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chorioretinopathy)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多见于青年及中年男性,多为单眼发病,有自愈和复发倾向。
[b](一)病因[/b]
真实病因不详,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感染、过敏、脉络膜静脉引流障碍、热调节功能衰竭均能促发本病。上述因素能使脉络膜毛细血管渗透性改变,色素上皮受损,破坏了血视网膜外屏障,渗出液通过Bruch膜进入视网膜色素上皮下形成色素上皮层脱离,久之发生变性,细胞间的紧密联接受损。色素上皮屏障缺损时,浆液便进入视网膜下间隙。毛细血管的渗漏也可通过色素上皮细胞的损害进入视网膜下间隙。(图12-5~7)
[img]https://baike.zhuayao.net/Uploads/zyzy/lilunshuji/yankexue2/yankexue139.jpg[alt]中心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alt][/img]
图12-5 中心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
[img]https://baike.zhuayao.net/Uploads/zyzy/lilunshuji/yankexue2/yankexue140.jpg[alt]色素上皮脱离示意图[/alt][/img]
图12-6 色素上皮脱离示意图
A.视网膜神经上皮层 B.视网膜色素上皮层 C.玻璃膜
D.脉络膜毛细血管 E.色素上皮脱离区 F.荧光素分子
[img]https://baike.zhuayao.net/Uploads/zyzy/lilunshuji/yankexue2/yankexue141.jpg[alt]神经上皮脱离示意图[/alt][/img]
图12-7 神经上皮脱离示意图
A.视网膜神经上皮层 B.视网膜色素上皮层 C.玻璃膜 D.脉络膜毛细血管
E.色素上皮缺损处 F.荧光素分子 G.神经上皮脱离区
[b](二)临床表现[/b]
主要表现为中心视力减退,视物变形,病人自觉在注视点中央有一团暗影,呈灰色或暗红色,偶而为紫色或绿色,如反复发作,可遗留永久性视力障碍,但从不失明。
早期眼底黄斑部水肿,呈圆形或椭圆形,范围为1~2个视盘直径,略隆起,颜色发暗,边缘清楚,与健康的视网膜交界处常有一反光轮或反光轮反光弧,黄斑中心凹光反射模糊或消失,在水肿边缘区的视网膜血管可呈现痉挛性弯曲。水肿发生3~4周后,黄斑区常有黄白色渗出小点或细碎的渗出物,少数病例可有暗红色小出血点,一般经过1~3个月后病变转入恢复阶段,水肿和渗出物逐渐吸收,可不留任何痕迹,但也可遗留不规则尘状色素沉着,中心凹光反射重现,视力提高或完全恢复。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有三种情况:
1.色素上皮脱离—在动脉前期或动脉早期即有荧光,勾划出脱离范围,随造影的时间过程逐渐增强其亮度,持续到造影后期,但其大小,形态始终不变。脑络膜荧光消失后仍然清晰可见。
2.色素上皮脱离伴神经上皮脱离一见于静脉后期荧光素从色素上皮脱离区的四壁向外呈墨渍样扩散(扩散型),或漏入视网膜脱离区内;有如倒转的烟囱在冒烟(喷出型),不久形成一片境界不清的荧光区。
3.单纯的神经上皮脱离—在动脉期可见到一个或多个荧光点,随时间的延长,以扩散或喷射的形式逐渐扩大,在十几分钟后渗漏范围可达高峰,并可持续数小时之久。
[b](三)治疗[/b]
本病80%至90%自愈,对本病早期有色素上皮脱离者,经荧光造影发现渗漏点时可采用激光凝固封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