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高热的急救
病、伤后,当腋下温度超过39℃时称为高热症。小儿腋温37.5~38℃时为低热,超过39℃为高热,超过41℃为超高热。持续高热对身体损害很大,应及时查明原因或纠正高热症。 一、主因病毒感染 | 流行必乙型脑炎、流行性感冒、普通伤风感冒、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急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艾滋病、巨细胞病毒感染 |
细菌感染 | 急性支气管炎、大叶性肺炎、急性扁桃体炎、结核病、败血症、细菌性心内膜炎、伤寒、副伤寒、细菌性脑炎、急性细菌性痢疾、心包炎、腹膜炎 |
外伤感染 | 身体某部外伤后感染 |
寄生虫感染 | 疟疾、阿米巴肝病、肺囊虫病、急性血吸虫闰、丝虫渍 |
螺旋体感染 | 钩端螺旋体病、回归热 |
血液病 | 急性败血症、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
立克次体感染 | 斑疹伤寒、恙虫病等 |
恶性肿瘤 | 肉瘤、恶性淋巴瘤等 |
变态反应性疾病 | 血型不合输血、变应性亚败血症、药物热等 |
结缔组织与风湿 | 类风湿性关节炎、结节性动脉炎、急性风湿热、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 |
其他 | 中毒性脑病、脑出血、各种中毒等 |
发病前有无寒战 | 有 | 多为感染性疾病,常有外伤感染,如败血症、急性胆囊炎、疲劳、受凉或饮食被污染史、化脓性疾患或疟疾、大叶性肺炎等 |
无 | 多由为传染性疾患,如伤寒、副伤寒、结核、立克次体、病毒感染 | |
季节 | 夏季 | 胃肠道感染、乙型脑炎、疟疾 |
冬季 | 呼吸道感染 | |
热型 | 稽留热 | 在1日内体温上下波动不超过1℃者,见于肺炎、伤寒、斑疹伤寒、粟粒型肺结核、钩端螺旋体病 |
间歇热 | 高热与无热交替出现,哪疟疾、回归热、肾盂肾炎和淋巴瘤等 | |
弛张热 | 体温超过39℃,1天内的体温上下波动在2℃以上,如败血症、脓毒血症、风湿热、心内膜炎等 | |
不规则热 | 发热无规律,如癌性发热、流行性感冒、支气管肺炎 |
淋巴结肿大 | 急性化脓性疾患、败血症、淋巴瘤、淋巴结核、癌转移等 |
结膜充血 | 斑疹伤寒、麻疹、眼结膜炎、流行性出血热等 |
关节肿痛 | 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系统性红斑狼疮 |
出血 | 败血症、急性白血病、流行性出血热、肝炎等 |
皮疹 | 疱疹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膜炎、大叶性肺炎等 |
玟瑰疹 | 伤寒等 |
丘疹 | 药疹、亚急性败血症、斑疹伤寒 |
荨麻诊 | 药物过敏、葡萄球菌败血症 |
肝脾肿大 | 疟疾、病毒性肝炎、风湿热、急性血吸虫病、胆道感染、白血病、黑热病 |
神经系统症状 | 脑出血、药物中毒、头痛、脑炎、中毒性菌痢、中暑、呕吐、惊厥、头部外伤等 |
按压腹痛 | 急性阑尾炎、急性肾炎、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脓肿、外伤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