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概论
[b]一、高频电概述[/b] 频率大于100千赫(100,000赫)的交流电称为高频电流。它以电磁波形式向四周传播。电磁波在空间传播的速度等于光速,为3×10[SB]8[/SB]米/秒。高频电流的频率与波长成反比关系,可以公式表示:f=V/λ。式中f为频率,单位为Hz,λ为波长,单位为m,V为光速,单位为m/s。所以,知道高频电的频率就可以算出它的波长,知道波长也可求出它的频率。应用高频电作用人体达到防治疾病目的方法称高频电疗法。 [b]二、高频电的特征[/b] 高频电作用人体时具有下列特征: (一)不产生电解 由于它是一种交流电,是一种正负交替变化的电流,在正半周内,离子向一个方向移动;负半周内,离子又向反方向移动,所以,不会产生电解作用。 (二)作用神经肌肉时不产生兴奋作用 根据电生理测定,如果需引起神经或肌肉兴奋,刺激的持续时间应分别达到0.3和1ms。但当频率大于100,000赫时,每个周期的时间小于0.01ms,而其中阴极刺激只占其中的1/4即0.0025ms,两者数值均未达到兴奋要求,因此,由于高频电频率很高,在正常情况下,无论通过多少个周期,一般均不引起神经肌肉兴奋而产生收缩反应。 (三)高频电通过人体时能在组织内产生热效应和非热效应 在低中频电流中,由于通过组织电流较小,不能产生足够热量。但在高频电时,由于频率上升,容抗X[XB]C[/XB]急剧下降,组织电阻可明显下降到数百,数十甚至数个欧姆,因此,通过人体的电流可急剧增加。根据焦耳-楞次定律,Q=0.24I2Rt,公式中Q-产热量,I-电流强度,R-电阻,t-通电时间,所以,高频电组织内可产生热效应。此外,高频电在以不引起体温升高的电场强度作用人体时,也可改变组织的理化特性和生理反应,称为非热效应。 (四)高频电治疗时,电极可以离开皮肤 在低、中频电疗时,电极必须与皮肤紧密接触,否则电流不能通入人体,其原因是电极离开皮肤时,皮肤与电极及两者间的空气隙形成了一个电容,皮肤和电极相当于电容器的二个导体,空气则相当于介质,如图5.1.1。 根据物理公式,这一电容的容抗为 X[XB]C[/XB]=1/2πfc [img]https://baike.zhuayao.net/Uploads/zyzy/lilunshuji/liliaoxue/liliaoxue064.jpg[alt]电极离开皮肤时形成的电容[/alt][/img] 图5.1.1 电极离开皮肤时形成的电容 E-电极; S-皮肤; A-空气 由以上公式可知,f 愈大,X[XB]C[/XB]愈小,电流容量通过电容器。 现设E和S之面积各为1000cm[SB]2[/SB],E、S相距2cm,则按公式可求出不同频率时这一电容的容抗大小。如 ①直流电:f=0,故X[XB]C[/XB]=∝,因此直流电不能通过。 ②低频电流:设f=100Hz,算出X[XB]C[/XB]=36.7MΩ,由于阻抗为36.7兆欧(MΩ)因此低频电不易通过。 ③中频电流:设f=5000Hz,算出X[XB]C[/XB]=710KΩ而中频电流常用50V的电压,根据I=V/R故通过的电流甚微(比例为0.07mA),故亦不能通过这一电容而对人体产生有价值的作用。 ④高频电流:设f=40.68MHz(超短波,波长7m)。根据计算X[XB]C[/XB]=88Ω,而大超短波治疗机一般输入电压为100-150V,如以100V计算,则通过这一电容的电流为100/88=1.14A,由此说明超短波机电流完全可以畅通地通过电极、空气与皮肤三者形成的电容,所以,治疗时电极可以离开皮肤。但中波透热电疗由于其频率较低(100-300万赫),而治疗时需要大电流,电极仍须接触皮肤,否则不能达到透热效果。 [b]三、高频电疗的分类[/b] (一)按波长分类 目前医疗上所用的短波,超短波,分米波,微波的波长划分见113页附表5.5.1。 (二)按波形分类可分为 1.减幅正弦电流:电流波幅依次递补递减,最后降至0,如图5.1.2这种电流用火花放电产生,临床常用的有共鸣火花(达松代尔)疗法。 2.等幅正弦电流:电流波幅相等恒定不变,连续振荡,如图5.1.3,临床常用的有中波,短波,超短波疗法等。 3.脉冲正弦电流:正弦电流以脉冲形式出现,通电时间短,脉冲峰值大,断时间长,如图5.1.4,目前采用这种电流的有脉冲短波和脉冲超短波疗法。最近出现脉冲微波实验研究报导,但临床应用尚少见。 (三)按功率分类 1.小功率输出:适用于小器官和较表浅部位治疗,如40-60W的五官科用的小型超短波治疗机。[img]https://baike.zhuayao.net/Uploads/zyzy/lilunshuji/liliaoxue/liliaoxue065.jpg[alt]减幅振荡电流[/alt][/img] | [img]https://baike.zhuayao.net/Uploads/zyzy/lilunshuji/liliaoxue/liliaoxue066.jpg[alt]等幅振荡电流[/alt][/img] |
图5.1.2 减幅振荡电流 | |
[img]https://baike.zhuayao.net/Uploads/zyzy/lilunshuji/liliaoxue/liliaoxue067.jpg[alt]脉冲正弦电流[/alt][/img] | |
图5.1.3 等幅振荡电流 | 图5.1.4 脉冲正弦电流 |
[img]https://baike.zhuayao.net/Uploads/zyzy/lilunshuji/liliaoxue/liliaoxue070.jpg[alt]电介质原子无电场和有电场[/alt][/img] | 图5.1.7电介质原子无电场和有电场 作用时的电荷分布 黑圆心-正电荷;圆圈-负电荷;虚线- 原子范围;E-电极;A-无电极场作用 时;B-有电场作用时 |
高频电流产生的热 | 泥、腊、水疗、热敷等传导热 | |
1.热的成因 | 由于带电颗粒在高频电场中急剧振荡和旋转时互相及与周围媒质发生磨擦而产生的热属内源热 | 热源在体外 通过与人体接触和组织的传导传入人体属“外源热” |
2.热的深度 | 深 | 浅 |
3.热的强度 | 可大可小 | 较小 |
4.热的均匀程度 | 较均匀 | 与热源直接接触处强,离热源越远越弱 |
5.热的稳定性 | 只要电流强度不变治疗由始至终热强度均能保持恒定 | 热源及治疗区温度随治疗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 |
6.热的可控制性 | 通过高频输出的调节很易加以控制 | 较难,中途不便于改变热源温度 |
7.热的选择性 | 通过频率和治疗技术的变化,有一定的选择作用,如电容场法,皮,皮下脂肪最热,但深度较大。线圈场和辐射法:肌肉、内脏等含水量多的组织最热:皮、皮下脂肪和电阻小的组织较热。 | 无,不论电学组织特性如何,均与热源直接接触处最热 |
8.电振荡作用 (非热效应) | 有 | 无 |
9.化学作用 10.操作程序 | 无 较方便 | 热源本身化学成分对人体有作用 较烦琐 |
11.设备 | 需专门仪器,故要求具备一定条件 | 无需专门仪器,较简便易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