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皮肤痛觉与传导通路

伤害性刺激作用于皮肤时,可先后出现两种性质不同的痛觉,即快痛和慢痛。快痛是一种尖锐而定位清楚的“刺痛”;它在刺激时很快发生,撤除刺激后很快消失。慢痛是一种定位不明确的“烧灼痛”;它在刺激后过0.5-1.0s才能被感觉到,痛感强烈而难以忍受,撤除刺激后还持续几秒钟,并伴有情绪反应及心血管和呼吸等方面的变化。 一般认为痛觉的感受器是游离神经末梢。引起痛觉不需要特殊的适宜刺激,任何形式的刺激只要达到一定强度有可能或已造成组织损伤时,都能引起痛觉,但其机制还不清楚。有人认为,这种游离神经末梢是一种化学感受器,当各种伤害性刺激作用时首先引致组织内释放某引起致痛物质(例如K[SB]+[/SB]、H[SB]+[/SB]组胺、5-羟色胺、缓激肽、前列腺素等),然后作用于游离神经末梢产生痛觉传入冲动,进入中枢引起痛觉。 疼痛的二重性质说明在痛觉伟存在着不同传导速度的神经纤维。实验证明,传导快痛的外周神经纤维主要是有髓鞘的A[XB]δ[/XB]类纤维,其兴奋阈较低;传导慢痛的外周神经纤维主要是无髓鞘的C类纤维,其兴奋阈较高。 痛觉的中枢传导通路比较复杂。前文已述及,痛觉传入纤维进入脊髓后,在后角更换神经元并发出纤维交叉到双侧,再经脊髓丘脑侧束上行抵达丘脑的体感觉核,转而向皮层体表感觉区投射。此外,痛觉传入冲动还在脊髓内弥散上行,沿脊髓网状纤维、脊髓中脑纤维和脊髓丘脑内侧部纤维,抵达脑干网大辩论结构、丘脑内侧部和边缘系统,引起痛的情绪反应。