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肌松药的作用机理与分类
神经肌接头(运动神经终板)是运动神经未稍与骨骼肌细胞的交接部位,由三个部分组成:①运动神经元轴索的终端及覆于其终端的接头前膜,神经轴索的终端分支内含有丰富的乙酰胆碱包裹。②肌细胞膜相应增厚的部份为接头膜,上有乙酰胆碱受体。③介于这两层膜之间的裂隙称为接头间隙。宽度一般为300A,间隙内充满乙酰胆碱酯酶。
活细胞的细胞膜内外有明显的电位差,称为膜 电位。相对静止状态时的细胞膜呈极化状态,此时称为静止膜电位,膜外为正,膜内为负(约-90毫伏)。神经冲动抵达神经肌接头后乙酰胆碱包裹释出大量乙酰胆碱,与接头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使接头后膜的通透性增加,钠离子进入膜内,钾离了渗出膜外,使膜电位差从-90毫伏变为-45毫伏,达到终板电位的临界水平,因此又引起动作电位,钠、钾离子继续交换,膜内电位可达+20毫伏,这个膜电位的逆转,生理上称为去极化。随后乙酰胆碱为乙酰胆碱酯酶所分解,钠泵重新恢复膜内外的离子分布,膜电位恢复到极化状态,此过程生理上称复极化。在复极化完成时,即开始肌肉收缩。
(一)非去极化类肌松药 常用者有管箭毒、三碘季胺酚、泮库溴铵(本可松)、维库溴胺(去甲本可松)、阿屈可林等。这类肌松药与接头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但不起激活作用,即干扰乙酰胆碱的正常去极化,继续保持接头后膜的极化状态,不能产生肌肉收缩。因与乙酰胆碱竞争受体,故又称竞争型肌松药。抗担碱酯酶药物如新斯的明等有拮抗效果。
(二)去极化类肌松药 常用者为琥珀碱。这类肌松药作用几乎与乙酰胆碱相同,只是去极化时间较长。即能与接头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使后膜呈现持续性去极化,从而没有动作电位向终板两端扩散,肌肉亦即处于静止(松驰)状态。另外,肌松前常有10余秒钟肌纤维成束收缩,这是由于终板电位开始去极化,但未延及到整个肌纤维的结果。使用抗胆碱酯酶药不能拮抗、反而增强肌松作用。
(三)双相类肌松药 这类药有氨酰胆碱,大量或长期使用琥珀胆碱后亦能出现。先呈现去极化阻滞(Ⅰ相阻滞),后移行为非去极化阻滞(Ⅱ相阻滞或脱敏感阻滞)。其机理不明,可能是因接头后膜敏感性降低所致。Ⅱ相阻滞可用抗胆碱酯酶药对抗。
常用肌松药(见表1-12)
表1-12 常用肌松药(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