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体腺瘤
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按照肿瘤细胞内定位的垂体激素种类,垂体腺瘤可分为以下几种:
[b](一)生长激素腺瘤[/b]
可分为颗粒密集型及颗粒疏松型两种。
1.颗粒密集型临床上这类肿瘤伴有肢端肥大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可见胞浆中有生长激素阳性反应物质。电镜下,这类瘤细胞胞浆内分泌颗粒数量多,球形,外周有界膜,直径300~500nm。
2.颗粒疏松型临床上也伴有肢端肥大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可见胞浆中有斑点状的生长激素阳性反应物质。电镜下,瘤细胞胞浆内可见分泌颗粒,但数量少,直径大多约100~250nm。
[b](二)催乳激素腺瘤[/b]
也有两型。
1.颗粒密集型电镜下,分泌颗粒数量较多,体积大,直径可达1200nm。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可见催乳激素在瘤细胞胞浆中呈明显阳性反应。
2.颗粒疏松型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在瘤细胞胞浆内发现催乳激素呈阳性反应,二是呈阴性反应。出现阴性反应的原因,可能是激素产生后不经过储存即直接排出细胞外。电镜下,分泌颗粒数量少,体积小,平均直径250nm。
[b](三)促甲状腺激素瘤[/b]
甚为少见,约占1%,常发生于长期甲状腺功能低下的病人,由于缺乏甲状腺素,通过负反馈作用刺激其细胞增生。光镜下常为嫌色性细胞腺瘤,胞浆含少量PAS阳性物质。电镜下分泌颗粒稀疏。
[b](四)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b]
此瘤能合成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其它肽类如内啡肽等,可引起Cushing 病。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可证明瘤细胞胞浆中含有ACTH等。电镜下除见分泌颗粒(大小约为250~270nm)外,ACTH瘤细胞中往往可观察到平行排列的微纤维束,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可证实其属于细胞角蛋白,而与ACTH无关。
[b](五)促性腺激素腺瘤[/b]
多见于老年人。腺瘤合成卵泡刺激素或卵泡刺激素及黄体生成素,很少单纯合成黄体生成素。免疫细胞化学显示卵泡刺激素或/和黄体生成素阳性反应。
[b](六)多种激素性腺瘤[/b]
此瘤可合成一种以上的激素,如生长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催乳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催乳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等,免疫细胞化学观察可见各相关阳性细胞。
[b](七)无功能活性腺瘤[/b]
多见于中老年人,一般不伴有特殊症状。免疫细胞化学显示多数细胞激素为阴性,少数腺瘤细胞可含有卵泡刺激素、生长激素及ACTH等。电镜下,分泌颗粒稀疏,大小为100~200nm。
随着垂体腺瘤研究工人的广泛和深入,按激素归类,大致可有单激素腺瘤、多激素腺瘤和无功能腺瘤三大类。近年研究发现,多激素腺瘤越趋增多,有报道可占30%~40%,提示垂体多激素腺瘤的研究可能促进垂体腺的细胞生理学和细胞病理学的发展,可能对垂体肿瘤临床诊治产生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