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麻风分枝杆菌

麻风是一种慢性传染病,侵犯皮肤、粘膜和外周神经组织,晚期还可侵入深部组织和脏器,形成肉芽肿病变。在世界各地均有流行,我国不少地区亦可见,但经大力开展防治工作后,病例已逐渐减少。 [b](一)麻风杆菌的特性[/b] 形态上麻风杆菌与结核杆菌酷似,难以区别,亦表现明显的抗酸染色特性,常在病人溃破皮肤渗出液的细胞中发现,呈束状排列。麻风杆菌是至今唯一仍不能人工培养的细菌。以麻风杆菌感染小鼠足垫或接种至犰狳可引起动物的进行性麻风感染,为研究麻风的一种动物模型。 [b](二)麻风病的发病机理[/b] 麻风杆菌口侵害人,可通过皮肤接触,或由飞沫传播,细菌由病人鼻分泌物及其他分泌物、精液或阴道分泌液中排出而感染他人。疾病潜伏期长,发病慢,病程长,迁延不愈。根据临床表现、免疫病理变化、细菌检查结果等可将麻风病分为两大类: 1.瘤型麻风为疾病的进行性和严重的临床类型,如不进行治疗,往往发展至最终死亡。细菌侵犯皮肤、粘膜及各脏器,形成肉芽肿病变。用抗酸染色法检查,可见有大量的麻风杆菌集聚,含菌量多,且各脏器均有发现,传染性强。本型麻风病人的T细胞免疫应答有所缺陷,表现为细胞免疫低下或免疫抑制,巨噬细胞活化功能低,故麻风杆菌能在体内繁殖。细胞免疫的低下或抑制是由于细菌感染后的结果。变态反应皮肤试验(麻风菌素试验)阴性,血清中抗体含量高,有免疫复合物沉积,导致出现肉芽肿病变,形成结节性红斑或疣状结节,如狮面。 2.结核样型麻风此型麻风常为自限性疾病,较稳定,损害可自行消退。病变主要在皮肤,侵犯真皮浅层,早期病变为小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以后出现上皮样细胞和多核巨细胞浸润,也可累及神经,使受累处皮肤丧失感觉。病人体内不易检出麻风杆菌,故传染性小。麻风菌素反应阳性,细胞免疫强。 [b](三)麻风病的实验诊断[/b] 麻风病的临床表现和类型众多,易与其他类似疾病相混淆,所以实验诊断有实际意义。可采取麻风病人和皮肤病变检材作涂片,抗酸性染色法检查有无排列成束的抗酸性杆菌存在。也可以用金胺染色荧光显微镜检查,以提高阳性率。麻风病理活体组织切片检查也是较好的诊断方法。麻风菌素试验的应用原理和结核菌素试验相同。因麻风杆菌至今仍不能人工培养,麻风菌素抗原常由麻风结节病变组织制备。此试验无诊断上意义,因大多数正常人对其呈阳性反应,瘤型麻风病人则因有免疫抑制而呈阴性反应。 [b](四)麻风病的防治[/b] 目前尚无特异性预防方法,由于麻风杆菌和结核杆菌有共同抗原,曾试用卡介苗接种来预防麻风,收到一些效果。也曾有用从犰狳麻风组织中取得的麻风杆菌,加热杀灭后作为菌苗以预防麻风,据报告有一定的效果。主要靠全面普查,早期发现病例,早期隔离和治疗。治疗药物主要是砜类,如氨苯砜、苯丙砜、二乙酰氨苯砜等。利福平也有较强的抗麻风杆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