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表现
潜伏期约为1~3天,短者数小时,长者5~6天。典型患者多急骤起病,少数病例病前1~2天有头昏、倦怠、腹胀及轻度腹泻等前驱症状。病程通常分为三期。
(一)泻吐期 多数病人无前驱症状,突然发生剧烈腹泻,继之呕吐,少数先吐后泻,多无腹痛,亦无里急后重,少数有轻度腹痛,个别有阵发性腹部绞痛。腹泻每日10余次至数10次,甚至大便从肛门直流而出,难以计数。大便初为黄色稀便,迅速变为“米泔水”样或无色透明水样,少数重症患者可有洗肉水样便。呕吐一般为喷射性、连续性,呕吐物初为胃内食物残渣,继之呈“米泔水”样或清水样。一般无发热,或低热,共持续数小时或1~2天进入脱水期。
(二)脱水期 由于剧烈吐泻,病人迅速呈现脱水和周围循环衰竭。轻度脱水仅有皮肤和口舌干燥,眼窝稍陷,神志无改变。重度脱水则出现“霍乱面容”,眼眶下陷,两颊深凹,口唇干燥,神志淡漠甚至不清。皮肤皱缩湿冷,弹性消失;手指干瘪似洗衣妇,腹凹陷如舟。当大量钠盐丢失体内硷储备下降时,可引起肌肉痛性痉挛,以腓肠肌、腹直肌最为突出。钾盐大量丧失时主要表现为肌张力减低,反射消失,腹胀臌肠,心律不齐等。脱水严重者有效循环血量不足,脉搏细速或不能触及,血压下降,心音低弱,呼吸浅促,尿量减少或无尿,血尿素氮升高,出现明显尿毒症和酸中毒。
(三)反应恢复期 患者脱水纠正后,大多数症状消失,逐渐恢复正常。约三分之一患者因循环改善残存于肠腔的毒素被吸收,又出现发热反应,体温约38~39℃,持续1~3天自行消退。
整个病程平均3~7天,也有长达10余天者。
根据病情可分为轻、中、重三型(见表)。极少数病人尚未出现吐泻症状即发生循环衰竭而死亡,称为“暴发型”或“干性霍乱”。
表 各型霍乱患者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 轻型 | 中型 | 重型 |
脱水(体重%) | 5%以下 | 5~10% | 10%以上 |
精神状态 | 尚好 | 呆滞或不安 | 极度烦躁或静卧不动 |
音哑 | 无 | 轻度 | 音哑失声 |
皮肤 | 稍干,弹性略差 | 干燥,乏弹性易抓起 | 弹性消失,抓起后久不恢复 |
发绀 | 无 | 存在 | 明显 |
口唇 | 稍干 | 干燥 | 极度干裂 |
眼窝、囱门凹陷 | 稍陷 | 明显下陷 | 深凹,目闭不紧,眼窝发青 |
指纹皱缩 | 不皱 | 皱瘪 | 干瘪 |
腓肠肌痉挛 | 无 | 痉挛 | 明显痉挛 |
脉搏 | 正常 | 细速 | 微弱而速或无 |
血压(收缩压) | 正常 | 12.0~9.3kPa | 9.3kPa以下或测不清 |
尿量 | 稍减少 | 很少,500ml以下/24小时 | 少尿或无尿 |
血浆比重 | 1.025~1.030 | 1.030~1.040 | 1.040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