后形成抗原复合物才具有抗原性。关于小分子化合物是半抗原的本知道的不多,但从药物化学成分分析,具有苯核和嘧啶核的化合物,抗原的本质知道的不多,但过敏反应了解的比较清楚,青霉素的半抗原的决定簇主要是青霉噻唑化合物,它是在打开青霉素分子的β-内酰环后,形成的青霉素噻唑化合物。 (2)病人:某些病人很容易产生变态反应,分析其原因是病人有过敏史(哮喘、枯草热、荨麻疹),还有的病人发生过敏反应与遗传基因所决定的组织相容性抗原(HLA)有关。如果存在HLADR-4组织型病人,服用肼笨哒嗪容易产生红斑狼疮,慢乙酰化病人服肼苯哒嗪也产生红斑狼疮。老年人免疫功能降低,药物的过敏反应发生率较低。 2.药物变态反应机制和类型根据药物的理化性特点和机体状态,药物的变态反应可分四型。 (1)一型反应(速发型):即刻过敏性,在这一类型反应中,药物或其代谢物在体内与组织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细胞的IgE抗体分子结合,使之释放药理活性的介质,如组织胺、激肽、5-羟色胺和花生四烯酸衍生物等,这些会质可导致变态反应,典型的表现是鼻炎、荨麻疹、支气管哮喘、血管性水肿和过敏性体克。引起这些反应的药物常见于青霉素、链霉素、局麻药、含碘化合物等。 (2)二型反应(细胞毒型):在这一类型反应中,药物(半抗原)与循环的IgG、IgM和IgA,的抗体结合反后,再与细胞膜蛋白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在补体作用下细胞溶解。这一类型毒性反应主要表现在血液学方面,如血小板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症和溶血性贫血等。奎尼丁、奎宁、地高辛和利福平易引起血小板减少。免疫白细胞减少和细胞素性白细胞减少难以区别,但保泰松、甲亢平、甲苯磺丁脲、抗痉药、;氯磺内脲、甲硝唑等易引起免疫性白细胞减少,青霉素、头孢菌素、利福平、奎宁、奎尼丁易产生溶血性贫血。 (3)三型反应(免疫复合物型):在这一类反应中,药物(半抗原)与循环中IgG抗体结合后,在补体作用下损伤血管内皮细胞,血清病就是这类型反应的典型表现,临床表现为发烧、关节炎、淋巴肿大、荨麻疹、皮疹、哮喘等。引起这种反应的药物有青毒素、链霉素、磺胺和抗甲状腺药。 (4)四型反应(细胞介导或迟发型):在这种反应中,药物怀蛋白质形成的抗原复合物致敏了T-淋巴,被敏化了的淋巴细胞一旦与其相应的原相接触,则产生炎症反应。这种炎症反应多见于因局部用药而引起的皮炎,如局部膏药、抗组胺膏药,局部应用抗生和抗霉药。 以上是从毒理机制方面分析变态反应的类型,但从临床实际盾,变态反应常见的有下列几种: (1)药热:应用青霉素、苯妥英钠、肼苯哒嗪、奎尼丁产生的热与其他症状无关,病人常常无其他临床症状。只是低热,停药后低热渐消。 (2)药疹:随着化学药上市的加,药源性皮疹也逐日增多,由于药源性皮疹和临床上常见的皮疹难以鉴别,而至今未见统一的分类方法。现就常见的几种药疹分述于下。 1)中毒性红斑:这是一种常见的药疹,病变呈斑丘疹,类似麻疹或猩红热丘疹,有时类似多形红斑,偶见荨麻疹。常见于下列药物青霉素、磺胺、链霉素、利尿剂、保泰松等。 2)荨麻疹:常见的青霉素、阿斯匹林、可待因、右旋糖酐及X线造影剂等。 3)多发型红斑:常见于四肢伸侧,呈泡疹,严重者出现口腔、咽喉、眼、尿道、阴道等处粘漠,又名斯-约综合征(Stevns-JohnsonSyndrome),常见于下列药物青霉素、磺胺类、巴比妥、保泰松等。 4)结节型红斑;见于磺胺类、口服避孕药。 5)皮肤脉管炎;呈现可触性紫癜、水泡、脓泡、坏死性溃疡。常见于磺胺、保泰松、利尿剂、消炎痛、苯妥英钠、别嘌呤醇等。 6)紫癜:凡能血小板减少的药物都能引起紫癜,如奎宁、奎尼丁,虽然有些药物不引起血小板紫癜,但能损害毛细血管脆性者,也可造成紫癜,如皮质固醇类药物、利尿剂、甲丙氨酯等。 7)剥脱性皮炎和红皮病;呈现出红色鳞状剥脱性皮肤损伤,有时皮肤炎较广泛。常见于下列药物,金剂、保泰松、异烟肼,卡马西平。 8)光敏反应:下列药物可使皮肤对光线敏感,出现皮疹,如磺胺,利尿剂、四环素、胺碘酮、噻嗪类等。 9)固定性皮疹:皮疹呈现界限清楚,圆形、红斑皮疹,局部有色素沉着。常见于巴比妥、磺胺、四环素和酚酞街等。 (3)结缔组织病;这种药源性疾病类似红斑狼疮综合征。常常波及到关邢,常见于下列药物,普鲁卡因胺、肼苯哒嗪、苯妥英钠和乙琥胺。慢乙酰化病人应用肼苯哒嗪和普鲁卡因胺时,最容易发生红斑狼疮。关于药源性红斑狼疮与自发性红斑狼疮的区别见表38-2。 表38-2自发性与药源性红斑狼疮特性的区别自发性红斑狼疮 | 药源性红斑狼疮 | |
年龄与性别 | 常见于青年妇女 | 无区别 |
肾损害 | 常见 | 少 见 |
血清补体 | 低 | 正 常 |
DNA抗体 | 常见(DNA双链) | 不常见 |
药物 | 毒性表现 |
明显的致畸原 | |
雄激素 | 男性化,多发性先天性缺陷 |
甲氨喋呤 | 多发性先天缺陷 |
皮质醇(大剂量) | 裂鹘 |
乙烯雌酚 | 子代阴道腺癌 |
四环素 | 抑制骨手长,牙变黄 |
华法令 | 多发性先天性缺陷 |
轻度致畸原 | |
氯喹 | 耳聋 |
锂 | 心血管缺陷 |
苯妥英 | 多发性先天性缺陷 |
药物 | 胎儿或新生儿表现 |
阿斯匹林 | 核黄疸,出血 |
氨基糖甙抗生素药 | Ⅷ髠神经损害,耳聋 |
抗甲状腺素药 | 颈肿大,甲状腺功能低下 |
氯霉素 | 周围血管衰竭 |
口服抗凝剂 | 胎儿或胎盘倒置出血,小头胎儿 |
口服磺酰脲类降糖药 | 低血糖 |
哌替啶 | 呼吸抑制 |
利血平 | 心跳慢,低温,鼻育血 |
磺胺类药物 | 核黄疸 |
四环素 | 抑制抽生长,牙变黄 |
噻嗪类利尿药 | 血小板减少 |
授乳母亲禁用药物: | 授乳母亲适用药物: | |||
抗癌药 | 红霉素(静注) | 锂 | 促使上腺皮质激素 | 抗喘药(吸入) |
抗甲状腺药 | 青霉素 | 苯妥英钠 | 肾上腺素 | 抗组织胺药(H[XB]1[/XB]拮抗剂) |
苯二氮卓 | 链霉 | 甲哨唑 | β-受体阻断剂 | 肝素 |
氮化物 | 四环素 | 萘啶酸 | 甲基多巴 | 肼苯哒嗪 |
氯霉素 | 磺胺 | 呋喃妥因 | 甲状腺素 | 丙咪嗪 |
皮质素(大量) | 异烟肼 | 放射性磺 | 阿米替林 | 胰岛素 |
麦角物生碱 | 抗凝剂 | 维生素D | 酰胺咪嗪 | 氯丙嗪 |
甲基麦角酰胺 | 口服避孕药 | 黄嘌呤 | 去甲替林 | 华法令 |
免疫抑制剂 | 口服降糖药 |
损 害 | 很 可 能 引 起 | 可 能 有 关 |
蛋白尿肾病综合征 | 青霉胺、金剂、汞剂 | 三甲双酮、乙甲双酮、苯妥因 |
类红斑狼疮肾炎 | 肼苯达嗪、普鲁卡因胺、异烟肼 | 青霉胺、苯妥因、乙琥胺、三甲双酮、硫氧嘧啶类 |
急性间质性肾炎 | 青霉素类、头孢噻吩、布洛芬、 | 羧苄青霉素、苯唑青霉素、头孢噻啶、利福平、磺胺类、呋喃苯胺酸 |
全身性血管炎所致肾损害 | 青霉素、抗血清 | 别嘌醇、类毒素 |
甲基多巴型 | 青霉素型 | 奎宁型 |
α-甲基多巴 | 青霉素G | 奎宁 |
左旋多巴 | 氨苄青霉素 | 奎尼丁 |
氯氮卓 | 羧苄青霉素 | 保泰松 |
苯妥英钠 | 链霉素 | 碘胺二甲嘧啶 |
吲哚美辛 | 头孢菌素类 | 异烟肼 |
非那西汀 | 对氨水杨酸 | |
氯丙嗪 | 氯碘丙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