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抗独特型抗体在医学中的应用
抗独特型抗体不仅对于免疫应答调节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传染性疾病的预防、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理研究和恶性肿瘤的治疗等应用研究中也具有重要的价值。 [b](一)抗独特型抗体与疫苗[/b] 抗独特型抗体中Ab2β作为抗原的模拟物,可代替病原体的抗原,诱导机体产生抗病原体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即所谓抗独特型疫苗(anti-idiotype vaccine)。目前,抗独特型疫苗研究仍处于动物实验研究阶段,疫苗的范围主要有病毒、细菌和原虫等引起的传染病(表9-2)。 1.抗病毒的抗独特型疫苗 针对病毒感染的抗独特型疫苗是近年来较活跃的研究领域。Reagan将狂犬病毒糖蛋白特异的单克隆抗体免疫动物,制备出抗Id抗体,将这些抗体注射小鼠后,可诱导出具有病毒特异性中和活性的抗体应答。Kennedy等用抗HBsAg抗体制备出抗独特型抗体,经亲和层析纯化后注射于BALB/c小鼠,诱导产生针对HBsAg的体液免疫应答。 Uytdehaag等用对Ⅱ型脊随灰质炎病毒特异的保护性单克隆抗体(Ab1)免疫BALB/c小鼠,制备出单克隆Ab2,用Ab2免疫BALB/c小鼠后,可诱导出Ab3,产生抗脊髓灰质炎病毒的保护性免疫,这种单克隆Ab2可用于预防Ⅱ型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感染。Tanaka等在BALB/c小鼠中用抗新城疫病毒(NDV)血凝素的抗体诱导出抗Id抗体,在无病毒抗原存在的情况下,这种抗Id抗体可刺激小鼠产生抗NDV抗体。Lathey用单纯疱疹病毒(HSV)糖蛋白D特异的McAb制备了抗Id抗体,并在小鼠中诱发对HSV的免疫应答。用人工合成HIV包膜抗耕牛的735-752氨基酸段的多肽免疫黑猩猩制得Ab1,再用Ab1免疫家兔制备Ab2,将Ab2免疫小鼠获得Ab3,实验表明,Ab3能与HIV多肽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图9-10 HBsAg抗Id的实验研究(Kennedy,1984) 2.抗细胞菌和原虫的抗独特型疫苗 抗Id抗体也可用于诱导针对细菌和原虫的保护性免疫应答。例如,用Ab2诱导动物针对肺炎球菌、大肠杆菌(K13)、血吸虫和罗德西亚锥虫等病原体的保护性免疫。其Ab2的制备和研究方法与病毒性抗Id疫苗研究类似。 抗Id作为疫苗有以下优点:(1)不含有传染性物质;(2)可大量制备抗Id的McAb;(3)某些保护性抗原决定簇为碳水化合物,不能用DNA重组技术获得,而某些抗Id可模拟碳水化合物抗原决定簇;(4)能诱导比灭活病毒更为有效的T细胞应答;(5)诱导抗原决定簇特异性的抗Id疫苗。应该看到,抗Id疫苗的免疫应答水平一般较低,大剂量鼠源性免疫球蛋白可能刺激机体产生抗异种蛋白的免疫反应以及过敏反应。因此,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制备人源性抗Id疫苗,应该看到,抗Id疫苗的免疫应答水平一般较低,大剂量鼠源性免疫球蛋白可能刺激机体产生抗异种蛋白的免疫反应以及过敏反应。因此,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制备人源性抗Id疫苗,提高抗Id疫苗的免疫原性,以及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相结合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b](二)抗独特型抗体与自身免疫性疾病[/b] 自身免疫病是机体产生对自身成份的免疫应答并造成病理损害而引起的一系列疾病,常与自身隐蔽抗原的释放、自身反应的T细胞克隆激活以及由于具有与自身交叉反应抗原的病原体感染有关。随着免疫网络学说和抗独特型抗体研究的发展,进一步提示了抗独特型抗体与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有关。 表9-2 抗独特型疫苗的研究抗独特型疫苗种类 | 作者 |
病毒 | |
狂犬病毒糖蛋白 | Reagan等(1983) |
呼肠孤病毒 | Sharpe等(1984) |
HBsAg | Kennedy等(1984,1986) |
Ⅱ型脊髓灰质炎病毒 | Uytdehaag等(1985) |
新城疫病毒血凝素 | Tanaka等(1986) |
HSV-1糖蛋白D | Lathey等(1986) |
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 | 米力等(1993) |
细菌 | |
肺炎球菌 | McNamara等(1984) |
大肠杆菌(K13) | Stein等(1984) |
肺炎球菌 | Ward等(1987) |
原虫 | |
疟原虫 | Naussenzweig等(1980) |
非洲锥虫 | Sack等(1982) |
血吸虫 | Grzych等(1985) |
肿瘤相关抗原 | Ab1 | Ab2 | 治疗肿瘤 | 应 用 情 况 |
T细胞肿瘤抗原gp37(SN2肿瘤相关抗原) | SN2(McAb) | 4DC6(McAb) | 皮肤性T淋巴瘤(CTCL) | 在家兔和小鼠体内诱导出Ab3,与绝大多数CTCL发生结合反应,已开始I期临床验证 |
高分子量癌胚抗原(HMW-CEA) | 116NS-3d(3019)(McAb) | 3H1(McAb) | 人结肠癌、胰腺癌 | 在小鼠体内诱导出Ab3,特异性结合CEA和结肠癌细胞株LS174T |
黑素瘤相关蛋白聚糖(MPG) | 在猴子体内诱导出Ab3,与大多数人黑素瘤细胞结合,抑制黑素瘤细胞侵入基底膜基质;免疫沉淀出MPG | |||
乳腺癌粘蛋白样蛋白(400kDa) | MC-10 | 11D2 | 乳腺癌 | 在不同种动物诱导出Ab3,与MC-10阳性抗原发生结合反应 |
小鼠肉瘤MCA-1490 | 4.72(McAb) | MCA-1490 | 抑制小鼠肉瘤生长,诱发MCA1490肉瘤特异性迟发型超敏反应 | |
结节性淋巴瘤 | 4D6 | B细胞瘤 | 对肿瘤病人本身有作用,约50%病人病性缓解 | |
结肠直肠癌相关抗原 | 17-1A GA733 | 多克隆抗体(羊) | 结肠直肠癌 | Ab2注入晚期病人能产生Ab3,能与结肠肿瘤细胞发生结合反应,约43%病人有改善 |
人高分子量黑素瘤抗原(high-MrMAA) | MK2-23(McAb) | 黑素瘤 | 部分病人产生的病人疗效优于不产生Ab3病人,近20%病人转移肿瘤缩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